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体育播报

宾汉姆几个排名赛冠军-宾汉姆大师赛半决赛

1.斯诺克世锦赛、英锦赛、大师赛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2.大师赛-特鲁姆普10-8逆转金左手 时隔四年二度封王

3.911,8-5领先连输7局,世界冠军心态崩了,直接趴倒球台

4.2015年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是谁

斯诺克世锦赛、英锦赛、大师赛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宾汉姆几个排名赛冠军-宾汉姆大师赛半决赛

斯诺克运动在中国的首功之人,非丁俊晖莫属。十四个公开赛冠军,其中包含了三个英锦赛、一个大师赛桂冠,够牛。但遗憾的是,最能反映自身实力,也是最难夺魁的世锦赛,丁俊晖曾擦身而过,在与塞尔比的擅斗中败北,屈居亚军。今生能否实现夙愿,冲顶一次,只能且行且珍惜,试目以待了。

三大赛,世锦赛当之无愧为翘楚,老二是大师赛,老三是英锦赛。丁俊晖当过老二,老三当过三回,唯独老大没有当过,总想当一回过过瘾。这是人之常情。但世锦赛夺冠难于上青天,非斯诺克之魁首而不可得,丁俊晖还得努力再努力。

世锦赛是世界斯诺克运动最具权威的赛事。每年四月份开杆,时长一月有余,经过资格赛上来的送手与十六位种子选手,捉对厮杀为第一轮,19局10胜制,相当于公开赛冠亚军争夺战赛制;开始了漫长的耗时耗力耗斗志的比赛,磨人哪!十六强之后二轮、三轮比赛,均为25局13胜制;四轮即半决赛为33局17胜制;五轮即冠亚军赛为35局18胜制。得冠军者必须累计夺得71局胜利,方可拔得头筹,何其难哉!无疑是当今斯诺克运动第一人,称之为斯诺克之王亦当之无愧。

丁俊晖能否摘取这个皇冠中的明珠呢?他有这个实力,过往的战绩巳经证明,这是其一。其二,他正值当打之年,临场作战经验丰富,技术能力、体力耐力、信心斗志他都具备,只要坚持奋进,应该至少夺取一次。其三,心态、心情、心境是他遭人诟病最多的地方。这一点与奥沙利文确有差距,奥多潇洒霸气,丁却有点孩子气,赛场上还掉眼泪,不够豪放。还是奥沙利文所言,丁俊晖败如”帐篷”,胜似”教父”,全在他的一念之间。克服软弱性格,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旁骛地一路横扫,不再遇弱不强,遇强不弱,患得患失,功亏于溃,大跌眼镜。只要丁俊晖克服了这些缺点、弱点,世锦赛的桂冠也就水到渠成,手到擒拿了。

当然,作为喜欢这项运动的网友们,还应该多多支持丁俊晖,至少不酸言辣语的老喷他。他发展至今,国家支持他,央视新闻媒体直播他的赛事,对他是极大激励。他靠奋斗,既要成就事业,又要为国争光,挺不容易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甚至挖苦,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管他能否实现宏愿,都要支持他。因为世锦赛充满变数,抽签、自身发挥、对手表现,加上些许运气,都是未知数,只要丁俊晖够努力,我们都要支持他,你说对吗?

世锦赛最重要,是所有斯诺克选手心目中最高的荣誉殿堂,无论从赛制规划,奖金额度,都是三大塞里面最高的!在斯诺克的认知里面,获得过世锦赛冠军的斯诺克选手,一般才被人们称呼为世界冠军!

