1. 首页 > 热门赛事

ipad怎么玩欧冠足球-ipad可以看直播吗

1.日本国家队一个金色头发的人叫什么

2.咪咕ipad可以用吗

3.法甲球很严重吗

4.“真正的天才教练”——纳格尔斯曼

日本国家队一个金色头发的人叫什么

ipad怎么玩欧冠足球-ipad可以看直播吗

姓名:本田圭佑 英文名:Keisuke Honda 生日:1986-06-13 场上位置:中场,前锋 合同到期:2013-12-31 身高:181厘米 体重:74公斤 惯用脚:左脚 出生地:大阪(日本) 国籍:日本 代表国家队:出场13次,进3球 欧洲三大杯:出场4次,进1球 欧洲冠军联赛:出场4次,进1球 家族:已婚(2008年7月) 所属球队:莫斯科中央陆军 球衣号码:18号 曾效力球队:大阪钢巴青少年 2002年 - 2004年 星稜高校 2005年 - 2007年 名古屋鲸八 2007年 - 2010年 芬洛 2010年 - 现在 莫斯科中央陆军本田圭佑出生在日本大阪,目前效力于俄超莫斯科中央陆军队,司职中场。他左脚技术出色,擅长突破和任意球,他也是日本第一个在联赛淘汰赛中进球的球员。 本田圭佑加盟莫斯科中央陆军队之前曾在荷兰VVV芬洛队效力了两个多赛季,其中在随芬洛队征战荷乙的一个赛季中,他出场36次打进16球,不但帮助芬洛队获得荷乙联赛冠军自己还被评为当赛季荷乙的最佳球员。 本田圭佑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他的哥哥也曾是一位优秀的职业球员,曾效力于日本大分三神足球俱乐部,由于严重的膝伤提前退役;他的叔叔本田平三郎曾是日本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曾代表日本参加过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本田平三郎的儿子、本田圭佑的表哥本田多闻曾是一名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代表日本参加过、1988和1992年三届奥运会。 本田圭佑是日本队国奥队主力中场,原名古屋鲸八队主力,后转会到荷乙VVV芬洛队成队队中的射手王。在16场比赛中射进8球,任意球技术也绝佳,日本国奥队主力,也曾短暂入选日本国家队,在日本的年轻一代中算佼佼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牢牢占据国家队中一个主力位置。在2010南非世界杯日本首场同喀麦隆的比赛中射入一球。 在最后一轮对阵丹麦的比赛中又打入一球,且是精彩的任意球直接破门。在最后时刻本来有机会再打入一球的他,为了球队的胜利,无私的把球传给了位置更好的冈崎慎司,为球队进入16强立下汗马功劳

咪咕ipad可以用吗

咪咕ipad是可以用的。iPad能看咪咕的,你只要正确的下载了咪咕并完成登陆的话,就可以正常使用咪咕里面的这些应用。

有一些咪咕是需要会员的,你不是会员的话,是无法观看,还有一些需要通用券的,如果你没有通用券的话,也是看不了的,只有那些免费对外公开的可以看。

咪咕主要功能

以内容为主,打造新媒体生态体系,内容包括热播剧集,综艺,**,体育赛事等。依托基础流能力建立遍布全国的直播服务能力,整合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台直播,回看。同时提供直播明星见面会,演唱会,音乐会等各类演出。

体育赛事,全天24小时在线直播国内外各大体育赛事,中超,英超,西甲,德甲,法甲,意甲,,亚冠等顶级足球赛事全程直播,世界杯全量赛事点播回看,篮球,网球,排球,WWE,UFC等精彩体育赛事直播,打造一站式体育内容服务平台。

最全内容,超72万小时的海量内容,真4K超内容超26000小时,覆盖全年龄段用户,经典老片,首映大片,抗战神剧,火热新剧,热门综艺,二次元动漫等应有尽有,给用户呈现的饕餮盛宴。

