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超夺冠次数-土超决赛第一场结果
1.介绍下土超的费内巴切
2.今晚世界杯德国VS澳大利亚,谁预测下结果。
3.日本3-0大胜伊朗背后:成功无捷径30年修正果 目标并非
4.如战争般的鲁尔德比,为何能成为德甲第一德比?
介绍下土超的费内巴切
费内巴切(Fenerbah?e Spor Kulübü),是一间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足球俱乐部。俱乐部的命名是基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叫费内巴切的区域,而费内巴切这个名字则是因为因为该区有一座灯塔(“费伦”在土耳其文中解作灯塔)。而俱乐部最著名的范畴是足球,但俱乐部也有在篮球、排球、划艇等范畴活跃。足球队现时于土耳其足球超级联赛角色。他们的昵称是“**金丝雀”(Sar? Kanaryalar)和土耳其版曼联,而主场则位于萨拉科格鲁球场(?ükrü Saraco?lu Stadium)。
俱乐部名称:费内巴切(也叫费内巴赫) 英文名称:Fenerbahce 粤语译音:费伦巴治 成立时间:1907年 所在国家:土耳其 所在城市:伊斯坦布尔 主球场:苏库鲁·萨拉科格鲁球场 Sugru Saracogru 主教练:克里斯托弗·道姆
[编辑本段]球队荣誉
国际赛事
巴尔干杯(1次): 1967年
国内赛事
土耳其足球锦标赛(3 次): 1933年,1935年,1944年 土耳其超级联赛(17次):1937, 1940, 1943, 1944, 1945, 1946, 1950, 1959, 1961,1964,1965, 1968,1970, 1974, 1975, 1978, 1983, 1985, 1989, 2001., 2002 ,2006, 2007 土耳其足协杯冠军4次:1968, 1974, 1979, 1983. 土耳其超级杯 / 总统杯(7次): 1968年, 1973年,1975年,1984年, 1985年, 1990年, 2007年 校长杯: (8次 ): 1944-45,1945-1946,1949-50,1972-73,1979-80,1988-89 ,1992-93 ,1997-98 阿塔图尔克杯: (2次) 1963-1964年, 1998年 伊斯坦布尔足球联赛: (16次)1911年至1912年, 13年至14年, 14年至15年, 1920至21年, 1922年至1923年, 29年至1930年, 1932至1933年, 1934年至1935年, 1935至1936年, 1936年-37 , 1943年至1944年, 46年至47年, 1947年至48年, 1952至1953年, 1956至1957年, 1958至1959年 伊斯坦布尔杯足球赛: (1次 ): 1945年 伊斯坦布尔盾: (4 次): 1930年, 1934年, 1938年, 1939年 体育-托托杯赛: (1次 ): 1967年 舰队杯:(4 次):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凯末尔杯冠军(2 次):1964, 1998
[编辑本段]主要对手
费内巴切最大的对手是同市的加拉塔萨雷。每次费内巴切和加拉塔萨雷的对战,被视为全世界最大型的打比战,这场打比战称为“土耳其打比”。虽然费内巴切和加拉塔萨雷相比,在欧洲赛中没获得太大的成功,但总体来说费内巴切在本土赛中是占优的一方。就过去的对战往绩来说,费内巴切是获胜次数较多的一方[1]。费内巴切有史以来最大赢对手的比数,出现在2002/03赛季的对赛中,费内巴切以6-0大胜对手。而费内巴切另一个最大对手是贝西克塔斯,贝西克塔斯也是同市俱乐部,位于贝西克塔斯区。两队的对赛往绩中,贝西克塔斯赢了116次,而费内巴切则赢了113次。费内巴切另一个主要对手是特拉布宗,两军首次碰头是在七十年代末期。特拉布宗虽然失去争联赛冠军的动力,但两军对战也颇为触目,尤其是费内巴切作客胡塞因·阿夫尼·阿克尔球场的时候,是他们最艰难的作客赛事之一。 贝西克塔斯是费内巴切的另一个主要对手,在2007年之前以往进行的比赛中,贝西克塔斯胜116次,费内巴切则取胜113次,略处下风!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费内巴切又多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成立于1967年的特拉布宗体育队,虽然特拉布宗体育队直到1975-76年才首度问鼎联赛冠军,但每次做客特拉布宗的主场,都会被费内巴切视为整个赛季最艰难的比赛之一!
