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门赛事

英超提前夺冠莱斯特城-英超提前夺冠莱斯特城

1.15-16赛季的英超,莱斯特城为何能打败众多豪门夺冠?

2.体育历史上有哪些千年老二?

3.莱斯特城有点猛啊,有多少人看好其最终会夺冠

4.英超第30轮比赛结束,高居榜首的曼城夺冠是不是稳了?

5.年十强赛国足主场2:0领先伊朗,什么原因导致最后2:4输球?

15-16赛季的英超,莱斯特城为何能打败众多豪门夺冠?

英超提前夺冠莱斯特城-英超提前夺冠莱斯特城

那一年的莱斯特城之所以能夺冠,在于他们的稳定,他们赢得了他们所以可以赢得的对手,而其他几大豪门,各有各的问题。

切尔西:从阿布不买后卫开始,其实矛盾就有了,爆发是爆发在了女队医。不过具体没太关注,好像下面答主有详细写这个故事的。我一直感觉穆帅最后是丢了更衣室大佬的心了,阿扎尔可以说肯定是所谓的内鬼了,毕竟来曼联踢切尔西握手都不握,当时特里还没走,那么队内氛围明显乱了,特里要么是倒穆派要么就是两边都不插手……要不然不可能搞成那个样子。不要说内鬼是阴谋论,上赛季冠军就算没有合理引援也不至于下个赛季踢谁输谁吧,你说这队内什么事都没有那说不过去吧。

阿森纳:当年阿森纳其实势头挺好的,也是最接近莱斯特的球队,但是还是那样,最后崩盘了。只能说是扛不住压力。

热刺:当时的热刺还是青年军热刺,那个时候的热刺心态太容易乱掉,我记得是赛季末踢切尔西的时候,落后榜首无望,当时整个队都崩掉了,动作也开始逐渐变大。

曼城:那年曼城踢的普遍不错,但是给人感觉是提前官宣瓜迪奥拉给球队心气整没了,尤其是那场1-3莱斯特……感觉完全没必要这么搞,赛季中期,这不是搞心态嘛……

利物浦:说实话捞得不谈了,那时候的利物浦都不如我抬,渣叔刚刚来第一年,百废待兴,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换句话说,那时候的利物浦本身就没有争冠实力。

曼联:那一年的曼联可以说是积重难返了,爵爷退休的时候就已经外强中干了,何况又过了莫耶斯那万事俱废的一年,范加尔的引援,德佩适应不了英超,小猪也是勉勉强强,那年的铲断榜第二的施奈德林最后发现也就是个中游球队主力的水平,达米安攻弱守强,罗霍刚来那可真的是问题球员,踢得一般场外事还挺多,只有马夏尔算是一笔强援。

体育历史上有哪些千年老二?

体育 历史 上要分个千年老二,那么基本要求就要有个一二三名,也就是说该项目应该是单人项目。

乒乓球 历史 上就有一位千年老二,也是我国耳熟能详的一位选手,王皓。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王皓的战绩我们来看看王皓的亚军记录:

2004 雅典奥运会 男单亚军

2004 希腊公开赛 男双亚军

2004 中国公开赛 两次男单亚军

2004 巡回赛总决赛 男单亚军

2005 十运会 男单亚军

2005 比利时世界杯 男单亚军

2006 巴黎世界杯 男单亚军

2007 总决赛 男单男双亚军

2008 北京奥运会 男单亚军(全年三亚双冠)

2010 亚运会 男单亚军

2011 世乒赛 男单亚军

2011 亚运会 男单亚军

2012 伦敦奥运会 男单亚军

2013 世乒赛 男单亚军

非常的稳定,非常的厉害,进了奥运会三次男单决赛,而且是连续进入,但是非常的遗憾,王皓拿足了银牌,到最后也没拿下金牌,成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的千年老二。

还有羽毛球,除了一直被林丹压着没拿过奥运会冠军的李宗伟,鲍春来也是著名的千年老二,2004年,林丹爆发,鲍春来连续5次大赛亚军,好像那次公开赛输给林丹后,他就中了诅咒一般离冠军很近,就是没拿过。

体育 运动的竞争是残酷的,每名运动员为了冠军进行超乎常人的努力,因为大家只记得第一名,没人记得第二名,湖人名宿科比曾说过:

