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体育播报

墨西哥联赛美洲豹-墨西哥联赛美洲豹比赛时间

1.Cougar(美洲豹)和Eastern Cougar有什么区别吗?

2.美洲豹一定比美洲狮大吗?

3.美洲豹生活在哪里

4.亚洲虎非洲狮,美洲豹欧洲狼,谁才是陆地之王?

Cougar(美洲豹)和Eastern Cougar有什么区别吗?

墨西哥联赛美洲豹-墨西哥联赛美洲豹比赛时间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在加拿大有种将要绝种的动物叫Eastern Cougar, 它和Cougar(美洲豹)有区别吗 如果没有为什么Cougar前要加Eastern呢

急需答案, 谢谢!!!~~~

解析:

美洲豹也叫美洲狮(Cougar),现在大致上可以分成29个亚种。

Eastern Cougar-东部美洲狮,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部,是严重濒危的猫科亚种之一。

另外Costa Rica Cougar-哥斯达黎加美洲狮和Fiorida Panthera-佛罗里达豹(佛罗里达美洲狮)也是严重濒危的两个美洲狮亚种。

美洲狮(Puma concolor)完全亚种体系:

· P. c. concolor -- 指名亚种(委内瑞拉)

· P. c. acrocodia -- 马托格罗索亚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

· P. c. anthonyi -- (委内瑞拉南部)

· P. c. araucana -- (智利、阿根廷)

· P. c. azteca -- (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墨西哥)

· P. c. bangsi --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 P. c. borbensis -- (亚马逊)

· P. c. browni -- (落基山)

· P. c. cabrera -- (阿根廷)

· P. c. californica -- 加利福尼亚亚种

· P. c. capricornensis -- (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

· P. c. coryi --佛罗里达亚种(阿肯色、亚利桑那、佛罗里达)

· P. c. costaricensis -- 哥斯达黎加亚种(中美洲)

· P. c. cougar -- 东部亚种(密执安)

· P. c. greeni -- (巴西亚马逊)

· P. c. hippolestes -- (南达科他、怀俄明、科罗拉多)

· P. c. hudsomi -- (阿根廷中南部)

· P. c. improcera -- (加利福尼亚)

· P. c. incarum -- (秘鲁)

· P. c. kaibabensis -- (内华达、尤他)

· P. c. mayensis -- (墨西哥、洪都拉斯)

· P. c. missoulensis -- (不列颠哥伦比亚、爱达荷、蒙大拿)

· P. c. oregonensis -- (加拿大、美国西部)

· P. c. osgoodi -- (玻利维亚)

· P. c. pearsoni -- (巴塔哥尼亚 )

· P. c. puma -- 美洲豹 (智利、阿根廷)

· P. c. scheri -- (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密苏里)

· P. c. stanleyana -- (俄克拉何马,德克萨斯、墨西哥北部)

· P. c. vancouverensis -- 范库甫亚种(范库甫岛)

美洲豹一定比美洲狮大吗?

相对于其他野生动物来说,猫科动物应该是人们最了解的一类,甚至连猫科一共有多少种动物都门清,的确,在外形上看,猫科动物大多数都有着漂亮的外表,比如雪豹、兔狲、金钱豹等,皮毛华丽出众,让人看了不免喜欢。

另外,猫科里面的所有动物都是食肉动物,加起来几乎占据了现代食肉动物的半壁江山,所以喜欢猛兽类的人,大多也都是猫科动物的忠实粉丝。

美洲狮

现代猫科动物主要分成两大类,分别是豹亚科和猫亚科,其中豹亚科相对于猫亚科来说,可谓是?人丁稀少?,一共才7种动物,而猫亚科就成员众多了,另外原本属于单独一个亚科的猎豹,如今也归类到了猫亚科,成为猎豹属的一员。

从体型上看的话,豹亚科豹属里面的物种几乎比猫亚科所有物种的体型都大一些,在多数情况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同样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同在美洲生活且栖息地有重叠的美洲豹与美洲狮,它们的体型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多数情况下美洲豹是要大一些,但生活在墨西哥一带及中美洲地区的美洲狮,体型要比美洲豹大一些。