[编辑本段]队徽说明
费内巴切的队徽由Topuz Hikmet设计,他是在1910年担任俱乐部的左翼,由Tevfik Haccar在伦敦制造。队徽上有五种颜色,白色部份包括Fenerbah?e Spor Kulubu 1907的字样,象征纯洁和开放。红色部份象征爱心、忠诚和土耳其国旗。**部份位于中间,象征 仰慕和羡慕。而军蓝色则象征高贵。而橡树叶由**和军蓝色组成,显现俱乐部的实力。橡树叶上的绿叶则代表俱乐部重要的成功。 Topuz Hikmet这样形容俱乐部会徽的由来: "当俱乐部的颜色由**和白色改为**和军蓝色后,以新色创立队徽成为当前要务,我的朋友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起初,我把国旗的颜色也带进来,即是红色和白色。然后在红色的区域上画了个心形图案,再加上**和军蓝色,再加上一块橡树叶代表顽强、实力和耐力。最后,我在白色的区域写了俱乐部的名字和成立日期。我尝试给这个会徽一个意思:“发自内心地服务俱乐部。” 这个设计得到了朋友的称许,在Tevfik Haccar的指导下制造了出来,当时他在德国。当这个新的会徽通过时,这个设计得到了保护,不过俱乐部名称的文字则改为Fenerbah?e Spor Kulübü - 1907"。
[编辑本段]球队历史
19世纪
19世纪末,土耳其还是伊斯兰教封建君主制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雄霸伊斯坦布尔,苏丹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当时奥斯曼帝国没有任何足球队,因为帝国禁止人民踢足球,不过一些土耳其人开始私下开展足球运动! 1899年一群足球爱好者在伊斯坦布尔成立了一个名为“Black Stockings”的足球俱乐部,这就是现在费内巴切队的前身,后来被苏丹政府强行关闭解散,但八年后Black Stockings的骨干分子们再次成立了费内巴切足球俱乐部(Fenerbahce S K)!球队的名字源于伊斯坦布尔城一个叫做费内巴切的区域,费内巴切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区有一座灯塔(Fener在土耳其语就是灯塔的意思,Bahce是花园的意思)! 当时土耳其仍受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国内依然禁止人民踢球和成立球队,所以费内巴切队的核心人物松居尔和奥卡内尔带领球队都是以地下活动的形式秘密进行,直到1908年土耳其修改法律才停止,当时法律规定球队正式注册后可以合法存在,于是松居尔成了费内巴切首任主席,奥卡内尔则是球队队长!
20世纪
1918年一战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被英法占领,在1918年-1923年,费内巴切和当地的英法驻军共踢了50场比赛,取得了41胜5平4负的骄人战绩,由此也使得费内巴切成了当时土耳其最受欢迎的球队,就连土耳其共和国的建造者,有“土耳其之父”之称的凯末尔也是球队重视拥趸!甚至1932年6月5日费内巴切的一栋木结构建筑被毁,第一笔重建的捐款就来自凯末尔。 1923年土耳其足协成立,着手举办国内联赛。早期的土耳其联赛由各大城市自主举办!为尽快发展土耳其足球,足协举办全国性的联赛。1959年首届18只队伍参加的土耳其全国联赛拉开帷幕,当时实力最强的费内巴切队当仁不让的夺冠! 1959-60赛季费内巴切依然保持了高水平,但结果却是贝西克塔斯最后关头超越费内巴切而夺冠,接下来的赛季费内巴切再没有让冠军旁落,他们以较大优势问鼎!随后两个赛季则属于了加拉塔萨雷,该队出乎意料两连冠,成了第一支卫冕联赛成功的冠军!1975-76赛季特拉布宗体育队在建队九年后首次夺冠,打破了伊斯坦布尔三强轮流坐庄的局面! 然后20世纪的80-90年代,大部分冠军被加拉塔萨雷和贝西克塔斯分瓜,费内巴切只是每隔上几年搅局一般的夺冠一次。
21世纪