在斯诺克中,世界锦标赛、英国锦标赛、大师赛并称“三大赛”,通常也认为某位集齐三大赛的球员实现“全(大)满贯”,当然,这种称谓在 历史 上并不十分官方,因此WST在2020年大师赛中首次给集齐三大赛的球员配以“皇冠胸标”象征全满贯荣誉,现役球员中,75三杰、塞尔比、罗伯逊、墨菲、特鲁姆普为“皇冠”级别球员。

众所周知,三大赛非常重要,但是 三大赛里面究竟哪一项赛事级别和分量最重 ,就像足球里面世界杯象征最高荣誉,那么哪项赛事象征斯诺克的最高荣誉?这个问题我们很少去争论,因为熟悉斯诺克的朋友都非常清楚, 世锦赛是唯一答案 ,下面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皇帝称号,七冠造就

首先“台球皇帝”我们非常熟悉,但为什么将亨德利称之为斯诺克界“万人之上”的“皇帝”呢,这个问题我们很少去讨论,我们只知道他是台球皇帝,他很厉害,他有36个排名赛冠军。

事实上我认为 7个世锦赛冠军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亨德利以7个世锦赛冠军独占鳌头,他不是皇帝谁是皇帝!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戴维斯就创造世锦赛六冠神迹,而当亨德利在90年代打破这项纪录后,人们不得不惊讶于亨德利的统治力,而当时间进入本世纪00年代之后,由于奥沙利文的存在,人们开始不断制造 “谁是 历史 上最伟大的斯诺克球员” 类似的话题,因为皇帝的 历史 地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属于“数量级”范畴的纪录,也许只有世锦赛冠军总数没有被奥沙利文打破,也正因如此,我们始终无法做出奥沙利文比亨德利伟大的定论。

这就是世锦赛的重要地位,即便奥沙利文超越亨德利所有纪录,但只要世锦赛总数没有超越,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下去。

三大赛特点比较

1、 历史

初步了解了世锦赛的 历史 地位,我们再粗略了解一下三大赛的 历史 。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 ,世界锦标赛 始于1927年 ,虽然创办初期也频繁更换办赛地点,但自1977年入驻克鲁斯堡剧院至今,克鲁斯堡便一举奠定“斯诺克圣地”的定位,并且虽然近些年世锦赛办赛地点克鲁斯堡正遭遇中国等国家的“威胁”,但WST始终没有松口世锦赛移师的可能性。

大师赛则 始于1975年,要比世锦赛晚48年 ,期间比赛场地也是不断更换,直到1979年迁移至温布利会议中心,大师赛才得到一段较长的“定居史”,直到2011年移师他处,至今闻名遐迩的“温布利大师赛”还在我们记忆中。

英国锦标赛则 始于1977年,比世锦赛晚50年 ,英锦赛的办赛场地同样遭到多次变更,即便2001年之后,中间也因为场馆装修而临时更换过比赛场地。

不难看出, 世锦赛的 历史 和底蕴要更为悠久,而且克鲁斯堡已经成为斯诺克的一张名片,就像“温布利”和“大师赛”之间的联系,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世锦赛显然更重要一些。

2、权重

另外一个层面,下表是2019/20赛季冠军奖金 20万英镑的赛事,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世锦赛以50万英镑高居榜首,大师赛以25万英镑独居第二,排在第三的是中国公开赛的22.5万英镑,英国锦标赛则以20万英镑与上海大师赛并列第4,从权重来看英锦赛的地位连第3都无法保住,但世锦赛和大师赛仍然位居前二。

然而,2020/21赛季这种格局将进一步被打破,冠军奖金50万英镑的沙特大师赛应运而生,而与世锦赛冠军奖金并列的设置也惹来众多非议,有人认为,WST为了保住世锦赛“ 历史 第一”的位置而卡住沙特大师赛的奖金上限,绝对不允许超越世锦赛。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沙特和中国一样有的是钱。而 届时英锦赛的权重将降到第5,大师赛降到第3,唯独世锦赛依然保持第1的位置。

另外一点,世锦赛的奖金与其超长赛制成正比,而赛制越长,对于球员的考验越大,也越能体现一名球员的综合能力,世锦赛作为赛季压轴赛事,对于球员的世界排名以及保级趋势都有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世锦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WST来说,大师赛和英锦赛可以“降档”,世锦赛不行。

火箭:什么都可以退,唯独世锦赛不能退

众所周知,火箭特立独行,奥沙利文退赛或者弃赛的频率应该是现役球员中最高的,他曾退出过英锦赛,也曾退出过大师赛(今年又退出了大师赛),但你听说过他世锦赛放弃报名吗?没有!