法甲球很严重吗

足球80%都是球吗 球可能会有,但绝不会有这么高的比例。诸如主力不上、默契球等情况,是人家俱乐部根据自身情况定的策略,不能称之为球。很多比赛,尤其是冷门,赛前有的媒体和足球人士给出了预测,那确实是人家的专业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内幕。 香港足球与国足2004是球吗 那场比赛有球嫌疑。

7-0并非双方实力的真实体现,香港给足了中国队面子,不客气的说,那是一场球,尽管科威特6-1大胜马来西亚也有球嫌疑,但科威特演得更逼真 球 国米表现不是一般失常,比当时拜仁的后防还离谱。反正是打两场可下半场后半段就是放弃比赛的样子 2014足球有球吗 我那年看好的球队都赢了。今年也准备在新浪有借上借点,广撒网肯定是没错的! 足球比赛有球吗? 没有,腾讯应用宝为世界杯举办世界杯千万红包活动,

已经有多名参与“千万现金红包”活动的

用户暴击中了128元、188元、288元、888元等不同金额的现金大奖。

与此同时,用户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组队赚红包的人数不断增加。 Ipad2可以玩足球吗? 可以玩 足球类的游戏 但是不一定 足球里面有踢球吗? 多得很,现在只是更隐蔽。许多国际大赛都是 *** 控了的。 五大联赛或中存在球或默契球吗 默契球这事谁也管不着,只要不做的太明显什么故意乌龙故意放门不守,人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说球吧,联赛里,当年的电话门对意甲的打击是灾难性的,直接将一个“小世界杯”给废了,而且联赛里也就那么关键几场需要踢球,但这几场肯定会被格外关注,所以呢,现在联赛里球现象应该是不纯在的。不过我想特意提下英超,这个国家在欧洲比较特殊,这不,已经脱欧了。英超联赛冠军奖金是最高的,政治课本里都讲了,利润足够时资本家啥事都敢干,而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英国。。。

,代表俱乐部最高荣誉,只要有希望,任何球队都会拼命。最主要的是各队都怕被欧足联处罚,当年利物浦因为海瑟尔惨案被禁了几年欧战,结果米兰抓住机会称霸欧洲。看,这还不是球,就把一只曾经的欧洲霸主给整残了,相信各球队看在眼里怕在心里,再加上的荣誉,就更加不会踢球了。 德国是球吗 很有可能啊 世界杯足球有打球吗 没有因为打球而被处罚的例子,尽管世界杯球案例不少,但没有真正处罚。

比如18年世界杯,阿根廷与秘鲁之间的比赛。

阿根廷是18年世界杯的主办国,但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西队是最大夺冠热门。18年世界杯赛制是小组赛8支出线队分为两组,头名进入决赛。巴西队和阿根廷队同在B组,桑巴军团取得2胜1平提前结束比赛,而阿根廷队必须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净胜秘鲁队4球以上才能出线。结果,那一场比赛东道主6比0大胜进而杀入决赛。随后,阿根廷队在决赛中以3比1力克荷兰队捧得冠军。

虽然阿根廷对秘鲁的那场比赛结束多年,但一直有人在怀疑它的真实性,当时的阿根廷队前锋卢克几年前就隐晦地表示,“据我所知道的来看,我不能说我对这场大胜感到自豪。我们都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没法,我们只是踢自己的足球而已。”

在那场比赛中首发的秘鲁球员贝拉斯克斯也承认比赛确实很不正常,“我记得赛前我和其他几位球员向主教练卡尔德隆请求不要让门将基罗加上场,卡尔德隆起初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但后来维德拉和美国人亨利·基辛格一起来了一趟我们的更衣室,然后事情就改变了。基罗加继续首发,结果我们的球门被攻破了6次。”贝拉斯克斯不希望让基罗加上场是因为后者是出生在阿根廷的秘鲁人。

之前也有消息称,阿根廷军 *** 向秘鲁 *** 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援助,还有大量食物,秘鲁则以“放水”大败给阿根廷为回报。