进入21世纪后,费内巴切成为了土耳其最有钱最富有的俱乐部,球队不仅拥有土耳其多名国脚,还召集了前尤文中场阿皮亚和巴西国脚阿莱士助阵,因此被国家球迷戏称为“土耳其皇马”,连续数次夺冠并且在2004和2005年实现两连冠卫冕成功! 虽然球队在国内舍我其谁,但在欧洲战场费内巴切历史上一直是鲜有作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还是1967年获得的现已经停办的巴尔干杯。球队首次杀入欧洲冠军联赛是1996-97赛季,但当时没有取得一场胜利!2004-05赛季,被分在D组的费内巴切最终排名第三,勉强获得联盟杯32强,这居然已经是球队百年历史在欧冠征程上最好的成绩了! 在2005-06赛季,德国名帅道姆执掌球队获得亚军,屈居对头加拉塔萨雷之后,为了再球队百年大庆的2007年有所斩获,俱乐部新闻官开始选帅并且明确要求“名头很响,拥有出色的球员履历,能将球队带到全新高度”,结果费内巴切2006-07赛季重金挖来巴西传奇球员济科做主帅,并其高价从西甲英超买来凯日曼、阿内尔卡等名将,结果2006-07赛季土超赛场上独孤求败,百年庆典上顺利夺冠! 2007年6月,费内巴切又以400万欧元年薪加每年100万欧元奖金的高价挖来了皇马的巴西左后卫卡洛斯,力图借助他的经验实现欧冠赛场上的历史性突破! 2008年4月,费内巴切队历史性地杀入欧洲冠军联赛8强,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两回合2-3负于切尔西,止步四强门外。这一战绩创造了费内巴切队史上欧战的最佳成绩!
今晚世界杯德国VS澳大利亚,谁预测下结果。
历史往绩德国占优
德国是本届杯赛的9大夺冠热门之一,在欧洲区预选赛阶段,他们的表现非常平稳,顺利获得了进军南非的入场券。在世界杯前的热身赛中,德国的表现非常抢眼,他们以两个3比0分别击败了马耳他和匈牙利,随后又以3比1拿下波黑。澳大利亚方面,在此前的三场热身赛中,他们2比1逆转战胜新西兰,1比0力克丹麦。但在最后一场交锋中,澳大利亚1比3负于美国。
历史上德国和澳大利亚曾经有过两次交锋纪录,德国获得了全胜的好成绩。1974年世界杯小组赛,前西德凭借东道主优势3比0大胜澳大利亚,最终他们获得该届杯赛的冠军。2005年联合会杯的小组赛,德国和澳大利亚上演了一场进球大战,最终德国4比3险胜澳大利亚。
巴拉克缺阵影响德国
对于德国队来说本届杯赛前他们遭受了重大打击,队长、中场核心巴拉克在英格兰足总杯决赛中受伤缺席世界杯。此后,韦斯特曼、阿德勒、特莱施等人也先后受伤退出世界杯。但即便如此,主教练勒夫依然对德国队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和澳大利亚一战,德国队如何克服失去巴拉克的困难,或许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届杯赛日耳曼军团的前景。德国媒体透露,赫迪拉将成为巴拉克的替身出战,而这位斯图加特中场在之前的热身赛中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他或许将成为勒夫的奇兵。
德国主帅坚信获胜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赛,勒夫说:“澳大利亚是一支实力非常强的球队,我们必须打起12分的精神。世界杯从第一场开始就是决战,我们没有预热的过程,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首战开始前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巴拉克虽然缺阵,但我们不会因此丧失赢球的信心,我们依然期待击败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主教练韦尔贝克说:“德国是本组实力最强大的球队,但我们的状态已经在热身赛中得以体现。我们拥有多名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球员,他们的经验丰富。我们的目标是获得小组出线权,因此和德国的比赛,我们也期待能够创造奇迹。”