那么接下来说说那些“倒霉”的第二名。

NBA球星凯文·杜兰特

杜兰特被誉为划时代的球星,因为他有中锋的身高,却有着后卫的灵活,他面对所有人都是错位,高的没他快,快的没他高,所以让他成为了“进攻大杀器”,刚进联盟几年就连续三年获得赛季得分王。

但就是这样一位超级巨星,却被冠以“杜老二”的名头,因为他的时代里还有一名 历史 级别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杜兰特的职业生涯都被詹姆斯压过一头,最后无奈投入勇士队,才获得2个总冠军,但在勇士,他也只是库里的副手,成为了真正的二当家,可谓是非常的悲惨。

羽毛球明星李宗伟

说到羽毛球这项运动,人们第一印象就是中国的“超级丹”——林丹,他可谓是荣誉满身,所有奖项的大满贯得主,说是羽毛球 历史 第一人也不为过。

但是站在林丹决赛对面的几乎总是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李宗伟,甚至后来中国球迷都觉得他很可怜,希望他能赢得一个冠军。

李宗伟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在他的时代里同样有一个超级巨星,我想,他应该在职业生涯的后期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吧。

足球明星巴拉克

德国球星巴拉克可以说是悲情球星的代表,职业生涯13次闯进决赛,但是无一例外都获得亚军,让人感叹命运的不公,而他也成为那一代德国足球坎坷命运的缩影。

体育 比赛冠军很多,千年老二也有很多。你说他们怎么就没有冠军呢?有人说是实力不行,但是有时候你就是需要认命。例如,你说说两届奥运会都在最后一枪打到别人靶上的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文斯? 你说他没有实力,一定不是,可是最后时刻表现不好,那也白搭。中国体坛的千年老二,你一定不能忘了乒乓球运动员王皓,从2004年到2012年三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他都输了,而且在决赛中是完败,你说他是不是“千年老二”?另外在足球领域的荷兰队,他们就是拿不到世界杯冠军,从克鲁伊夫是时代,到斯内德、罗本时代,世界杯就是没有冠军。再说一个千年老二,这个人是一个教练,他就是阿根廷的名帅库珀,能连续两年拿亚军,到了意甲执教国际米兰,拥有罗纳尔多还是拿不到冠军,你说他是不是很悲情? 此外,还有一个库珀的同行,他就是意大利著名教练拉涅利,他除了带莱斯特城拿到过联赛冠军外,就根本没拿到过第一。其实类似世界杯奥运会这样四年一次的比赛,能当千年老二也是一个很牛的事情,算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吧!你可以对于他们的遭遇嬉笑怒骂,但心中一定有心存一点点敬意的!

印象最深是羽毛球名将李宗伟,他最巅峰的时期一直被林丹压着,从来没拿过世界冠军大赛中一般都是林丹第一李宗伟第二。直到2016里约奥运会好不容易在半决赛打赢林丹,决赛中又输给谌龙,最终还是第二。

“冠军留名千古,亚军被人遗忘”。这或许就是体坛的残酷性, 历史 从来只能记住胜利者,失败者历来是收获的是嘲讽与讥笑。有的人会说一个天赋如此强大的运动员为何会千年老二呢?就没有翻身的那一天么?

给大家说几个例子,仅供大家参考。

说到乒乓球 大家都会想起张继科 张怡宁,邓亚萍等等一众名将,但是唯有王皓大家在提起的时候会略微有些嘲讽。 原因无他,王皓在几次奥运会决赛都收获了亚军,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千年老二。是实力问题么?能一路闯进决赛并且几次奥运会都能闯进决赛,他的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 。但或许就是心态还有就是命运无情的安排吧。

又是一位被人们只记住亚军的天才选手,尤其是他在于林丹的比赛中,多次落败,千年老二的名头被印在他的头上。 一位马来西亚的国宝级选手,如果只是一个千年老二 能受到如此赞誉 ?只是他收获的荣誉被他的几次失败给掩盖了,掩盖的过于完美,让人难以发现。

真正的千年老二,收获的亚军是如此的多,亚军的大满贯选手。,世界杯的失利以及众多的联赛亚军让这位时代的王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若世界杯或者夺冠,他能否成为那个德国队的贝利呢?能否成为下一个球王呢?