下表是2009-2018赛季10年间奥沙利文参加超过8次及以上的赛事情况,其余赛事都没有达到这个数量级。

我们可以看出,奥沙利文退出了2次英锦赛,1次大师赛,2次冠中冠和1次威尔士公开赛, 唯独全勤的是世锦赛 。其中包含一次特殊情况,2012/13赛季奥沙利文整个赛季“休假”,但最终在世锦赛复出并神奇夺冠。

我想奥沙利文对于世锦赛的态度基本可以说明世锦赛的重要性。

丁俊晖,无冕之憾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丁俊晖,作为中国斯诺克标志性人物,丁俊晖在三大赛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英锦赛三冠王的成就在 历史 上也是屈指可数,也染指过大师赛冠军, 但唯独还没有登顶世锦赛。

也正因为目前这个小小的缺憾,丁俊晖一直遭受着国内一部分杠精的冷嘲热讽,但反过来讲, 正是因为世锦赛是最重要的赛事,球迷们才恨铁不成钢地强加于丁俊晖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总结:世锦赛,到此一游便可名垂千史

综上所述 ,世锦赛在斯诺克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拥有悠久的 历史 底蕴,WST正极力保住其“第一赛事”的地位,但在奖金方面,世锦赛被超越或许是必然趋势。

综合来看, 三大赛的地位,世锦赛 大师赛 英锦赛! 诸如多特、达赫迪、艾伯顿、宾汉姆等球员,只要在世锦赛中留下过自己的名字,便可名垂青史。

重要程度及含金量为 世锦赛 英锦赛 大师赛

英锦赛被称为小世锦赛,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大师赛只有第一流的好手才有幸收到邀请。各类赛事主要是从参赛选手、名额、赛制、夺冠难度等多个因素比较的,另外现在斯诺克选手以赛季奖金进行排名,奖金高的赛事当然也会愈发重要。

当然是世锦赛,因为他不仅含金量高,更是球员终极考验

在职业斯诺克领域,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是每个赛季中最重要的三项赛事,人们喜欢称它们为“三大赛”。如果哪位球员在赛季中拿到这三个赛事中的其中一个冠军,就很难说他这个赛季不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要从这三项赛事中选出一个最重要的,那无疑是世锦赛。

世锦赛冠军是职业斯诺克最高荣誉

斯诺克球员们以能够拿到世锦赛的冠军为巨大的荣耀。2019年的世锦赛冠军特鲁姆在那年的决赛前曾说,为了赢得世锦赛冠军,他愿意付出他那个赛季已经赢得的一切。小特的话已经表达了世锦赛在他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没有什么能够比在克鲁斯堡捧起冠军奖杯更让他们向往的事情了。而宾汉姆在2015年世锦赛夺冠之前,在大多数人眼中远非百分之百的一流高手,但是2015年的夺冠让他的事业迈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一举跻身超一流行列;试想一下,如果宾汉姆当时拿到的是英锦赛或是大师赛的冠军,对他事业上的提升肯定远远没有事实上这般大。

世锦赛是真正的巨星舞台

当人们比较戴维斯、亨得利、奥沙利文等斯诺克传奇的 历史 地位的时候,世锦赛冠军数量肯定是最具权重的比较点。“台球皇帝”亨得利的世锦赛七冠是是他目前依然有很大的可能在“ 历史 第一人”竞争中取得身为领先的底气来源。

世锦赛是真正的巨星舞台,世锦赛的赛场是各大好手们愿意为之付出全部所学所练的地方。如果能够在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那么就会被大家所记住,在职业斯诺克的 历史 上写下一笔。吉米-怀特在世锦赛上获得了六个亚军,从未夺冠,但是这六个亚军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了一种可以体现他超高技艺的佐证,他是球迷心中的超级巨星;如果怀特获得的是英锦赛或者大师赛的六个亚军,那么故事的传奇性和他的 历史 地位一定会大打折扣。