美洲豹

豹亚科的物种:美洲豹

对猫科动物熟悉的人一定知道豹属里面的五种动物,分别是狮、虎、豹、雪豹及美洲豹(美洲虎),其实关于美洲豹的错误认知还是挺多的,有人将它认为是豹子的一种,或者老虎的一种,但其实都是错的,它是独立于虎豹之外的物种,与狮虎豹的亲缘关系较近。

从平均体型来看,美洲豹是现存世界上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仅次于老虎、狮子,主要栖息地是南美洲,中美洲有少量分布。

豹属五种动物形象图

美洲豹在豹属里面的知名度虽然不如狮虎,但是若论豹属哪一种动物最?全能?的话,那么当属美洲豹,它既擅长爬树又熟悉游泳,咬合力还很强,捕猎成功率超高,猎食的来源高达87种动物。

美洲豹通常靠水而居,喜欢栖息在热带雨林、沼泽及湿地的环境里面,主要捕食食草动物、鳄鱼、犰狳等,最爱的食物是水豚、大型食蚁兽等。根据猎食的对象不同,美洲豹会采取不同的捕食手段。

水豚

美洲豹属于豹亚科里面的物种,根据现代猫科动物的分类,豹亚科一共分两属有7种动物,除了前面提到的豹属,另外还有云豹属,下面有马来云豹及云豹两种动物,它们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或者看我之前写过的文章。

美洲豹与狮虎一样,也是能够发出咆哮声的,但若以此来作为条件,区分豹亚科与猫亚科动物,显然不是很正确,毕竟豹亚科云豹属的两种动物都不能咆哮,豹属里的雪豹也不能咆哮。

猫亚科的物种:美洲狮

美洲狮是猫亚科里面体型最大的动物,与猎豹、细腰猫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三种动物共同构成美洲狮谱系。

从名字上看,美洲狮也具有误导性,很多人将它认为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狮子,但实际上美洲狮与真正的狮子存在很大的差异,前面提到过,狮子属于豹亚科豹属,而美洲狮则属于猫亚科美洲狮属,两者亲缘关系相距甚远。另外,美洲狮是独居动物,虽然有被观察到社交性,但远没有狮子的社交性强。

从分布范围上看,美洲狮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它是西半球所有大型陆生哺乳类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从加拿大育空地带一直延伸到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南部,横跨了南北美洲。

因为分布范围广,所以在传统分类上,美洲狮一共有32个亚种,后来重新调整分类,受到国际上承认的就只有6个亚种了,分布生活在美洲的各个地区,受环境影响,各亚种之间外表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比如生活在北方地区的美洲狮毛色多为灰色,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美洲狮毛色更倾向于红色。

虽然放在整个猫科动物家族中,美洲狮的长相不是特别出众的,但它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洲狮头较圆,耳朵直立,四肢健壮,脚掌很大,前脚掌有5个爪子,适合攀爬和抓住猎物,后脚掌有4个爪子,所猎食的对象多为鹿类,另外,当食物变少时,它们还会捕食一些昆虫、小型啮齿类动物。

传统观念里面,美洲狮被认为是孤独的掠食者,但是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它们擅长社交,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分享食物的情况。

美洲豹的生存现状

从目前美洲豹的分布状况与历史分布相比较,其栖息地丧失了一半以上,美洲豹曾遍布南美大部分地区,甚至向北延伸至了美国南半部分,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类大量捕杀,美洲豹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栖息地也因人类生活变得破碎、分散严重。

到如今,整个美洲豹的栖息地最南边分布线向北后退了近2千公里,最北边分布线则向南后退了近1千公里,即便是整个大亚马逊地带,乐观估计也只有5.7万只左右,占全世界美洲豹数量的89%左右。

美洲豹分布图

虽然目前美洲豹相关的贸易在国际上是禁止的,但由于其所在地的18个国家中,保护力度和手段不一样,非法猎杀仍存在,另外,前段时间的亚马逊大火,也导致了美洲豹大量亡,但目前来说,对美洲豹威胁最大的仍是栖息地的丧失与人类之间的冲突。

