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门赛事

f1 1996赛季-1990赛季F1赛程

1.近几年来f1赛车赛况

2.F1赛车赛事起源于何时?

3.世界各种体育赛如网球斯诺克F1的排名制是如何计算的

近几年来f1赛车赛况

f1 1996赛季-1990赛季F1赛程

我只知道法拉利的....

法拉利:

车队冠军次数:15次,分别是1961,1964,15,16,17,19,1982,1983,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7

车手冠军次数:15次,分别是:2007年:Kimi Raikkonen;2000年--2004年:迈克尔-舒马赫(德国);19年:约迪-舒克特(南非);17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5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964年:约翰-苏蒂斯(英国);1961年:菲尔-希尔(美国);1958年:麦克-豪索恩(英国);1956年:胡安-曼努尔-范吉奥(阿根廷);1952年、1953年:阿尔博特-阿斯卡里(意大利)

车队首次分站赛夺冠:1951年英国大奖赛(银石赛道)、冈萨雷斯(阿根廷)

车队最成功的车手:迈克尔-舒马赫(83次分站赛夺冠)、尼吉-劳达(15次分站赛夺冠)、阿斯卡里(13次分站赛夺冠)、吉莱斯-维纶纽夫与杰克-埃克斯、吉米·莱科宁(现役)(均6次分站赛夺冠)

从1950年F1大奖赛创办时起就开始参赛的法拉利车队,无疑是F1车坛的一块活化石,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法拉利人见证了F1大奖赛的兴衰变迁。恩佐-法拉利亲手创办的这支车队,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充满活力,却不幸地与伟大的方吉奥和他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为对手。在巨人的阴影下不断抗争,直到1961年,法拉利人才终于拿到了他们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此后,经历了起伏不定的60年代,14年尼克-劳达的加盟,使法拉利真正成为了一支超级车队,从15到1983之间的9年时间里,他们包揽了6届F1大奖赛年度冠军。但那之后,又是一段厄运不断的日子,整整15年里,法拉利人没有拿到一个冠军。

1996年迈克尔-舒马赫来到这里,经过3个赛季的磨合,德国人开始显示出他的王者风范,从1999到2002,连续4年,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垄断了F1车坛的几乎所有荣誉。

2003年对法拉利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舒马赫与巴里切罗组成的"法拉利"梦幻组合接受了来自迈凯轮、威廉姆斯车队的挑战,特别是车手总冠军与车队总冠军在最后一站才决出,大舒马赫以2分优势险胜迈凯轮车队芬兰小将莱科宁卫冕成功,也创造了6夺车手年度总冠军的纪录。

2004年是法拉利获得丰收的一年。他们从赛季一开始就横扫F1赛场,大舒马赫连续获得了6个分站冠军,舒马赫和法拉利车队的积分一直遥遥领先,巴里切罗也获得了车手亚军。他们只是在赛季中期受到了英美车队的一点挑战,但是这根本无法阻挡法拉利夺冠的步伐。舒马赫最终获得了他的第七个世界冠军。

2005年以100分列车队积分榜第三,仅获得1个分站冠军,是车队历史上最差的1个赛季。

2006年F1历史上最成功的车手舒马赫在法拉利主场意大利蒙扎宣布退役,技术总监罗斯布朗休息一年,曾经的铁三角只剩让拖德一人继续留任。

2007的F1赛季是F1历史58年历史上话题最多的一年,经过重组的法拉利迎来了芬兰冰人Kimi Raikkonen ,F2007的稳定性和间谍案让法拉利始终徘徊在胜利的边缘,最后在收关站巴西kimi已一分的优势奇迹般地险胜迈凯伦超级新秀汉密尔顿,首度加冕年度车手总冠军。法拉利也在04年后再次成为车队和车手总冠军。

法拉利参加F1历史成绩:

1950-1957年、没有制造商锦标赛

1958赛季第二,积分40分、车手:M.Hawthorn、P.Collins、L.Musso、W.Von Trips、P.Hill.