“真正的天才教练”——纳格尔斯曼

球场上从不缺天才。

你肯定听说过梅西拥有“ 历史 级别的天赋”,说不定还记得所谓“天赋十倍于梅西”的阿苏林。各种媒体上“天才少年”仿佛丢一板砖都能砸到好几个,什么妖人妖星妖锋之类的三件套也不是什么稀罕词。

那么教练呢?这份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历练,又不像球员刷花活那样有着直接的感官刺激。上一个被冠以天才之名刷屏的主帅,那还是源于利物浦和曼城球迷对死敌的揶揄。

而现在,有一名主教练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球迷评价为天才,近期加入吹捧阵营的还是德国名帅希斯菲尔德。这个“天才教练”也不再是嘲讽,而是实打实的赞美。

他有着各种花样十足的后浪头衔,比如德甲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正赛/淘汰赛/八强/四强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虽然半决赛在大巴黎面前一场脆败领了便当,但人们仍然认为他未来能引领一个时代。

他就是:尤利安-纳格尔斯曼。

不想当教练的商学生不是好球员

纳格尔斯曼原本走在一条正经的职业球员之路上。

他出身奥格斯堡青训,15岁转投慕尼黑1860,19岁回到奥格斯堡二队。然而还没等到他迎来自己在职业联赛的第一次出场,他就在与法兰克福U19的比赛里膝盖严重受伤。伤势在两年间反反复复,医生最后给出了无法继续踢球的结论。

21岁挂靴,还未开花的梦想已然凋零。

灰心的少年暂时离开了足球,他进入大学开始读起了工商管理。但对于足球的热爱哪有这么容易冷却,短短两年后纳格尔斯曼就转去了 体育 科学专业(后来又回头把工商管理学位考了出来),开始在另一个领域追逐自己的职业足球梦想。

既然不能踢球,那就教别人怎么踢球!

——毕业后,纳格尔斯曼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来自老东家奥格斯堡的青训系统。也是在这个阶段,他开始逐级考取执教必须的教练证书,举荐人还是自己在奥格斯堡二队短暂踢球时的主帅、这赛季在四强碰面的对手:图赫尔。

——为了积累考证必须的条件和经验(他没有职业球员的优待),纳格尔斯曼开始在德国西南部各级别俱乐部执教U16-U19青年队,最终走向了霍芬海姆。履历不断丰富、证书不断升级,再加上图赫尔的背书,这位年轻的教练开始在德国足坛崭露头角。

——很多人都以为纳格尔斯曼与德甲的亲密接触开始于2016年,但严格来说其实从2012年底就开始了。当年12月,霍芬海姆一度落到了德甲倒数第三,他们炒掉了主帅巴贝尔,选择了弗兰克-克拉默+纳格尔斯曼的新鲜组合。

对外,40岁的克拉默官方头衔是临时主帅,还没拿到顶级教练证的纳格尔斯曼是助理教练。对内,俱乐部对两人的定位更像是联合执教,甚至训练和战术布置的细节问题都是由纳格尔斯曼一手包办的。

那一年,克拉默被人称为少帅,却比身边的纳格尔斯曼大了整整15岁。同样比纳格尔斯曼年长6岁的著名“肌肉派”门将维泽也是在这一时期,因为纳帅训练里极度喜欢抠细节,给他起了那个著名的外号:“迷你版穆里尼奥”。

很快,霍芬海姆找到了正式主帅,克拉默前去执教二队。后来成为德国国青队各级别主帅,现在是萨尔茨堡红牛的青训总监。

而纳格尔斯曼去执教了霍芬海姆U19青年队主帅,带队拿到了2013-14赛季德国U19锦标赛冠军。

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了。

2016年,28岁的纳格尔斯曼成为了霍芬海姆一线队主教练,这是德甲 历史 最年轻的主帅。在霍村,他执教的第一个完整赛季就拿到了德甲第四的队史最佳战绩,首次摸到赛场。(虽然预选赛被利物浦淘汰)

下一年,德甲第三再度刷新纪录,首次晋级正赛。

最可贵的是,哪怕聚勒、鲁迪、瓦格纳等中轴线核心球员相继离队,他也仍然能迅速捏合出一个新的战术框架,保证球队的成绩不出现滑坡崩盘。

2019年,他离开霍芬海姆接手了RB莱比锡。又是第一个赛季,我们就见证了淘汰赛/八强/四强史上最年轻的主帅。

啊,这开挂般的人生。

黑 科技 只是噱头?