支持德国完胜
欧洲著名公司BWIN在赛前给出了本场比赛的,德国的胜率达到了1赔1.4,平局为1赔4.2,而澳大利亚的获胜则达到了1赔7.75。从这个分析,德国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4.20的平赔水位稍高,而7.75的客胜更是直接告诉人们,这一场澳大利亚想要拿到1分都将非常困难。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将轻松胜出。
预计比赛结果:德国胜
预计双方首发:
德国(4-5-1):
门将:1号诺伊尔
后卫:16号拉姆、17号默特萨克、3号弗雷德里希、2号扬森
中场:8号厄齐尔、13号穆勒、7号施魏因斯泰格、6号赫迪拉、10号波多尔斯基
前锋:11号克洛泽
澳大利亚(4-5-1):
门将:1号施瓦泽
后卫:2号尼尔、8号维克谢尔、3号摩尔、11号基帕菲特
中场:5号丘利纳、13号格雷拉、7号埃默顿、4号卡希尔、23号布雷西亚诺
前锋:9号肯尼迪
日本3-0大胜伊朗背后:成功无捷径30年修正果 目标并非
昨晚,亚洲杯半决赛,日本队3-0击败夺冠大热伊朗队,再次彰显技术足球的深厚底蕴,纵观全场比赛,日本伊朗的综合实力对比,其实没有三个球差距那么大,只不过日本球员踢得更有耐心,伊朗球员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突如其来的丢球打懵,急躁情绪相互传染,全队都乱了方寸,大举压上进攻的同时,给日本队反击留下一大片开拓地,所以第二个和第三个失球又接踵而至。
这几乎是日本足球经典式的胜利,还记得2018俄罗斯世界杯上日本队同欧洲红魔比利时激战场景,两支球队都是以控球传导为主的战术风格,比赛踢得非常流畅好看,技术含量相当之高,虽然日本队没能打进八强,可是他们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东亚人是可以通过技术与意识去弥补身体条件不足的。而且,足球本身就是一项以技术为第一核心要素的运动,足球的团队属性就要求所有场上球员必须以皮球的传递路线去占据主导权,而非一群壮汉猛男打群架。
更让人惊讶的是,本届亚洲杯,日本足球队并没有招入香川真司以及本田圭佑这样的昔日王牌,不少主力也因伤退出,但就是这样的一支日本二队,稳扎稳打进入到了四强,又在半决赛中3球击败伊朗,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没做到的事情。伊朗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表现同样出色,对阵西班牙只是以0比1的比分输球;小组生战对葡萄牙,伊朗门将贝兰万德扑出C罗的点球,然后安萨里法德补时阶段扳平比分,伊朗1比1战平了葡萄牙。
伊朗队被誉为本届亚洲杯夺冠第一热门,半决赛前,伊朗队的丢球数为0,他们上一次在亚洲杯11人作战的情况下失球,还是2011年亚洲杯1/4决赛加时0-1负于韩国。另外,1996年的亚洲杯1-2不敌伊拉克之后,伊朗连续23年在亚洲杯赛事中常规时间保持不败,总计出战的场次达到了32场。
亚洲杯代表亚洲足球的最高舞台,日本与伊朗的交手,也是争夺“亚洲老大”的关键之战,所以两支球队不仅要击败对手晋级决赛,还要为了奠定王者地位而全力一搏。日本足球擅长理性作战,他们不紧不慢、不慌不忙、避实就虚、善打太极,将伊朗的强悍冲击力转化于无形,在伊朗队精神注意力下降的时候,日本再度输出致命一击。
三粒进球过程:
第55分钟,日本打破僵局!伊朗后场走神了!本来已经将球解围掉了,但是为什么所有伊朗球员全去找裁判投诉假摔了?日本球员合理利用规则,南野拓实传中助攻大迫勇也头球破门,日本1-0领先,此球一进,伊朗队彻底懵了。
第63分钟,伊朗再遭重创!日本前场反抢成功,南野拓实杀到底线处回传!普拉里甘吉倒地拦截!裁判哨响!点球,大迫勇也主罚命中。
补时第1分钟,日本锁定胜局!原口元气的进球!又是伊朗人后场失误了,南野拓实将球分给原口元气,后者面对雷扎扬的防守直接起速!左路杀进禁区形成单刀!轻松打门得手!3-0!