说世锦赛是真正的巨星舞台,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世锦赛夺冠的难度极大。能够参加世锦赛的球员,本身就是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几位球员以及从严格而艰辛的资格赛脱颖而出的球员,参赛球员都是最具状态和水准的。超长局数的赛制,对球员技术、心理、体能的考验,让只有具备真正巨星级别水准的球员才能打进决赛或是夺冠。世锦赛很少出现大冷门。

世锦赛是赛季年度“大戏”,重要性不言而喻

世锦赛是每个职业斯诺克赛季中的最后一项赛事,堪称年度“大戏”。这也反映出这项赛事无与伦比的重要性。顶尖高手们经过一个赛季的磨砺,都想在赛季末的世锦赛上一展身手,给这个赛季一个圆满的收尾。而在世锦赛开打之前的几站比赛,相信球员们的心绪已经被世锦赛所牵引,都在为世锦赛做着准备和调整。如果能够在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那么这个赛季此前所有的低迷和遗憾似乎都不重要了;如果在世锦赛上发挥得不好,那么前面的比赛发挥得再好,似乎心里总有一种很大的失落。

第一:世锦赛

斯诺克世锦赛是台球运动的最高殿堂,以其赛制时间长、强度高、多轮次的特点,最大限度削弱比赛的偶然性,因此可以说拿到斯诺克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就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冠军。可谓是在世界上拥有最悠久的 历史 台球赛事,不管是从其的影响力或是奖金的规模,以及职业的积分来说,一年仅有一次的世锦赛都可以称作是斯诺克台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所以也代表着是拥有最有影响力的比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比赛。获得世锦赛冠军是全世界斯诺克选手梦寐以求的,所以参加这类赛事的职业选手非常多,真的都是高手之间的较量,同时也代表了是世界顶尖水平选手的对决。

第二:英锦赛

第三:大师赛

近些年由于英锦赛的萎靡和大师赛加大力度宣传及奖金投入(跟在中国举办有很大关系)。大师赛大有超越英锦赛成为斯诺克第二重要的赛事

1,世锦赛

创立最早,1927年。奖金最高,冠军50万英镑。夺冠最多需要打满35局,18胜。

2,大师赛

创立于1975年。冠军奖金25万英镑。夺冠最多需要打满19局,10胜。

3,英锦赛。

创立于1971年。冠军奖金为20万英镑。夺冠最多需要打满19局,10胜。

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斯诺克选手有"75三杰"奥沙利文、希金斯、威廉姆斯,塞尔比、特鲁姆普,早先还有戴维斯、亨得利、肖恩墨菲、罗伯逊等,他们都夺得过三大赛事的冠军,我们称为斯诺克"大满贯"冠军!

中国最优秀的斯诺克选手,当属丁俊晖!他曾三夺英锦赛冠军,一夺大师赛杯,与世锦赛擦肩而过,而饮恨"大满贯"称号!

正是在丁俊晖的带领下,中国台球普及迅速,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世界新锐,吕昊天、周跃龙、赵心童、袁思俊、鲁宁等,尤其以颜丙涛最为出众,他不但有世界排位赛冠军,更是在2021年温布利大师赛上,以10:8战胜巫师希金斯,勇夺冠军!

祝贺中国小将们,他们是中国斯诺克的新星,更是世界斯诺克的未来,期待他们有更辉煌的明天!

当然是世锦赛更为重要,含金量最高,这是每一个斯诺克选手都梦寐以求的一座奖杯,尤其这种长局制比赛看完的是选手各方面综合能力,要拿到冠军光比赛时长是他他任何赛事都不能相比的,登顶克鲁斯堡是每个职业球员都梦寐以求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这一荣耀,亨得利,奥沙利文,希金斯,威廉姆斯,塞尔比都是多次捧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每个人都依然在追求能在一次登顶克鲁斯堡,征服克鲁斯堡。