1959赛季第二,积分32分、车手:T.Brooks、P.Hill、J.Behra、D.Gurney、C.Allison、O.Gendibien

1960赛季第三,积分24分、车手:P.Hill、W.Von Trips、R.Ginther、C.Allison、W.Mairesse

1961赛季冠军,积分40分、车手:P.Hill、W.Von Trips、R.Ginther、G.Baghetti、W.Mairesse

1962赛季第五,积分18分、车手:P.Hill、W.Mairesse、G.Baghetti、L.Bandini、.Rodriguez.

1963赛季第四,积分26分、车手:W.Mairesse、J.Surtees、L.Bandini、L.Scarfiotti.

1964赛季冠军,积分45分、车手:J.Surtees、L.Bandini

1965赛季第四,积分26分、车手:J.Surtees、L.Bandini

1966赛季第二,积分31分、车手:J.Surtees、L.Bandini、M.Parkes、L.Scarfiotti

1967赛季第四,积分20分、车手:L.Bandini、C.Amon、M.Parkes、L.Scarfiotti.

1968赛季第四,积分32分、车手:J.Ickx、C.Amon、A.de Adamich

1969赛季第五,积分7分、 车手:C.Amon、P.Rodriguez

10赛季第二,积分55分、车手:J.Ickx、I.Giunti、C.Regazzoni.

11赛季第四,积分33分、车手:J.Ickx、C.Regazzoni、M.Andretti

12赛季第四,积分33分、车手:J.Ickx、C.Regazzoni、M.Andretti

13赛季第六,积分12分、车手:J.Ickx、A. Merzario

14赛季第二,积分65分、车手:C.Regazzoni、N.Lauda.

15赛季冠军,积分72.5分、车手:C.Regazzoni、N.Lauda.

16赛季冠军,积分83分、车手:N.Lauda、C.Regazzoni、C.Reutemann

17赛季冠军,积分95分、车手:N.Lauda、C.Reutemann、G.Villeneuve.

18赛季第二,积分58分、车手:C.Reutemann、G.Villeneuve

19赛季冠军,积分113分、车手:J.Scheckter、G.Villeneuve

1980赛季第十,积分8分、车手:J.Scheckter、G.Villeneuve.

1981赛季第五,积分34分、车手:G.Villeneuve、D.Pironi.

1982赛季冠军,积分74分、车手:G.Villeneuve、D.Pironi、P.Tambay、M.Andretti

1983赛季冠军,积分89分、车手:P.Tambay、R.Arnoux.

赛季第二,积分57.5分、车手:M.Alboreto、R.Arnoux.

1985赛季第二,积分82分、车手:M.Alboreto、R.Arnoux、S.Johansson.

1986赛季第四,积分37分、车手:M.Alboreto、S.Johansson.

1987赛季第四,积分53分、车手:M. Alboreto、G.Berger.

1988赛季第二,积分65分、车手:M. Alboreto、G.Berger.

1989赛季第三,积分59分、车手:N.Mansell、G.Berger

1990赛季第二,积分110分、车手:A.Prost、N.Mansell.

1991赛季第三,积分55.5分、车手:A.Prost、J.Alesi、G.Morbidelli.

1992赛季第四,积分21分、车手:J.Alesi、I.Capelli、N.Larini.

1993赛季第四,积分28分、车手:J.Alesi、G.Berger

1994赛季第三,积分71分、车手:J.Alesi、G.Berger、N.Larini.

1995赛季第三,积分73分、车手:J.Alesi、G.Berger.

1996赛季第二,积分70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埃尔文

19赛季第二,积分102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埃尔文

1998赛季第二,积分133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埃尔文

1999赛季冠军,积分128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埃尔文

2000赛季冠军,积分170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巴里切罗

2001赛季冠军,积分179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巴里切罗

2002赛季冠军,积分221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巴里切罗

2003赛季冠军,积分158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巴里切罗

2004赛季冠军,积分262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巴里切罗

2005赛季第三,积分100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马萨

2006赛季第二,积分201分、车手:迈克尔·舒马赫、马萨

2007赛季冠军,积分204分、车手:Kimi Raikkonen、FELIPE MASSA

F1赛车赛事起源于何时?