日本队的成功,源自于多年坚持一条正确的路线,源自于没有把足球当做工具去搞,日本人擅长学习,不断吸收世界先进足球理念去完善自己,逐渐形成独特风格之后,再通过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分解、执行、反馈与创新,最终达到升级的目的。此外,日本足球的奋斗目标远大,“脱亚入欧”的决心,让他们一直坚持把最优秀的球员输出到欧洲五大联赛去锻炼,所以你能够看到,在亚洲杯首发名单11人中,全部来自于海外!
另外,日本足球的野心绝非仅仅要当亚洲NO.1,在他们长远的发展规划中,是要拿世界杯冠军的,不要轻易嘲笑人家看似的狂妄,毕竟前15年还处于亚洲二流水平的日本女足,就已经实现了夺得世界杯的梦想,而日本男足也是近三届世界杯大赛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
附:日本队2019年亚洲杯23人名单
门将:东口顺昭(大阪钢巴)、权田修一(鸟栖砂岩)、丹尼尔-施米特(仙台维加泰);
后卫:长友佑都(土超;加拉塔萨雷)、槙野智章(浦和红钻)、吉田麻也(英超;南安普顿)、佐佐木翔(广岛三箭)、酒井宏树(法甲;马赛)、室屋成(东京FC)、三浦弦太(大阪钢巴)、富安健洋(比甲;圣图尔登);
中场:青山敏弘(广岛三箭)、原口元气(德甲;汉诺威96)、柴崎岳(西甲;赫塔菲)、远藤航(比甲;圣图尔登)、伊东纯也(柏太阳神)、中岛翔哉(葡超;波尔蒂芒)、南野拓实(奥甲;萨尔茨堡红牛)、守田英正(川崎前锋)、堂安律(荷甲;格罗宁根);
前锋:大迫勇也(德甲;不莱梅)、浅野拓磨(德甲;汉诺威96)、北川航也(清水心跳)
有很多中国球迷说,中国足球跟着好几十个师傅学了好几十年,但最后才发现,最应该学习的师傅是日本足球!这样说,肯定会让整天做着春秋大梦的人们感到脸上有一丝挂不住,毕竟在30多年前,中日足球差距没有那么大,甚至在那个年代,中国足球还稍微领先日本足球!到底是为什么,中国足球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苦学之后,依旧跟日本足球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恐怕很难通过纯粹的 体育 视角来阐述。
昨天下午,武磊也开启了自己的留洋生涯,从长远来看,这件事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中国足球也要风风火火地迈入全新的留洋时代,除了武磊,网上还曝出不少于五个当打之年的国脚级球员,也要通过类似武磊的模式去实现留洋梦想。
对于这种通过外力助推中国球员走出去的留洋模式,外界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好事,国足的世界杯梦想需要由踢过五大联赛场面的球员去实现,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中国球员的真实水平根本就没有达到在能五大联赛登场的级别,这样通过外力合作去助推他们,犹如拔苗助长,最终又是一地鸡毛。
对于不同的说法,我还是认为,相对于此前水一滩的留洋局面,如果不是上层及外力的助推,恐怕还会很多中国球员都将在中超联赛这个轻松挣大钱的平台上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有几个还能在海外不断提升、迈出舒适区挑战自我呢?不管如何,变,总比守着一个糟糕固化的格局要好,最终结果怎么样,还是要看后续能否持之以恒!