大师赛-特鲁姆普10-8逆转金左手 时隔四年二度封王

2023年斯诺克大师赛决赛争夺,马克-威廉姆斯对阵特鲁姆普。比赛中特鲁姆普第一阶段5-3领先,7-8被反超后顶住压力连赢三局,总比分10-8赢下比赛,全场打出两杆破百和五杆50+。继2019年后,特鲁姆普第二次在大师赛封王,威廉姆斯则屈居亚军。

马克-威廉姆斯半决赛打出三杆50+,以6-0轻取利索夫斯基,时隔20年第四次杀进大师赛决赛。特鲁姆普半决赛同样赢的很轻松,轰出五杆50+以6-1轻取宾汉姆,继2019年后再次跻身决赛。两人最后一次交手是在上赛季世锦赛半决赛,当时特鲁姆普17-16险胜。

决赛采取19局10胜的赛制,首局上来威廉姆斯就轰出一杆138分的破百拔得头筹,此后特鲁姆普连赢四局,第二局打出一杆61分,第四局轰出单杆106分,第五局一杆得到73分,一度以4-1领先。第六局和第七局,威廉姆斯回敬单杆100分和60分连追两局,第八局特鲁姆普一杆拿下89分,第一阶段战罢取得5-3的优势。

第二阶段续战,第九局威廉姆斯一杆攻下50分再追一局,第十局特鲁姆普单杆拿到66分胜出6-4。第11局和第12局,威廉姆斯先后打出单杆80分和52分拿下,第13局再接再厉胜出后,连赢三局7-6反超特鲁姆普。

第14局特鲁姆普胜出追至7-7,第15局威廉姆斯轰出本场个人第三杆破百,得到107分8-7再度超出。特鲁姆普拿下第16局双方战至8-8,关键的第17局,特鲁姆普把握住最后两颗红球的机会,成功清台9-8拿到赛点。

第18局威廉姆斯先得8分后远台进攻未果,特鲁姆普上手一杆破百致胜,攻下126分清台总比分10-8击败威廉姆斯,继2019年后第二次捧起大师赛冠军奖杯,也是个人三大赛的第四冠,斩获25万英镑的冠军奖金。屈居亚军的威廉姆斯进账10万英镑,错失个人大师赛第三冠。

911,8-5领先连输7局,世界冠军心态崩了,直接趴倒球台

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斯诺克世锦赛,宾汉姆与特鲁姆普的1/4决赛正在逐渐失去悬念!从8-5领先后,宾汉姆离奇崩盘,连输7局,8-12落后了,特鲁姆普疯狂7连鞭,晋级4强之势已然不可阻挡!此刻,特鲁姆普已经手握赛点,晋级在望!

宾汉姆心态彻底崩了!第19局,一杆简单球失误之后,宾汉姆直接趴倒球台,头撞球杆,脸甚至都贴到台面上了,极其失望。本来,赢下这一局,宾汉姆可以止颓,追到9-10,可是,他却把9-10打成了8-11,两个比分的意义完全不同,差别大了去了。

2015年,宾汉姆以39岁年龄夺得了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一路连胜了特鲁姆普、奥沙利文、墨菲等强敌,成为了世锦赛 历史 上首夺冠军年龄最大的球员,绝对的大器晚成。之后,宾汉姆又拿到了斯诺克大师赛冠军,距离斯诺克大满贯荣誉仅差一个英锦赛。当然,宾汉姆也曾经被马克艾伦诟病为“玻璃心”。

本届2022年世锦赛,宾汉姆被列为12号种子,第一轮战胜了吕昊天,第二轮又淘汰了5号种子凯伦威尔逊,本轮1/4决赛面对特鲁姆普。

之前,在第一阶段比赛中,宾汉姆3-5落后。不过,第二个阶段,宾汉姆却强势爆发,第9局至第13局,宾汉姆连赢5局,以8-5领先,特鲁姆普连追三局追成8-8结束前两个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的决战,25局13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9局5胜,特鲁姆普延续了上一个阶段末段的良好状态,宾汉姆则是继续崩盘,第17局至第20局,特鲁姆普又连赢4局,算上第二阶段的连赢最后3局,特鲁姆普已经连赢了7局。世界冠军宾汉姆则是狂输7局,直接从8-5领先到8-12面临对手赛点了,这样的超级崩盘,在世锦赛 历史 上,实属罕见!