F1——起源于欧洲的超豪华赛车运动

人所共知F1是以欧洲为核心的汽车赛事,除了因气候原因将每个赛季一头一尾的几场比赛分布在澳大利亚,南美巴西和亚洲日本、马来西亚、巴林、中国以外,其中主要的10场赛事全部在欧洲国家和地区举行(中间2场比赛在加拿大和美国),就连比赛时间也要服从欧洲电视台为欧洲各国电视观众转播F1收视效果而定。当然在欧洲全面禁烟和十支车队一致要求削减费用的压力下,F1正在快速向亚洲、中东以及南美国家延伸,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客观上讲,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心大幅度向亚洲倾斜转移,遵循这一规律继2004年中国上海和巴林举办F1比赛之后,2005年土耳其亦加入F1阵营。前不久有消息透露“F1皇帝”伯尼称三年后印度也将举办F1大奖赛。然而美洲虎车队被美国人买走、乔丹车队让俄国人接手,这些现象更加说明F1运动正在逐渐削弱和摆脱欧洲的核心地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毕竟F1是起源、发展、成熟于欧洲的“超豪华汽车赛事”,超豪华品牌汽车制造商,超级品牌全球大赞助商支撑着F1每个赛季的运作,极端的商业竞争和激烈的科技较量,使F1发展成为一个耗费大量资金的“黑洞”,国际汽联多次改变竞赛规则也无事于补,并没有遏制“黑洞”现象的蔓延。2005赛季我们再也看不到世界第二大汽车厂商老牌劲旅的福特标志,他们退出了F1行列,就连频频夺冠的法拉利车队也在“暗示”高昂的花费将使他们一样面临难以为继境地。尽管2005赛季F1将照常举行,表面上繁杂的纷争暂停了,但是F1阵营当中企盼获得金钱“欲望”与大量烧钱“能量”之间激烈矛盾并未平息,只要F1赛事仍在进行,上述矛盾必然进一步激化,何时再度爆发仅待时机而已。

在我了解和研究F1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不同,强烈的商业氛围使这项竞技成为“金钱”和“科技”的较量,几乎失去运动员(车手)在参与比赛当中“个人”能力、精神因素和体育道德本应起到的作用。每支车队严谨的运作团队,其成员来自不同国度的赛车精英,团结一致为车队获取更多“金钱”默契配合战斗在一起,“金钱”至上在F1运动当中主宰、衡量、裁决所有人的行为。结论是,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F1将逐渐演变成“发达国家”蚕食 “发展中国家” 经济快速增长成果的“介质”,因为“F1皇帝”伯尼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F1参与者入门价码抬得过高,使其难于从运作F1较短时间当中获得收益。当然,运作中F1也为“发展中国家”带去了国际化经营理念、商业信息以及商业机会。

1950年国际汽联第一次举办了世界锦标赛(First FIA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

,而且一直举办到今天。这段时间,是F1稳步发展的阶段,姑且把它叫做F1的正史。本文不讲这段正史,而讲1950年以前的赛车运动,它是F1的基础,称它为F1的"史前史"。了解了它也就明白了F1是如何起源的,或者说找到了F1的源头。

从历史上首次汽车比赛的1894年(从巴黎到里昂)到1900年间,还没有出现“方程式”(Formula)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很简单,只是按燃烧方法(汽油机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在那时,汽车至少有两个座位,直至1920年代末单座赛车才出现。后视镜的发明促进了这项发展,它可替代"副驾驶"来提醒驾驶者有人要超车了。

1904年,FIA(国际汽联)成立了,这个国际组织不得不制定规则,从而保证车手及观众的安全。同时,FIA指导赛车运动朝有利于道路汽车发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汽车运动历史上指定了比赛规则。从1907年至1939年,几乎所有可能的规则都制定过,最小重量、最大重量、燃料消耗及气缸口径的限制,但自1939年之后,最常用的限制是发动机气缸容积,此限制最早于1914年曾引人过。

“方程式”最早于1904年被FIA使用(限制最大重量),以区别于小型汽车,作为与小型汽车不同类型的另类赛车。但“一级方程式”一词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FIA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则创办于1950年,属于FIA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的第一场汽车赛是英国大奖赛,于1950年5月13日在英国银石赛场举行。