最后,普及一段小 历史 :
上世纪80年代,日本队还是亚洲足坛的一支二流球队,要身体没有身体,要技术没有技术,中国队和日本队比赛经常赢对手2个球。1988年,日本足球开始改革,创办了职业足球联赛(J联赛)。中国的甲A职业联赛直到1994年才正式开赛。日本的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之初,日本足球就对本国的足球风格、打法进行了探讨,最后他们决定学习巴西,走技术足球道路。
日本足球派出成千上万的孩子前往巴西求学,这批孩子成长之后,逐渐成为日本足球崛起的重要力量,此外他们还吸引巴西教练与球员来J联赛效力,从青少年培训体系到校园足球联赛再到职业联赛,日本人坚持了30年方向不变的方针,从足球文化深入到百姓生活,再到 体育 精神贯穿国民教育,比如动漫文化诞生了《足球小将》等优秀作品,篮球方面还有《灌篮高手》等作品,至今都对东亚文化圈影响深远。
日本足球志向远大,他们长期以来坚持“脱亚入欧”,根据自身条件,明确真正要学习的对象,除了坚持巴西技术足球的路线不变,还在不断通过与欧洲足球的现代理念交流中碰撞。日本足球也在起步时被欧美强队冲得七零八落,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成绩的低迷而导致大方向的改变,这或许是就是日本足球能够成功的内在因素。
如战争般的鲁尔德比,为何能成为德甲第一德比?
放眼世界足坛,各国联赛最火爆的德比通常都是国内最强球队间的顶级碰撞,比如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国家德比和米兰德比,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国家德比,阿根廷上演的河床与博卡青年的对抗……但在德国,国家德比的概念并不明显,反倒是地区德比火爆异常,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多特蒙德与沙尔克04间的鲁尔德比。
一场德比,甚至可以牵动两座城市的喜怒哀乐,球场上的火爆与激烈更是不言而喻。这就不难理解多特蒙德市长在疫情期间都不忘敌了,他在呼吁民众观赛时说道:“这个周末,我们不仅仅是让沙尔克拿到0分,还要确保0例新增病例。”——复赛后的德甲揭幕战,正是鲁尔德比。
那么,鲁尔德比为什么能够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双方的敌对情绪又为何如此剑拔弩张?这或许还要从德国的地理与 历史 渊源说起。
即便不是球迷的中国人,对鲁尔区也不会陌生,在高中地理书中曾有这么一个章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本中阐述了鲁尔区的衰弱与转型,而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就身处这个地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核心区域中人口密度达到2800人/平方千米,是德国最大城市群,也是欧盟第三大城市群。早在19世纪70年代,鲁尔区就开始走向腾飞,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人类从蒸汽时代跨越到电气时代,而鲁尔区在1870年就建立铁路系统,从而带动工业生产和人口增长。
早期时候,鲁尔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通过煤炭发展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因此,鲁尔区成了德国的战争发动引擎,也遭遇敌军在战争中的“重点照顾”。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鲁尔区的钢铁产业被限制,地区单一性产业结构的弊端开始显现,在一段时期内造成了衰弱。不过,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片地区已经十分繁华,超过50万人口(首都柏林不到400万)的城市就有多特蒙德、埃辛和杜伊斯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城市群的地方就有竞争,鲁尔区同样如此。
沙尔克04于1904年在盖尔森基兴的沙尔克区成立,多特蒙德则是1909年在大城市多特蒙德诞生,两座城市都位于鲁尔河的沿岸,同为德国至关重要的工业输出地——盖尔森基兴以矿业闻名,而多特蒙德则以钢材和煤炭资源而著称,这就导致了两座城市经济发展上的激烈竞争,与之类似的有英格兰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一条运河改变城市格局,城市战争更点燃了足球战争。
何况,地理因素促进了这种对抗,盖尔森基兴和多特蒙德的车程只有30分钟,这就像是不是同城德比的同城德比,你说火爆不火爆?