南美洲的森林丧失率很高,工农业跟自给农业的发展是森林砍伐最大的驱动元素,导致美洲豹不得已捕食牲畜,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后果是想象得到的。

美洲豹

利用无线遥测技术、相机陷阱等各种手段,近年来人们测得了以下数据:南美洲美洲豹的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有5.28-9.2只成熟个体,整个巴西大西洋森林亚群成熟个体数量约为120-280只;中美洲美洲豹的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有0.75-11.2只成熟个体;墨西哥美洲豹的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有0.75-6只成熟个体;全世界美洲豹的数量大约是6.4万只,其中有12%的美洲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临较大的威胁,极有可能会消失。

美洲狮的生存现状

美洲狮虽然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广泛,但是相较于历史分布来说,其栖息地也减少了不少,原本美洲狮遍布南美洲及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但自从欧洲殖民之后,在两个世纪内,多地美洲狮灭绝,北美洲东部地区大片土地上,已经没有美洲狮的生活痕迹了。

其实美洲狮在丛林、峡谷、草原、半荒漠地带都能生活,所以导致它们减少的主要原因不会是环境变化,而是人为捕杀。在20世纪初时,由于捕杀过度,导致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美洲狮接近灭绝,好在到了60年代后,由于颁布了狩猎新规,加上白尾鹿等猎物数量增多,美洲狮的数量才得以慢慢恢复。

美洲狮分布图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农牧业的发展,导致美洲狮栖息地减少、野生猎物减少,所以它们不得不将目光盯向了牲畜,这侵犯了农场主的利益,进而遭到大规模的报复性,人们甚至为了对付当时泛滥的美洲狮,而培育出了杜高犬这一凶猛的犬种。

另外,除了报复性捕杀之外,美洲狮的皮毛虽不如美洲豹、虎豹般美丽,但总归是美洲地区皮毛的原料之一,即便是后来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依旧有不少猎人铤而走险去捕杀它们。

当然,除了利益驱动之外,兴趣使然也是美洲狮遭到捕杀的重要原因,美洲的一些猎人,除了喜欢狩猎兔子之外,凶猛的美洲狮更能满足它们的欲望,即便是在当今时代下,狩猎美洲狮的行为仍相当普遍,比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对美洲狮的狩猎管理相当宽松,只要持证,就能捕杀这种大猫。

人们对美洲狮总是带有偏见,先入为主的认为这种凶猛的大猫会捕杀他们的牲畜,会袭击小孩,尤其是放牧业发展起来之后,常在牧区走遍走动的美洲狮则直接被认为是捕杀牲畜的元凶。

其实美洲狮的确会捕食牲畜,但也没有达到人们想象的那种地步,另外,它虽然凶猛,但对人类却表现出了比较友好的一面,鲜少主动袭击人类,一些美洲狮的袭击事件,大多数都是人类误闯其领地,或者是撞见了带仔的母美洲狮。

美洲豹与美洲狮的栖息地有重叠

从分布地域来看,美洲狮与美洲豹在中美洲、南美洲有较大一片栖息地是重合的,在微生境上,美洲狮虽然对所有类型的环境都表现出了强适应性,即便是植被稀少不利于独居动物捕猎的空旷地带,美洲狮仍能在此生活下去,但它最喜欢的栖息场所还是陡峭的峡谷、多岩石地带、茂密的灌木丛地区。

在过去的观念里面,人们一直认为美洲豹的探索性较低,从未离开过亚马逊森林,但是后来研究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美洲豹有能力并且愿意尝试在多种类型的栖息地里生活,它的栖息地包括中南美洲的雨林和云雾林,在微生境的选择上面,美洲豹虽然有被观察到在空旷地带、湿地、半干旱草地中生活,但最爱的环境类型是茂密的森林。

美洲狮与美洲豹重叠的区域

虽然美洲狮与美洲豹在大环境下存在较多重合的区域,但是它们在各自的领土范围内,似乎有着双方的界限,简单来说与其?两虎相争?,倒不如和平共处彼此尊重。

在猎物的选择上面,美洲豹往往选择那些体型较大的猎物,比如鹿类、牛犊、水豚等等,通常会超过22千克,而美洲狮选择的猎物则相对小一些,往往在2-22千克之间,这就意味着它们在食物来源上面,是存在一定错开的,这种情况对美洲狮有利。