为什么霍芬海姆当年会给名不见经传的纳格尔斯曼这么好的机会?

作为一名实际上没有任何职业比赛出场纪录的球员,这种“学院派教头”在传统系统里是很难得到充分信任的。不过,霍芬海姆显然并不传统,甚至至今还在被德国极端球迷骂作离经叛道。

另一方面,一手把霍芬海姆扶持到今天的老板霍普,其主要产业是SAP软件公司,这与纳格尔斯曼当年钻研的 体育 科学专业高度契合。

于是,我们在霍芬海姆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黑 科技 。

比如,“足球健将”(Footbonaut)系统。这也被称为铁笼足球,墙壁被分割成72个小方块,球员站在场地中央接住随机某个窗口弹出的球,然后第一时间踢进指定的另一个窗口里。这个系统可以设定不同的球速和旋转,来模拟比赛里的各种情况。克洛普在多特也搞了一套,后来又带到了利物浦。

又比如,“螺旋训练场”(Helix)。这套概念化的系统使用了180度的投影屏幕,其中一个使用方法是:两支球队里的1-4名虚拟球员们会沿着虚拟方向随机移动,当他们停下时,站在屏幕前的训练者要找出移动者,并且判断他们的行动方向。

SAP公司近些年还在系统里新增了判断高球落点、动作轨迹等其他训练项目,目的都是为了磨炼球员的专注力和动态视力。

还有“墙”(Videowall)。霍芬海姆在训练场旁边竖起了一面40平米的巨大电视墙,实时显示四周的摄像机和高空无人机拍摄的训练画面。纳格尔斯曼通过iPad控制各台摄像机的角度和焦距,如果发现问题,立刻暂停训练进行战术讲解。

至于GoPro摄像、谷歌眼镜、运动背心和大数据分析……你能想到的足球黑 科技 ,纳格尔斯曼的霍芬海姆都在用。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对所谓的黑 科技 在真正的足球比赛里能发挥多大作用抱有怀疑的态度,觉得这些昂贵的玩具不过就是噱头。然而在纳格尔斯曼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利用这些黑 科技 去让球员们训练他需要的特殊能力,以及如何向球员们讲解和安排战术的。

下面就让我们以这个赛季的RB莱比锡为最新的例子,来走近这位“天才教练”的战术板。

“天才教练”的战术板

纵观整个赛季,莱比锡打过442/433/3412/3142/343/4141等各种阵型,几乎你听过的他们都耍过。直到复赛之后,才把首选稳定为三后卫体系。

不过对于纳格尔斯曼来说,阵型只是数字,或者说更多是因为现有人员以及对方配置的针对性安排,球队的战术内核始终一致。

有家德国教练培训机构将纳格尔斯曼的足球哲学总结为一个词: 垂直打击。

首先,除非已经大领先需要拖慢节奏,否则后场控球时他们一般不喜欢分边。保证一前一后至少有两个出球强点,然后直传中路。

四后卫体系里,双后腰一个回撤接球,一个前压成为纵向线路下一阶段的接球点。

三后卫体系时,乌帕梅卡诺作为技术和柔韧性最好、能出球甚至能转身过人的中后卫压到中场位置,承担部分拖后组织核心职责。以他的移动为标杆,整体阵型在三四后卫体系里无缝切换。