1925年, 历史 上第一场鲁尔德比上演了,那时的沙尔克是德国顶级强队,从1933年到1945年拿到过六座联赛冠军,自然在早期的德比战中对多特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此期间进行的16次鲁尔区德比中,沙尔克04取得了14胜1平1负,其中不乏10比0、9比0、7比0和6比0这样的狂胜。
鲁尔德比最初并没有那么剑拔弩张,直到1943年,多特才取得首场胜利,打进制胜球的奥古斯塔-伦茨至今仍是大黄蜂球迷的英雄。此后德比因二战短暂中止,1947年才重新进行,四年之后,多特在地区决赛中3比2击败沙尔克,严重威胁到了后者北威州霸主的地位。不久之后,德国高级联赛开始进行,多特扭转了最初的劣势,开始成为德比的主角,这一时期战绩是15胜10平7负。
1963年,德甲成立,鲁尔双雄的竞争更加激烈,双方势均力敌,很少再出现大比分,更难以碾压对手。这之后,两支球队都经历过低谷,大黄蜂1972年降入德乙,三年后才重回德甲,矿工在1988年遭遇了同样的悲剧,不过在90年代初升级成功,并且立刻用一个5比2给了当时的联赛亚军的多特一记重击。
本世纪初,多特在巅峰之后陷入低谷,1998年至2005年,沙尔克德比战连续7年13场不败,然而,大黄蜂在苏醒之后就立刻蛰了矿工一口——2006/07赛季收官阶段,沙尔克只要赢下鲁尔德比就能收获49年来的第一个联赛冠军,结果他们0比2被敌痛击,积分最终被斯图加特逆转,痛失冠军。
在搅黄了沙尔克的冠军美梦后,多特球迷专门租用小型飞机,在盖尔森基兴上空打出“你们永远拿不了冠军”的横幅,大黄蜂拥趸中甚至流传一句著名的口号:“宁可拜仁夺百冠,不要矿工一称王。”这样的鲁尔德比,媒体花式造势,警察如临大敌,绵延百年的恩怨,体现德国最剑拔弩张的敌文化。
鲁尔双雄在德国足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特赢得过5座德甲冠军,沙尔克则三次加冕德国杯冠军,并多次获得德甲亚军。不过放眼欧洲,他们称不上顶级豪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曾拥有巅峰记忆。
让我们将时钟拨回到1996/97赛季,当时意甲正处于小世界杯时代,亚平宁军旅在欧洲赛场所向披靡,征战欧冠的多特和进军联盟杯的沙尔克并不是绝对主角。然而,小组第二出线的大黄蜂变得所向披靡,他们双杀欧塞尔,两个1比0爆冷曼联(间接导致),接着又在看衰声中3比1掀翻当时的“宇宙队”尤文,队史首次捧起欧冠奖杯。
沙尔克的故事就更加孤注一掷,以联赛季军身份参加联盟杯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联赛专攻欧战,一路淘汰罗达JC(荷甲)、特拉布宗(土超)、布鲁日(比甲)、瓦伦西亚(西甲)和特内里费(西甲),最终在决赛里依靠点球大战击败了强大的意甲豪门国际米兰,不可思议地拿下联盟杯冠军。
毫无疑问,1997年是鲁尔双雄的巅峰,他们分别在欧战决赛击败全盛时期的意甲双雄,在足球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地区的球队在同一个赛季斩获欧战冠军,放眼足坛 历史 也是前无古人。时至今日,那段往事都是德国足球不会褪色的美谈。
从1925年的首次鲁尔德比至今,已经走过了95年光阴,在过去的179场比赛中,沙尔克获胜71场,多特赢下61场,双方47次握手言和,矿工的进球数为340个,远远多于多特的273个。不过在德甲赛场,双方是真正的势均力敌,分别赢下32场和33场,另有30场平局。
2010/11赛季,多特只在2014/15赛季排在德甲第七,落后于第六的沙尔克,其余8个赛季都压制着敌。毫无疑问,大黄蜂正经历着队史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而挣扎中的矿工,也从不会忘记自己的野心。近些年来,鲁尔德比也诞生不少名局,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2017/18赛季那场4比4,多特25分钟就取得4比0领先,结果绝地反击的沙尔克60分钟之后连扳四球。
看吧,这就是鲁尔德比,有地理竞争,也有 历史 恩怨,同时伴随着盛衰起伏的变迁,期间更是制造无数经典。这一次,空旷的威斯特法伦球场将迎来一场无声的德比,即便没有那黄黑色的城墙,对抗的因素依然会根植于双方球员心中。那么,是沙尔克阻止多特追赶拜仁的步伐,还是多特踩着沙尔克向拜仁宣战呢?“揭幕战”的鲁尔德比,我们拭目以待!
(南看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