在没有F1的时代中,赛车运动可以追溯到1894年,历史上第一场赛车赛事,地点由Paris到Rouen。当时只要是车辆都可以比赛,不同的是车辆推进方式(汽油或蒸汽),以及座位的数量,通常至少要有两个座位。直到1920年代末期才有人使用单座位车辆。后视镜的发明对赛车发展而言是非常大的贡献,从此之后车手可以由这项装置知道有人想要超越。 真正的F1是在1950年被创造出来,而第一场以FIA『一级方程式』规则进行的比赛,是1950年5月13日的英国GP。

世界各种体育赛如网球斯诺克F1的排名制是如何计算的

斯诺克:职业排名赛 :

1、世界职业锦标赛(WORLD PROFESSIONAL CHAMPIONSHIP)

世界职业锦标赛,专为职业斯诺克选手设立,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准最高的斯诺克比赛。

首届世界职业锦标赛举办于1926年11月26日,是在当时的斯诺克大明星乔.戴维斯和他的朋友比尔.卡姆金(一家台球厅的老板)共同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得到台球协会和管理俱乐部(BA&CC)的同意举办的。

自1926年到1940年间,总共有100人参加了这项锦标赛,平均每年七人。而发展到了今天,每年都有过百人参加这项大赛的角逐,都希望能赢得这项斯诺克世界最高荣誉和奖赏。

16年,世界职业台球协会(WPBSA)将排名制引入到这项锦标赛中。排名的根据则从14年的世界职业锦标赛算起。所以说,实际上14年的世界职业锦标赛已经是一场排名赛,虽然当时的选手们并无法意误解到这一点。

从16年起,名牌香烟EMBASSY的生产厂家W.D.&H.O.WILLS开始成为这项锦标赛的赞助商。因而,从那时起,一直进入到90年代,这项世界职业锦标赛,便一直被命名为EMBASSY世界职业锦标赛。

2、F.U.T.国际赛(FIDELITY UNIT TRUSTS INTERNATIONAL)

传统上,斯诺克每个赛季的排名赛事都是以F.U.T.国际赛作为开锣赛。初时,这项国际赛叫做JAMESON国际赛。之后,曾经叫过GOYAMATCHROOM杯和BCE国际赛。1987年,改为现在这个名字。它是继EMBASSY世界职业锦标赛后第二个作为排名根据的赛事。

3、ROTHMANS大奖赛(ROTHMANS GRAND PRIX)

ROTHMANS大奖赛开始于1982年起初叫做职业选手锦标赛(PROFESSIONAL PLAYERS'TOURNAMENT),是由世界职业台球协(WPBSA)自己的推广公司所举办的第一个锦标赛。在1982年--1983年度,它同JAMESON国际赛一起被增定为排名赛。从年起ROTHMANS成为这项赛事一起被增定为排名赛。从年起,ROTHMANS大奖赛。

4、MERCANTILE CREDIT经典赛(MERCANTILE CREDIT CLASSIC)

这项赛事最早叫做WILSONS经典赛,之后又曾经叫做LADA经典赛。它是于年,也就是在LADA经典赛时期被选做排名赛。1985年后,它改名为MERCANTILE CREDIT经典赛。

5、UK公开赛(UNITED KINGDOM OPEN)

这项公开赛开始于17年,当初叫做SUPER CRYSTALATE UK 锦标赛。19年,它改名为CORAL UK 锦标赛。自从年被指定排名赛后,类型有所改变,开始叫做CORAL UK 公开赛。1986年以后,又开始叫做TENNENTS UK公开赛。但是,1988年后,TENNENTS退出了赞助。

6、英国公开赛(BRITISH OPEN)

最早叫做英国赛,之后又叫做YAMAHA ORGANS杯。1985年,被指定为排名赛。同年,得到ICI公司的赞助,并且用他们公司的DULUX命名这项赛事。叫做DULUX英国公开赛,ANGLIAN英国公开赛等等。

7、BCE加拿大大师赛(BCE CANADIAN MASTERS)

加拿大大师赛首次举办于1985年,1988-1989度被指定为排名赛。它是第一个在英国以外的国家比赛的排名赛。

8、ICI欧洲公开赛(ICI EUROPEAN OPEN)