另外,如今无论是美洲狮还是美洲豹,种群密度都比较小,两者在野外环境下见面的机会并不大。

美洲豹与美洲狮的狩猎场景

环境因素影响着美洲豹与美洲狮的体型

在一般规律下,美洲豹的体型的确比美洲狮大,一只成年的美洲豹平均体重在56-96千克之间,其中雄性会比雌性大10-20%,而一只成年美洲狮的平均体重为68千克,雌性平均体重为55千克,尽管有记录说史上发现过的美洲狮最大者达到了125千克以上,但如今看来是带有些许夸张成分的。与美洲豹相比,尽管有些美洲狮体型更大一点,但它的肌肉强度较弱,所以平均体重较轻。

环境因素是会影响动物体型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认为美洲豹体型一定比美洲狮大,人们根据对不同栖息地下的美洲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它们的体型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由北向南,美洲豹的体型逐渐增大,以亚马逊河为分界线,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大河南北美洲豹的体型差异。

简单来说,就是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区的美洲豹,雄性体重能达95千克以上,体重超过60千克的雌性也是很常见,而生活在中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一些保护区里的个体,即便是雄性小于50千克的也不罕见。美洲豹的肌肉密度很高,所以有时候即便体型看起来比较小,但实际称重也会令人惊讶,它短而结实的肢体结构使其擅长攀爬和游泳。

美洲狮由于分布范围十分广,所以在体型上面,个体之间的差异十分大,体重范围在29-100千克之间,它的体型变化,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栖息地越接近赤道的美洲狮,体型越小,多数体重只有30-50千克之间,越往两极走,体重越大,比如墨西哥库克斯马拉保护区里的美洲狮,其体型就与当地的美洲豹相差无几,甚至有些雄性美洲狮会比雌性美洲豹大15-20千克左右,而生活在加拿大及北美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美洲狮,其体型都要比生活在中美洲的大多数美洲豹大。

其实环境对动物体型的影响,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们的重点研究方向,人们根据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比较发现,随着气候变暖,动物的体型也在逐渐减少,比如大蟾蜍、蝾螈、蛇、林鼠等,甚至是北极地区的一些蝴蝶,相较于历史情况来说,其体型也在逐渐变小。这种现象起初令科学家们很困惑,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背后的原理也逐渐明朗了起来。

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化石研究、野外观测等,科学家们发现当动物体积越小,能量的损耗就越低,这在温暖的环境中就更有生存优势,因此许多生活在温度较高地区的动物,会逐渐演化得更小。

199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等通过对帚尾林鼠粪便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它体型大小的变化,在时间节点上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前面提到过的这种规律。另外,体型的大小可能与新陈代谢以及食物的需求有关,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生物学家安德鲁通过研究了近170种水、陆动物之后发现,当温度更高时,90%的动物达到成熟时体型都会更小。

黑足猫

温度上升会导致新陈代谢增加,而动物的成熟时间跟新陈代谢水平息息相关,另外,当动物新陈代谢越快,那么它对食物的需求量就越大,这点我们可以看黑足猫,它的新陈代谢比其他动物快,所以夜色下的黑足猫平均每50分钟捕获一只老鼠,每晚进食量约为250克,占其体重的1/6,从黑足猫雄性成年个体平均体重只有1.9千克这个数字来看,似乎也印证了前面的观点。

另外,从美洲狮与美洲豹的分布区域及体型变化上看,与上面的观点不谋而合,赤道附近的温度的确比向两极方向延伸的温度低。

美洲豹生活在哪里

美洲豹的历史范围包括美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向南延伸到更远的南美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而如今,美洲豹的北部生活范围向南后退了1000公里,南部生活范围向北移了2000公里。其生活范围大大减少。

目前,美洲豹的活动范围从墨西哥延伸到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亚马逊河流域的巴西大部分地区。具体国家包括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特别是在欧萨半岛)、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美国和委内瑞拉。现在在萨尔瓦多和乌拉圭的美洲豹已经灭绝。