亚军纪录

1.1999/00赛季,勒沃库森,德甲亚军

2.2001/02赛季,勒沃库森,德甲亚军

3.2001/02赛季,勒沃库森,德国杯亚军

4.2001/02赛季,勒沃库森,欧洲冠军联赛亚军

5.2002年, 德国队 世界杯亚军

6.2003/04赛季,拜仁,德甲亚军

7.2006年,切尔西,社区盾亚军

8.2006/07赛季,切尔西,英超亚军

9.2007年,切尔西,社区盾亚军

10.2007/08赛季,切尔西,联赛杯亚军

11.2007/08赛季,切尔西,英超亚军

12.2007/08赛季,切尔西,冠军联赛亚军

13.2008年 德国队 亚军

14.10-11赛季 勒沃库森 德甲亚军

体育 历史 上的千年老二,我首先第一个想到的是王皓。王皓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打进了男单决赛,但是面对此前从来没有输过的柳承敏,王皓没有顶住大赛的压力,丢掉了单打冠军。北京奥运会,王皓第二次打进男单决赛,这一次,师兄马琳成为拦路虎,王皓再次与奥运单打冠军失之交臂。2012年伦敦奥运会,王皓这一次败在了小将张继科拍下,也成全了对方445天速成大满贯的奇迹。王皓尽管三次奥运单打亚军,但不可否认的是,王皓依旧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王皓曾经在2009年获得世乒赛单打冠军,此外还多次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但奥运也确实成为王皓永远的遗憾。

王皓

阿根廷,凯泽斯劳腾。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

而造成李宗伟一生遗憾的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可以说每一次林李大战都是异常精彩。李宗伟是三次奥运会亚军。前两次都是败给了他的老对手林丹。在里约奥运会上面,好巧不巧,李宗伟提前遭遇林丹,虽然这一次击败了林丹,但是由于体力透支太大。决赛中又输给中国小将谌龙。

抛开国家层面不说,我还是蛮同情李宗伟的。打了这么久的羽毛球,获得国际奖项无数,该有的荣誉,都已经有了。唯一缺的可能就是一次世界级大赛的冠军,无论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都可以。

可能缺憾也是一种美吧。李宗伟加油。

荷兰国家队啊,荷兰队在14年西德世界杯和18年阿根廷世界杯连续两届世界杯和2010年世界杯中都闯进了决赛,可最后都失败了,只能屈居亚军。(还有2019欧国联的比赛中,在总决赛惜败葡萄牙)

莱斯特城有点猛啊,有多少人看好其最终会夺冠

2015-16赛季开始之前,估计没有多少人看好莱斯特城夺冠,但是任然有25个球迷支持上个赛季的保级队莱斯特城夺冠,由于当时压根没人看好他们,因此高达1赔5000。本周,有一个20镑的莱斯特球迷已经选择了提前兑现(提早拿走打折的奖金,降低风险),拿了2.9万英镑走人。而在莱斯特对阵沃特福德前,又有一个50镑的球迷提前兑现,拿了7.2万英镑。实际上,如果他等到莱斯特击败沃特福德的比赛结果出炉再兑现,将会拿到9.79万英镑。

英超第30轮比赛结束,高居榜首的曼城夺冠是不是稳了?

英超卫冕冠军曼城可谓一帆风顺。一波连胜让一步步走上了防守之路。似乎有逐渐拥抱英超冠军奖杯的趋势。16胜15负,曼城现阶段的表现堪称完美,但最后八轮将决定冠军事实上,在本轮对阵沃特福德之前,曼城联赛已经取得了15胜14负的主场战绩,45分中已经拿下42分。唯一的失利是2-3不敌“伦敦之王”水晶宫,那场比赛也是因为扎哈和“伦敦之王”汤森的精彩发挥,让卫冕冠军吞下了两连败的苦果。就是从那以后,瓜迪奥拉的球队迅速恢复了状态,知耻而后勇,把埃蒂哈德球场变成了争夺冠军的最强堡垒,在这里赢得了两场重要的比赛。

英超联赛冠军最强有力的争夺者利物浦给了对手联赛第一场失利,也将两队的差距缩小到4分;另一场比赛是6-0血洗切尔西,不仅为第一回合的失利报了仇,也大大提高了曼城球员的士气和夺冠信心。英超第30轮结束了多场比赛,其中切尔西主场2-1险胜水晶宫,结束了两连败,曼联主场以同样的击败利物浦,保住了第二的位置。英超积分报道:谢尔2-1逼近四强,曼联“决定”曼城的胜局?