比如战胜马竞的1/4决赛,91%的传球成功率、10次成功长传、3过人还有3拦截5解围,简直让人想起来当年马特乌斯等德系自由人的荣光。

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对方中场和后卫两条防线之间的空间。

这里有谁呢?萨比策、回撤的中锋(鲍尔森/希克)、双后腰之一(比如莱默尔),有时还包括维尔纳或者恩昆库两者之一。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常会和边翼卫打一些快速来回的配合,但绝大多数时候目的都是为了拉开对方防守阵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当这个区域的前场球员拿到球后,以维尔纳为代表的一众速度型前锋随时准备挂挡冲刺,穿过后卫的身后。如果对手有速度型边卫贴身或者提前造越位,那么经常会尝试再来一轮快速连续传球攻击弱侧。

总之, 减少宽度的无谓使用,以快速连续的纵向传球穿刺,打对方的反应不及。

莱比锡的高位防守同样有着独到之处。

他们往往一开始不疯抢对手的门将和中卫,甚至有意放掉边后卫,引诱对方来回横传倒脚(这正是他们自己不喜欢的)。

等到边后卫或者后腰想向前走,再围抢和切断所有传球路线。此时,整体阵型随之移动,包括中卫和门将都会有人随时盯着。必要时,阵型甚至可能整体倾斜压成下面这样极端的形式。

定位球同样有精心安排。

纳格尔斯曼多年来的研究证明,防守球员虽然大多数会在定位球时取人盯人,但他们在高球传来时必须盯着球看,往往容易漏掉原本在身后但突然改变跑位的球员。

于是,莱比锡的大高个们会在罚球前先是挤成一个点,然后通过各种急停、折返、交叉掩护跑位散成一条线。球速一定要快,和运动战思路一致都要打对手反应不及。前点大多数时候都是幌子,中后点有一个人跑空就很致命。

此外,在各种变向跑动和多点接应里,莱比锡还会专门有一个人冲向并不在高球落点的另一侧。这里的防守球员往往会比落点处松懈,如果第一点能及时给到,破门成功率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下面这个进球就是典型的例子。

回头想想之前我说的那些黑 科技 ,是不是都在战术板里也得到了体现?

纳格尔斯曼十分看重球员快速的出球能力和反应速度,也非常依赖看似简洁,其实跑位、虚实都很复杂的战术。 而他的学院派先进理论和黑 科技 相辅相成,才有了希斯菲尔德说的“最完美的反击。”

当然,世界上肯定没有完美的战术,而且比赛的成败因素里战术只占到了一部分。比如,如果对方中后卫长传脚法好,这种先诱敌再疯抢的高位逼抢很容易被破解,这时就是赌莱比锡球员回追速度的时候了。你看下面这张动图,有多少莱比锡球员疯狂回追和飞铲,甚至对方第一波攻势被化解后,前锋们也都冲了回来。

纳格尔斯曼的这套战术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来自于体能。进攻里多点爆发瞬间提速,防守里要高位和回追两不误,定位球还要折返跑集体冲锋,这对于球员的消耗比起一般战术要大得多。

所以,比起稳扎稳打的传统豪门,莱比锡更容易在一阵高强度对抗之后的休整段突然崩盘。而且如果纳格尔斯曼未来去向豪门,这种踢法对于功勋老将也实在是太不友好。

留在莱比锡也会有新的考验,那就是人员配置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虽然打入了四强,但锋线核心维尔纳的出走仍然影响巨大。又比如中锋鲍尔森脚法太糙,希克支点作用一般,所以据说他又看上了身高193但速度也快的索尔洛特。

更直观的对比,那就是 半决赛里单后腰坎普尔被大巴黎狂暴三叉戟内马尔+姆巴佩+迪马利亚冲得晕头转向,整个后场出球体系完全垮掉。 反击不再是垂直加速,变成了大量的分边和无谓传球,而这些正是纳格尔斯曼平时最反对的东西。

在霍芬海姆和莱比锡,纳格尔斯曼经历了重重考验,交出了相当不错的答卷。33岁的年纪在少帅里都算小年轻,还有的是时间去征服更广阔的世界。

他曾经这样描述当教练的感受:“我就像个面包师,把东西按照配方和比例混合起来,然后推进烤箱,最后看看味道是不是够好。”

我觉得他一定是个烤面包的天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