美洲豹的栖息地通常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雨林、开放的、季节性洪水的湿地和干燥的草原地带。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墨西哥干旱草原和美国西南部等较为干燥的栖息地,美洲豹的活动范围减少得最快。美洲豹更喜欢生活在河流、沼泽和茂密的雨林中,那里有厚厚的覆盖物来跟踪猎物。美洲豹曾在海拔高达3800米的地方被发现过,但美洲豹们通常会避开山地森林,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或安第斯山脉没有美洲豹的身影。美洲豹也会生活在灌木丛和沙漠中。

亚洲虎非洲狮,美洲豹欧洲狼,谁才是陆地之王?

关注猛兽的人们,或许都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那就是世界上的猛兽好像约定好了似的,彼此雄霸一方,领地互不重叠,避免了双方之间的恶战。

比如老虎生活在亚洲森林,足迹从未走出亚洲;狮子多在非洲草原,进入亚洲的狮子也没能进入内陆森林;欧洲平原上既没有老虎也没有狮子,这里是狼群与棕熊的天下;美洲地区,美洲豹与美洲狮算得上是?双雄?称霸。很难想象,如果这些猛兽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里,会是什么样子的。

一些超级猛兽

除了上面之外的,包括雪豹在内的大多数猛兽,几乎都有?王?的称号。比如老虎被称之为?森林之王?,狮子则是?草原之王?,而美洲豹也为?美洲之王?。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那么究竟是谁才能算得上是实至名归的陆地之王呢?

亚洲森林,虎为绝对的王者

关于老虎起源的版本众多,主流观点是认为老虎起源于东亚,即我国华南虎生存之地。随着气候的变化及野生动物群的迁移、分化,老虎也从发源地逐渐向全亚洲地区扩散。

由于长时间的地理隔绝,各地的老虎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化,于是老虎被分成了9个亚种,但没有达到生殖隔离的地步。

从9种老虎古今的生存境况来看,无论是体型较大的内陆虎,还是体型较小的海岛虎,它们在各自的栖息地里,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老虎的9个亚种

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带,缺乏大型的食肉猛兽,各种熊类也属小体型系。中国华南虎生存之地,更是没有对手,唯有金钱豹算得上是?一个强者?,但它与华南虎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唯有东北地区,东北虎生存之境,存在着灰狼及棕熊两种动物,才能与老虎一战。

首先我们来看东北虎与灰狼之间的拉锯战,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基于食性分析,灰狼与东北虎的竞争是最大的。

老虎的主要猎物前三名分别是:马鹿、野猪和狍子,灰狼的主要猎物前三名是:马鹿、香樟和野猪。二者的猎物来源几乎是重叠的,所以种间竞争相当明显。

老虎

20世纪以前,整个亚洲的老虎数量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当然也包括东北虎,此时同一生境内的灰狼数量则非常稀少。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俄国大肆捕杀老虎,导致东北虎数量急剧下滑,人们观察到灰狼在东北虎下降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快速增加。到了20世纪40年代,俄国的东北虎数量下降到了一个历史最低点,灰狼的数量则在稍后达到了历史新高。1947年起,俄国发力保护东北虎,数量得以攀升,此时灰狼的数量则急剧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虎数量恢复到了历史较高水平,并长期保持稳定,此时灰狼的数量则处于极低的水平。

从二者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东北虎与灰狼有着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且在这段关系里面,东北虎是优势物种,灰狼则是非优势物种,老虎抑制着狼的发展。

事实上老虎对狼群的抑制作用表现在直接和间接方面,直接方面很简单,就是食物篡夺、驱赶或杀对方,如白俄罗斯纳利波基森林里的欧亚猞猁杀狼那样。

间接方面则表现为优势物种对非优势物种的排挤效应上面,就如同澳洲野犬排挤袋狼那样。总的来说是老虎杀灰狼,老虎排挤灰狼,同一生境内,狼群根本不是虎的对手。

东北虎与狼数量的变化

再来看看东北虎与棕熊两大霸主级的对抗,生活在东北虎栖息地里的棕熊,是棕熊17个亚种里面体型较大的乌苏里棕熊,多数成年个体都能达230千克以上。

1973年,《国际野生动物杂志》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记载了12起棕熊捕食东北虎的事件,其中包括成年雄性东北虎,由此足见乌苏里棕熊的强悍。那么是不是在这片土地上,东北虎就被棕熊力压一头呢?