ICI欧洲公开赛首届于1989年在法国举办,是在BCE加大大师赛之后,第二个在英国以外的国家比赛的排名赛。

二、职业非排名赛

1、BENSON AND HEDGES 大师赛(BENSON AND HEDGES MASTERS)

这项赛事开始于15年,从一开始便得到烟草公司GALLAHERS的赞助,并且以他们公司生产的BENSON AND HEDGES牌香烟命名。在非排名赛事中,数它最重要,水准最高。在世界所有斯诺克比赛中,其地位公次于世界

排名前16名的选手才有资格参加。同时,它也是斯诺克历史上至今为止得到连续赞助时间最长的赛事。

2、世界杯赛(WORLD CUP)

世界杯赛首届举办于19年,在所在职业赛中,对这项赛事赞助过的赞助商最多,其中包括STATE EXPRERS、GUENNESS、CAR CARE PLAN、TUBORG、FERINA WINDOWS等等。世界杯赛分团体和个人两个项目进行。

每年按照这些比赛的成绩来排名.

网球:2.ATP——职业男子网球协会

ATP是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的缩写,可以译为职业男子网球协会。

ATP系列赛又包括下面六种比赛:

1,大师杯赛;

2,世界双打锦标赛;

3,世界队际锦标赛;

4,网球大师系列赛,也就是所谓的超九赛事;

5,国际黄金系列赛;

6,国际系列赛。

国际系列赛是ATP最低级别的比赛,它比赛的总奖金分成40万美圆,60万美圆,80万美圆和100万美圆不等。而国际黄金系列赛的总奖金分为80万,100万美圆。九个大师赛的总奖金当然是超过1百万的,它们的奖金由各自的组委会来决定。我们以前的上海的喜力公开赛就是40万美圆的最低级别的ATP赛事。挑战系列赛的总奖金分为以下几类:2万5千美圆,5万美圆,3万7千5百美圆加免费住宿和早餐,7万5千美圆,10万美圆,12万5千美圆加免费住宿和早餐,15万美圆。拿参加一个五万美圆的挑战赛来说,如果获得冠军能拿到50分的ATP电脑排名分,和7千2百美圆的奖金。最后我们说一下WTA。它的赛事系统很简单,分为Tier 1-5级。最低级5级的总奖金为11万美圆,4级的总奖金为14万美圆,3级比赛的总奖金可以是17万美圆和22万5千美圆,2级的总奖金为58万5千美圆和65万美圆,最高级1级的总奖金可以是126万2千美圆,132万5千美圆,200万美圆。

3.WTA——职业女子网球协会

职业女子网球协会(WTA)成立于13年,球员总部设在佛罗里达的圣彼得斯堡,其主要办公机构目前在康涅狄格州,另外在欧洲还有一个小的分支机构。The WTA巡回赛组织的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斯坦福德。体育科学部、医学部、巡回赛运作部和选手关系办公室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堡。巡回赛还在伦敦设有欧洲总部的办公室。WTA由一个和一个董事会来管理,他们多数是现役球员,另外还有一些是商业顾问。理事会为整个网球运动的核心机构即为女子网球职业协会提供建议。像男子网球运动一样,WTA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所有球员的问题。球员们在女子网球协会中有各自的代理人,女子职业网球协会决定整个巡回赛的所有规则,并资助一些表演赛,使球员们能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而不必担心与真正的职业联赛相冲突。

球场种类

网球场可分为室外和室内,且有各种不同的球场表面。其将由经济因素所决定。例如草地网球是最基本的户外场地,但是其建立和保养费用太昂贵,所以现在以由人造球场取代,它较便宜容易保养。另外有一种在欧洲盛行的红土球场,其法国公开赛即为此种球场。

草地场(温网)

草地球场是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意味的一种场地。其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的磨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对球员的反应、灵敏、奔跑的速度和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因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强攻战术几乎被视为在草地网球场上制胜的法宝,底线型选手则在草地网球场上难有成就。但是,由于草地球场对草的特质、规格要求极高,加之气候的限制以及保养与维护费用昂贵,很难被推广到世界各地。目前每年的寥寥几个草地职业网球赛事几乎都是在英伦三岛上举行,且时间集中在六、七月份,温布尔登锦标赛是其中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一项。