在本轮比赛之前,切尔西接连输给曼联和曼城,导致他们和前四支球队差距很大。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错过下赛季的。的是,他们在本轮比赛中迎来了水晶宫。后者在客场基本上是强队的“送别小子”,虽然本赛季主场经常冷,切尔西也没有错过这个拿到三分的机会。本场比赛,威廉在第25分钟接到坎特传球后射门入网,帮助切尔西早早取得领先。之后继续加强进攻,七分钟后造成对手乌龙。切尔西在上半场以2比0领先对手。进入下半场后,水晶宫开始加强进攻,有一次射门柱差点破门。然而他们的努力终于在第90分钟有了回报,扎哈的传球终于帮助队友进球。可惜水晶宫再也没有敲过对方的门,切尔西主场2-1获胜,顺利拿到三分。

这一轮“双红俱乐部”,曼联又搭上了大巴,但他们的反击让利物浦惨不忍睹。上半场不到25分钟,曼联凭借拉赫福德两粒精彩进球,取得2-0的优势。进入下半场后,利物浦在老特拉福德继续强攻对手,并在第66分钟为拜伊进了一个乌龙球。的是,曼联顶住了对手的压力,主场2-1击败了他们。下周中旬,曼联将在主场迎战塞维利亚。我相信这场英超比赛的胜利一定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塞维利亚在这场西甲联赛中主场0:2不敌瓦伦西亚。显然,他们的防守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只要曼联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我相信他们有很大的机会淘汰对手,晋级八强。

年十强赛国足主场2:0领先伊朗,什么原因导致最后2:4输球?

那场比赛,我记忆犹新啊!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当时2:0以后的胜负手!中国打的451阵型,首发:守门员区楚良,左后卫孙继海,右后卫毛毅军,中后卫张恩华,范志毅。左边前卫姚夏,右边前卫李明,攻击前卫于根伟,后腰马明宇,李铁,前锋黎兵!

1.老生常谈的体力问题,中国球员大多数体力不足以应付90分钟的强度比赛,这是第一场比赛,大家很兴奋。60分钟后,中国球员开始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2.主教练换人有些按部就班,没有应对突发的能力。我记得十强赛之前的热身赛就是这个首发,然后60-70分钟上,高峰,隋东亮,李金羽!60分钟于根伟抽筋,隋东亮替换。姚夏抽筋,李金羽替换。然后上了高峰下了黎兵!当时2:0领先,真不应该上隋东亮和李金羽!这时候场上球员思想开始不统一了!有的想防守反击,有的继续强攻!

3.那场比赛,姚夏发挥是真好,姚夏在左路冲的马达维鸡鸭根本攻不到前场!如当时戚务生用徐宏(稳定)换下姚夏,把马明宇(体力好,能攻善守)推到左路,让范志毅(体力好,身体好!)顶到后腰肉搏,用彭伟国换下于根伟,来控制中场,最后用高峰换下李铁及(那会儿,李铁已经有些懵逼了,覆盖不到位了!),把黎兵(身体好,体力好)撤到后腰!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这是个人的一点妄想,不喜勿喷

从于根伟和姚夏下场开始,局势彻底逆转。于根伟对伊朗后防线的压制作用有多大,至少需要一个后腰和一个中卫来盯防;姚夏的速度牵制了马达维基亚,使其不敢助攻。很不幸,于根伟受伤,姚夏被替换,伊朗后场压力顿时减轻。巴盖里频频上抢,马达维基亚放肆助攻,只剩下范志毅、孙继海疲于奔命,完全陷入伊朗人的进攻节奏,被逆转毫无意外!