我们来看一些研究记载,1944-1959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们记录下了32起东北虎袭击乌苏里棕熊的事件,4起棕熊杀雌虎及小老虎的事件。

另一项针对锡霍特-阿林保护区的东北虎及棕熊的研究中,记录下了44起老虎与棕熊的冲突,其中22起是棕熊被老虎杀,12起是老虎被棕熊杀。

在俄罗斯科学院阿穆尔虎计划的研究期间,也发现了9起东北虎捕食熊类的事件,其中6起的被捕食对象都是乌苏里棕熊。

乌苏里棕熊

科学家们分析了老虎的粪便及猎物,发现熊类虽然不是老虎的常规猎物,但在其饮食构成里面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为7.1%,其中乌苏里棕熊占据了1%。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一项研究里面,也发现了老虎在棕熊的饮食构成里面也占有少部分,比例是0.5%。从众多数据及研究上看,在这段对抗关系中,似乎老虎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这是非常符合事实的,从二者的生活习性上看,棕熊为杂食性,主要食物是植物性质的。而老虎则过得是茹毛饮血的生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它们早已经将自己的狩猎技术磨练成最高效的必杀技,所以在搏杀猎物方面,老虎是绝对的专业。

非洲草原,雄狮统领四方

狮子也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现代狮子起源于非洲东部及西部之后,地球上的超大型的捕食者已经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狮子很快便扩散至非洲其他地区,成为了当地最强悍的猛兽。

与老虎没能走出亚洲不同,非洲狮于2万多年前经北非扩散至南欧大部分地区,接着向东出发进入中亚、印度次大陆等地。由于狮子对水源的依赖性较强,且无法在密林环境中生存,所以狮子没能进入亚洲内陆地区。

非洲狮

经历了人类大肆捕杀之后,亚洲狮几乎消失殆尽,后幸亏人们醒悟过来,将仅存的13只亚洲狮捕捉起来进行人工繁殖,至今已有600多只了,全都生活在印度的吉尔森林保护区里面。很多人会觉得印度同时拥有狮子和老虎,那么它们不会见面或者打架吗?

事实上如今狮子跟老虎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印度的确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野生狮子和老虎的国家,但印度的老虎虽然分布在全国大大小小的50个国家公园里面,但唯独亚洲狮所在的古吉拉特邦没有。

亚洲狮

看狮子,还得是非洲大草原,这里的狮子比亚洲狮强壮,狮群的规模也比较大,换句话说就是非洲狮群的战斗力要远超亚洲狮。

不过非洲稀树草原是一个充满野性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猛兽群。比如斑鬣狗、非洲野犬就是其中知名度仅次于狮子的猛兽群体,尤其是斑鬣狗,甚至能够挑战狮子的权威。

不过在非洲草原上,斑鬣狗由于体型与狮子相差太多,只能?以多欺少?的偷袭一下狮子,草原之王依旧属于狮子。

斑鬣狗

欧洲平原,狼群横行

无论是欧洲的草原还是森林环境里面,都不存在狮虎等超级猛兽,就连豹子亦没有,如果问欧洲平原上哪种动物最能打?想必只有棕熊了。

虽然欧洲棕熊并不如乌苏里棕熊或者阿拉斯加棕熊般庞大,但得益于其生境内并无超级猛兽,所以欧洲的棕熊在当地亦是无敌的存在。

但就从整个生态地位及对万兽的统治力度而言,棕熊是不如欧洲灰狼群的。所以在普遍缺乏大型猫科动物的欧洲平原上,狼群成了能横行的存在。

欧洲狼

很多人认为在选?百兽之王?的时候应该将熊类算上去,毕竟棕熊的战斗力能匹敌狮虎,但在我的认知里面,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论单挑,棕熊固然能打,但是其食性较杂,且主要食物为植物性质,捕食成年大型有蹄类动物的能力较差,换句话说就是对林中百兽的统治力度较差。