红土场(法网)

更确切的说法是“软性球场”,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土场地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另外,常见的各种沙地、泥地等都可称为软性场地。此种场地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磨擦,球速较慢,球员在跑动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这就决定了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他场地上更出色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以及更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这种场地上比赛对球员的底线相持功夫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球员一般要付出数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线与对手周旋,获胜的往往不是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而是在底线艰苦奋斗的一方。

硬地场(澳网\美网)

现代大部分的比赛都是在硬地网球球场上进行的,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场地。硬地网球场一般由水泥和沥青铺垫而成,其上涂有红、绿色塑胶面层,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弹跳非常有规律,但球的反弹速度很快。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认为,硬地网球更具“爆发力”,而且网球比赛中硬地球场占主导地位,必须格外重视。需注意的是硬地不如其他质地的场地弹性好,地表的反作用强而僵硬,所以容易对球员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损害已使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付出了很大代价。

地毯场

故名思义,这是一种“便携式”可卷起的网球场,其表面是塑胶面层、尼龙编织面层等,一般用专门的胶水粘接于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沥青、水泥、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即可,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铺展或粘接于任何有支持力的地面上,其铺卷方便、适于运输且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室内室外甚至屋顶都可用。球的速度需视场地表面的平整度及地毯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定。在保养上此种场地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保持地面清洁,不破损、不积水(对与相应的排水设施配套)就可以了。

每年按照ATP或WTA的指定赛事(上有提到)来进行排名,一年为期,过期的积分从原积分中扣除.

注:四大满贯:1.澳网(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园网球公开赛,每年3月举行)2.法网(法国罗兰佳洛斯网球公开赛)3.温网(英国温部尔登网球公开赛)4.美网(美国网球公开赛)

F1:比赛制度

在F1大赛举办过的45年里(1950-1995),共举办了580场.其中举办最多的是欧洲,共407次,多在意大利的蒙扎,共有45次,接下来就是摩纳哥,赞德沃特,斯帕,银石和纽伦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

以前的车赛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为赛道,而且比赛规则也不完善,选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专业赛道的出现,而比赛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使车手有了更好的发挥.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一,由于考虑到比赛的安全性和竞争的公平性,FIA制定了三条原则性规则。

组委会为了使赛车手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其能发挥各自的潜力,对赛车的各项尺寸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对赛车的重量,尺寸,燃料类型,气缸以及轮胎的尺寸都有规定.同时还包括对空气动力装置的安装也有了具体的规定.因为这个装置对轮胎有下压力,可以提高车速.

组委会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最完善的安全措施.对车的基本结构,军用轮胎,安全型橡胶燃料箱,燃料阻燃器,安全帽等装置都做了规定.并且对车手出入驾驶舱和舱的大小都做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燃料库的地点和维修站燃料的放置地点,还要求取朱门的保护措施.

组委会之所以规定了每年只举行16场比赛,禁止增加比赛场数是为恶劣防止给车队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赛车的发动机的气缸应呈椭圆形,而且不能超过12个.同时必须有4个冲程互换型和自然吸气式的;赛车的四个轮胎中又有两个是可以驱动的.

出于对F1比赛的特殊性,对专用赛道的长度,宽度,路面情况,已及安全措施都有一个极为严格的要求.这都是以免发生危险.所以一般赛道为环行的,每圈长3?7千米,赛道总长为305?320千米,他一般不能有过长的直道,在赛道旁应有宽阔的草地或沙地,减少对观众的威胁.

对于一个合格的专用赛道来说,以下一些设备是不可缺少的;

1,赛道必须有很多弯道,以此来控制车速.现在的赛道每圈在3至7千米之间,宽在7至11米之间.

2,起步与终点的直道要可以并排放置两辆车而不觉的拥挤,所以一般要求它的宽有12米,长有250m左右.

3,为了观众的安全,看台必须有1.2米高的栏杆和铁丝网与赛道隔开.

4,赛道上必须装有摄像机和电视塔,以便于电视转播.