很荣幸,那场比赛看了直播,可以说,2:0领先的时候,心里是真的激动,可实力上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了,这不是一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也不是斗志上的差距,跟现在的国足相比,不说观赏性,就是精气神都不一样,但唯一不变的,还是从领先到被扳平,再到落后,心理上的落差放在世界上任何一种比赛中,都会留下阴影,比较著名的就是决赛的伊斯坦布尔奇迹夜,AC米兰大翻盘利物浦,相同的过程。

所以,从个人角度看,这场比赛国足失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体实力上还是跟伊朗有差距,主场作战,开场三把斧,很快取得领先,但伊朗人并未心态失衡,看着几位核心球员的串联以及整体的组织逐渐控制了比赛节奏。足球比赛就是这样,谁控制了节奏,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再把握住机会,结局也就不难想象了。

2.国足的教练水平还是低了,戚务生作为国字号教练,水平还是跟国际教练有差距,尤其在那个年代,足球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往往在低水平球队中体现的很重要,俗话说的个人能力能力不够,就需要整体来凑,莱斯特城英超夺冠的奇迹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当时莱斯特城夺冠,队中有超一流球星吗没有,但球队整体实力均衡,技战术应用得当,整体配合默契,将足球这个团队运动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场国足比赛,虽然场面比现在的国足好看的多,但从伊朗队的进球来说,还是将后防线的问题暴露无遗,说明国足的整体配合还是有明显问题嘛。那么这集中起来还是体现在教练的水平上。

3.就是我们强调的如何在逆境中作战,恕我直言,国字号运动队伍,无论足篮排还是其他运动,一旦落后,思想状态一崩溃,一个人会传染给整支球队,这个也是我们国字号运动团体项目的通病,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c罗,世界杯上3:3绝平西班牙就充分展现了总裁的意志品质,真的是力挽狂澜,整支球队都因为他坚持了下来,这也就是亮剑精神,现在的国足,更不想说了,心理更脆弱。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肯定不全面,而且个人意识较浓浓,欢迎热爱国足之人查漏补缺。

年十强赛是当时中国队的第一场比赛,赛前全国球迷媒体空前关注,因为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第一次冲击世界杯,大家给予了厚望,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是在万众瞩目下进行的。

这场比赛已经过去20多年,我对比赛的记忆已经有一些模糊,但是一些细节我还是有印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个镜头:1,比赛中中国队2:0领先后主教练戚务生站在场边挥手让大家回防,脸上表情即兴奋又紧张。2,伊朗队边后卫马达尼基亚下半场突入中国队半场如入无人之境,以及精彩的远射,打的全场中国人鸦雀无声。3,全场高呼换李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奇葩的是主教练还真的换了,结果中国队场面更加难看。4,下半场中国队体力急剧下降,好像有好几个人抽筋。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比赛,或者看整个十强赛,中国队,包括足协主教练和球员,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脆弱的孩子,状态起伏不定,情绪也起伏不定,而且极度缺乏自信。不可否认,当年那批球员在亚洲是具备相当的实力,或许是比赛经验少,或许是主教练能力差,根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体现在比赛中球员各打各的,想赢怕输,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我们出线的机会是最大的,只是被我们自己提前放弃了。打沙特的时候必须要赢得比赛口号居然是保平争胜,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从第一场输给伊朗的比赛可以反应整个十强赛中国队的状态:主教练能力差,足协乱指挥,球迷瞎起哄,球员比赛经验少抗压差,所以说那届比赛中国没有出线是正常的。

年十强赛首战,国足在主场先赢后输,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1998年法国世界杯亚洲区预算赛,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国足首次冲击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

1994年开启的中国足球职业化,让足球这项运动火遍了神州各地。客观上说,职业化对中国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

但火热的职业联赛,已经94/95两年间多次战胜世界强队的的商业比赛,造成了从足球从业者、媒体到球迷一致对国足实力的高估。

这从时任国足之教练戚务生对十强赛对手的判断就能看出一二。在他眼中,同一小组中,实力在国足之上的只有沙特和伊朗两队,科威特和国足实力相当,卡塔尔则明显弱于国足。但在后来的比赛进程中,正是对卡塔尔的低估,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这是后话。

客观上分析,19年十强赛国足的分组结果,是最近数届世界杯预选赛中比较差的一次。国足和四支西亚球队分在同一组,需要四次劳师远征飞往西亚,而对手只需要长途飞行一次。西亚球队之间一直以来的默契,也将对国足非常不利。