2015年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是谁

宾汉姆

斯图亚特·宾汉姆,这位39岁、长相憨厚的老将在度过了乏善可陈的十几年职业球员生涯后,依旧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本以为将庸碌一生,没料到年

近四十了,却开始火箭式窜升。2015斯诺克世锦赛,他出人意料地一路将奥沙利文、特鲁姆普这样的夺冠热门斩落马下。决赛中,他后来居上,以18∶15战胜几个月前刚刚实现大满贯的墨菲,赢得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世界冠军奖杯。

混了16年,无才无貌无亮点

当80后的墨菲、塞尔比、罗伯森如日中天,85后的丁俊晖、特鲁姆普咄咄逼人,而75三杰一天天开始走下坡路时,斯诺克证明了它和任何运动一样,

“前浪要被拍在沙滩上”。正如斯诺克掌门人巴里·赫恩所言,“我很同情那些上了年纪的球员,不过如果你无法赶上年轻一辈的脚步,那就闪到一边。”

生于1976年的英格兰球手宾汉姆是70后一代中处境尴尬的一位。自从1995年转职业以来,直到2011年,他才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上收获了个人第一个冠军。职业生涯的前16年几乎没什么亮点,就是靠出勤率高赚点辛苦钱,一副光脑门,反倒被球迷们取了个“玻璃心”的绰号。

2002年的世锦赛,宾汉姆首轮差一点打出147的满分杆,在打倒数第二颗粉球、离1万6千英镑的满分杆奖金咫尺之遥时,赛场边竟然有观众站起来,

打赌他会失误,而他最终也真的打丢了那颗粉球。但这件事对他的心理打击还远远不如2011年世锦赛被丁俊晖逆转来得沉重。那次小丁9:12落后,宾汉姆手

握四个赛点,最后却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样窝囊的输球让他赛后整整用了5天时间反省,此后仍受到另一名以口无遮拦著称的球员马克·艾伦的嘲笑。在很多球

迷看来,外表粗豪的宾汉姆其实内心挺脆弱,心理素质不太过关。

每次来中国比赛,被索要签名和合影的总是奥沙利文、特鲁姆普这样的偶像明星,而宾汉姆更像是一名观光客。不带家眷,也没有助理,打完比赛,打车去市场买点东西,根本引不起别人关注。

人到中年,再打两年,差不多就退役了,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这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但风向似乎突然变了。

年纪一把了,职业曲线突然狂飚

接下来的两年,宾汉姆打进了无锡精英赛和威尔士公开赛的决赛,英锦赛也进了半决赛,2014年还拿到上海大师赛的冠军,职业生涯开始走出连续的大阳线。

“我曾经怀疑自己赢过一次后,是否还能有下一次?可能再也拿不到冠军了,要赢得一项赛事你必须挨个打败像奥沙利文、塞尔比、罗伯逊这样的顶级球员。但至少我想,现在这个奖杯是谁也抢不走的。”也许宾汉姆长球,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会了这样的自我安慰。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家庭的力量。2013年,37岁的宾汉姆结束了光棍生涯,如今又有了3岁的儿子。上海大师赛夺冠后,他称妻子和孩子是自己最大的心理支柱。

当然,刻苦一定是导致宾汉姆转运的最重要的关键词。那次窝囊输给丁俊晖后,他放弃了夏天的休假,每天都去练球。此后每次碰见小丁,宾汉姆都斗志十足,竟然连胜五次,反而成为丁俊晖的苦手。

宾汉姆是斯诺克球员中的劳模,别的球员为了休假或嫌路远会放弃一些小比赛,他却逢赛必到,或许认为自己不够天分,所以更需脚踏实地,为养家糊口竭尽全力,像极了我们生活中身边那些话不多说,事不少干,不显山露水的中年人。

当命运无数次垂青奥沙利文这样天才横溢的极少数时,终于也偶尔会想起宾汉姆似的勤勉和执着的大多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