5,为了能让看台上的观众能看清比赛的全过程,在看台对面必须装有大屏幕电视机.

6,安全人员在相对危险的地段要设立观察站,使安全人员能随时保持赛道的通畅,及时处理突发,并向车手发出潜在的危险安全信号.

7,拥有对受伤车手进行急救的直升机.

8,在修理站旁的防护地点,要有医疗站,内设手术室和急救室。

9,参赛队都要配备一个永久性的设施维修点.

10,设立的赞助商的接待看台在修理站后方的高的看台上,必须是要能够俯视修理站的.

11,要有为运输车和宿营车提供的停车厂.

12,为了便于指挥人员通过无线电装置与安全人员联系,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控制塔必须要设置在可以看见修理站入口的地方,也就是整个控制塔的第二层.

F1比赛赛程

2008年F1赛程:

3月16日:澳大利亚站(墨尔本)

3月23日:马来西亚 (雪邦)

4月6日:巴林([font size=4]麦纳麦[/font])

4月2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

5月1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5月25日:摩纳哥

6月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

6月22日:法国(马尼库尔)

7月6日:英国(银石)

7月20日:德国(霍根海姆)

8月3日:匈牙利(布达佩斯)

8月24日:欧洲(巴伦西亚,西班牙)

9月7日:比利时(斯帕-弗朗哥尚)

9月14日:意大利(蒙扎)

9月28日:新加坡[已经确定为夜间赛事]

10月12日:日本(富士山)

10月19日:中国(上海)

11月2日:巴西(圣保罗)

F1大赛每年都要选择地理条件迥然不同的赛场进行比赛。他们有的现在高原上,那里空气稀薄,用以考验车手的身体素质;有的则是街道组成的赛道,那里路面相对狭窄曲折,车手操作不当就会撞车;有的赛车场就显得路面宽阔,但也有上下坡考验车手的技术;还有的赛车场建在树木葱郁的森林中,那里跑道起伏大,车手很难控制赛车。由于赛车经常出现意外,FIA要求所有主办国的赛车场必须有足够的草地缓冲区。各赛场的救护人员也必须分布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争取在出事的一刹那,跑进现场,进行抢救。

2007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第二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星期六:

第三次练习赛:60分钟/45分钟

第四次练习赛:60分钟(2005年终止)/45分钟(限制测试圈数10圈)

2008年排位赛规则:

第一节排位赛:20分钟(2006-2007年为15分钟,如今有了12个车队所以第一节更给小车队机会)

第二节排位赛:15分钟(2006-2007年也是)

第三节排位赛:10分钟(2006-2007年为15分钟,由于时间减少,所以在第三节排位赛消耗的燃油在比赛不再补回)

2006年-2007年方式:实行三节排位赛制度,每节排位赛分别为15分钟,每轮淘汰6部赛车,即:22进16,16进10,竿位争夺战

2005年方式:实行两圈积累时间制度,后来在法国站被废除,实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实行两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赛的时间在星期五的下午2点,2004年规定两轮排位赛的时间都在星期六,FIA规定,第一节排位赛的出场顺序由上站比赛的倒序出发,第二节排位赛的出场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赛的成绩的倒序出发

1991-2002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单圈的圈数为12圈,但是连续效率单圈的圈数不能多余4圈

1990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不限制圈数

星期日:

正赛前练习赛:20分钟/30分钟(这个阶段在2008年将有可能被取消或者限制)

正赛:FIA规定,每站比赛的正赛的距离不能少于305公里,不能大于320公里(摩纳哥260公里除外)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10分钟,不能大于2小时

F1的年度总冠军分为两种,车手总冠军及车队总冠军。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总冠军的价值大于车手总冠军。计分方式是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车队积分则以两位车手积分累加。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通过各赛站积累计分,方可决出本年度车手及车队的世界冠军。若最终积分相同,则比较分站冠军数,亚军数,季军数……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为止。如果依旧相同,还要比较正赛最快圈速的多少、杆位的多少,终级的方式将通过抽签决定。

2008年F1积分系统

第一名:10分

第二名:8分

第三名:6分

第四名:5分

第五名:4分

第六名:3分

第七名:2分

第八名:1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