这届十强赛,在国际足联的决定下,用了之前预算赛极少用的主客场赛制,这虽然和联赛赛制有相似之处,但在国家队层面上对国足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在高估自己适应能力的前提下,国足教练组决定临战变阵,将一直以来的442打法换成451,并启用于根伟和姚夏两名新人。新阵型在热身赛上表现尚可,但到了压力倍增的正式比赛,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刚刚开始职业联赛四年的中国球员,其实适应能力很差,足协和教练组自视过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大赛前,按照正式比赛的节奏安排热身赛是惯常的做法。当年的世预赛,除了轮空的轮次外,没两场比赛之间的间隔一般是一周左右。但为了预防热身赛造成伤号不能及时恢复,国足把最后一场热身赛和首场比赛的间隔拉大到了12天,对球员适应能力的高估,造成了首场比赛在压力之能过早透支,比赛最后阶段被对手拖垮。

另外,当年足协的情报工作可谓一塌糊涂,既没有正确获得卡塔尔队实力的情报,连小组赛最强对手之一的伊朗队主力情况都没有搞清楚。以至于比赛中被马达维基亚打了个措手不及,赛后教练和球员都没搞清楚对方这个厉害的“2号”是从哪冒出来的。

现在来看,19年十强赛的失利是十分遗憾的,当时国足正处在上升期,如果能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做好细节工作,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可能会提前四年。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其实那场比赛真的是挺可惜的,那届国家队基本荟聚了甲A各队的头牌,范志毅、徐弘、高峰、姚夏等等吧。而且当时国足还基本属于亚洲一流球队,拥有主场之利的国足其实还是挺强的,可惜最后被逆转。

那场比赛凭借李明和范志毅的进球两球领先,但是当巴盖里罚中阿里代伊制造的点球后风云突变,我们有点自乱阵脚了。戚务生连续用高峰,李金羽,隋东亮换下黎兵,姚夏和于根伟。这三个换人尤其姚夏的下场我觉得是绝对的转折点,马达维基亚一下就活过来了,两记远射彻底让中国迷茫了。。之后国足就是一片混乱4:2也就顺理成章。

那场比赛输了我觉得原因有三, 2:0之前过于兴奋,体力分配不匀导致后边和伊朗人的比拼完全处于下风; 戚务生作为主教练思路并不清晰,临场指挥太差了。姚夏当时在场上作用非常明显,马达维基亚在姚夏在时被压制的比较厉害,几乎没有什么助攻,而姚下场后马达维基亚彻底复活。而隋东亮和李金羽,作为四小天鹅是有天赋但对伊朗这种对手完全发挥不了特点,换人后被压制也很正常了; 老生常谈的心态问题,米卢说过“中国球员很有实力,但是到场上却发挥不了正常水平的一半”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过于紧张导致根本发挥不了自身实力,而02年米卢带给中国的最大的就是心态的改变,让国足变得更像自己才能出线。那场被追了一个后我们心态就已经变了,到2:3彻底不知道怎么踢了,后边对卡塔尔也是这问题,所以脆弱的心理建设才是当时国足的致命弱点。

首场比赛国足取得梦幻开局,先是获得一个点球,范志毅罚中1:0领先,随后李明门前劲射球进2:0,这么顺畅的比赛是任何队员教练和媒体都不曾料到的。随后国足的老毛病又犯了, 领先不会打,遭逆转也没有良策应对来取胜。 下半场姚夏受伤是一个转折点,范志毅出脚过大,被巴盖里打进一个点球,队员教练心慌了,以前被姚夏压制的小将后卫马达维吉亚大胆插上进攻,连进两球,特别是他的第二个进球,三十米远射令守门员区楚良防不胜防。至此国足算彻底蒙了,戚戌生也没见过这场面,是攻是守也没主意,队员们更不统一思想了, 经过六十多分钟激烈拼抢,国足体能到了极限,多人抽筋, 趁国足疲态被阿里代伊打进一球,以2:4遭大逆转。

主教练都是运动员出身,[紫薇别走][鄙视]没有学习过先进的足球思念,真正的国际大赛经验不多(尤其胜利经验)。他 自己没有拿主意的担当,听从观众的 换李铁的呼声 ,导致中场防守力度直线下降。合理安排体能强的队员先依次出场也行,还有蔡晟,宿茂臻的头球优势也没有利用。 我们屡次遭遇黑色X分钟,主教练执教能力欠缺,应对突发情况毫无办法。在进球后适当地加大针对防守是正确的,体力已透支。

别忘了伊朗有后法制胜的传统,在96年亚洲杯上韩国以2:1领先,代伊大爆连连进球,以6:2大胜,实力是胜利保证。

总之,西亚人的 [吐血][发怒] 国与国合伙把国足挤出去了。还是实力,指挥水平,战术按排都有问题,胜卡塔尔一场也出线了,许多如果不可能重来,各方面工作没做好。换米卢,里皮级的教练肯定出线,和伊朗只差一分,太可惜了。

那场比赛我也看了,看完后和同学喝了一箱啤酒,真是沮丧透了!