所以其在环境中的生态位是不如大型捕食者高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就算不得?王者?了,同理大象、野牛等植食性动物虽然也单挑无敌,但亦无法成为百兽之王。

欧洲棕熊

当然狼群在欧洲平原上,狼的?王者?地位是不那么牢固的,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对手,那就是欧亚猞猁。欧洲狼不像北美的灰狼体型那么大,其体重普遍在20千克多一点点,几乎与成年雄性大猞猁类似。

白俄罗斯科学院在纳利波基森林里的研究中,就发现了数次成年猞猁捕杀欧洲狼的现象。猞猁会定期清除其生境内的狼,以达到保护幼崽、清除威胁的目的。

不过猞猁所捕杀的狼多为幼狼、母狼及体型较小的孤狼等,它从未主动也不敢招惹狼群,体型较大的成年雄性欧洲狼,也是猞猁回避的对象。

欧洲狼遭遇大猞猁

中南美洲,美洲豹为王

美洲地区的环境同样十分凶险,尤其是亚马逊河流域里,生活着众多十分凶猛的野兽,而站在这些野兽顶端的生物,就是美洲豹。

美洲豹也称美洲虎,虽然它不属于豹子也不属于虎,但观其体型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虎豹的集合体。即集合了虎豹的优势,有虎的身躯,有豹的外观,有虎的实力,有豹的本事。美洲豹擅长爬树和泅水,其咬力商是现存猫科动物里面最大的,为137,与?小剑齿虎?云豹相同。

美洲豹的分布范围主要为南美洲及中美洲,未涉及北美洲。在这些环境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动物是美洲豹的对手,仅有少数体型较大的美洲狮、巨型森蚺才有能力与之一战。

由于美洲豹会的技能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树上爬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几乎都是它的捕食对象。所以若论对百兽的统治力度,美洲豹甚至比老虎都还要高一些,试问这样的猛兽,不是美洲之王,那么谁才是呢?

美洲豹

谁才是陆地之王?

正如文首所提到的那样,无论是亚洲虎,还是非洲狮、欧洲狼、美洲豹,它们都是陆栖动物,但?陆地之王?只有一个,那么这几种猛兽,谁才能算得上是实至名归的陆地之王呢?

在我的标准里面,单挑实力固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此外,对百兽的统治力度也是我重点关注的因素。我们来逐个对比参照分析下这几种动物。

雄狮

首先欧洲狼在狮虎豹面前是不入流的存在,即便是北美的灰狼亦无实力与狮虎争雄,这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虎就已经告诉我们了,生境内的灰狼,就是被虎抑制的存在。

再来看看美洲豹,虽然在其生境内的大多数地区里面,对百兽的统治力度超过了老虎,但若论单挑实力,它不会是狮虎的对手。甚至生活在墨西哥一带的美洲豹,都不一定打得过美洲狮。

美洲豹的分布范围跨度较大,不同环境下的体型差异明显,总的来说就是越往南边走,美洲豹的体型越大,以亚马逊河为分界线,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南北方向美洲豹的体型差异,所以墨西哥附近的美洲豹是所有体型里面较小的一类。

而美洲狮的分布跨度同样大,但其体型的规律是越靠近赤道,体型越小,越往地球两极走,体型越大。墨西哥库克斯马拉保护区里的美洲狮,其体型就与美洲豹相差无几。

陆地之王?,还得在狮虎里面二选一。狮子与老虎的体型差异不大,战力差异也不大,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战胜对方,所以单挑实力这项因素上面,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它们是平手的,重点还看对百兽的统治力度。

在亚洲森林里面,老虎对战大多数动物都有绝对的优势,仅有成年亚洲象没有办法拿下,对战乌苏里棕熊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由于环境使然,这里的超大型动物众多,非洲象、非洲野牛、长颈鹿等都是狮子没有绝对对付的。斑鬣狗群、非洲野犬群亦能抢夺狮群的猎物,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对生境内百兽的统治力度,还是老虎更高,所以总的来说,如果?陆地之王?仅有一位的话,老虎当仁不让,你们觉得对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