当时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从技术到心理再到教练的进场指导,还有人说足协的压力。

后来冷静下来,我想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定位不准。

当时从媒体到足协,对教练和球员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定位要夺第一。第一场主场要胜利,没有失败的预案,没有在赛前分析透彻第一场输了怎么办,各队互相之间的胜率多少,更没有分析每一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大家都给球队打气,却没想到怎么给球队减压。

更有甚者,当时无人敢提出我们的目标是争第二。

过于看重第一,反而心态大起大落。

到后来,小组形式一片乱哄哄,倒数第二轮其实还有争第一的可能,足协和球队无人分析出线形式,大好机会又被挥霍。

一直能在上半场打进拥有阿里代伊和马达维基亚的伊朗队的中国队势力没问题,却毁在没头脑的教练和足协身上。

那场比赛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换李铁”。场上一帮球迷一喊“换李铁”,戚务生是个没主见的教练,还真把李铁换下了场,这是那场比赛的转折点。

李铁虽然射门不灵,有时在场上头脑不清楚,但他最大的特点是跑动积极不惜力,阻截能力强,防守面积大。李铁下场,中国队的后防线顿时吃紧,场上的队员看不住伊朗队的强力前锋阿里代伊和马达维基亚,让他们的水平得到了充分发挥。

那场比赛失利原因有很多,但换李铁应该是那场比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场比赛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0年,现在回忆起来记忆有点模糊,但作为当时在电视机前面亲自观看过直播的老一代球迷,我觉得还是可以发表点个人感受。

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网络和手机,体坛周报成为我们了解比赛动态的唯一方式。我记得体坛周报还用了很大一版介绍伊朗的阵容,提到了三驾马车代伊、巴盖里和阿齐兹,也顺带提到了边后卫马达维基亚。当时,赛前基本的预测是一场遭遇战,双方实力五五开,中国队是主场,略占优势。

比赛开始后,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整体保持均势,都没有很好的机会。上半场快要结束时,中国队获得一粒点球,带着1比0的优势进入休息室;下半场,右边锋李明一个凌空抽射,把优势扩大为两球。当时,我们一大群学生围在商城的电视机专卖区前面欢呼,险些让商场的工作人员赶走。谁知道,没过几分钟,伊朗也获得了一个点球,然后,马达维基亚一个远射,把扳平。这样大起大落之后,气势已经明显不在中国队这边。80分钟后,伊朗又连进两球,最终将定格为2:4,中国队首场失利,也间接导致了最终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场失利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1)中国队临场比赛经验存在不足,两球领先后,似乎思想有所变化,伊朗点球把缩小后,似乎更加加重了中国球员的精神负担。而且,60分钟后,中国队主场的兴奋劲过了,似乎有点疲惫,没能摁住马达维基亚,而他那个时候爆发彻底改变了比赛走势;

2)主教练经验存在严重不足,没能及时阅读场上形式,没能在关键时候做出调整。我记得整个十强赛,当时的教练戚务生都似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换人总是被人指责,而他自己好像也没有特别坚定的想法。主教练的气质也决定了球队的气质。其实,当时如果是米卢做主教练,以他丰富的经验,我觉得结果应该不会是这样。

3)当然,伊朗人的铁血和坚韧也是值得赞赏。在客场比赛,面对亿万球迷的山呼海啸,面对两球落后的局面,伊朗人能够按照既定的技战术,把比赛扳过来,也说明了这个球队的底蕴和能力。

这场比赛也是中国队 历史 上比较痛苦的回忆之一;其实,二十多年后,我们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会觉得中国足球总是这么悲惨呢?也可能是中国文化中太在乎输赢,太在乎结果了。而这种在乎又传递给了球队和球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如果中国人的 精神多一点,不要把比赛胜负看的这么重,结果会不会反而更好一些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