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联赛-俄罗斯远东地区足球队
1.为何当年沙皇俄国宁愿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是因为人少吗?
2.哪位能分析下俄罗斯针对美国的军事战略么
3.俄罗斯远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为何当年沙皇俄国宁愿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是因为人少吗?
因为人少是一方面,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地广但是人烟稀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一直都是经济比较欠发达的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面积相当于俄罗斯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仅有630万,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发展有规模的企业和产业都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而现在俄罗斯很少有人愿意自愿前去远东地区,而且远东地区的交通也不是很发达,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以及远东当地的经费不足,就使远东地区的发展更加的困难,而且大多数年轻人都向俄罗斯,去俄罗斯的中心发展,留在远东地区的人更加少了,所以远东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俄罗斯把大多利益都放在了东欧平原地区,而且俄罗斯的欧洲人也非常的多,经济核心也放东欧地区,就使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所以远东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也越来越慢。
而且到远东地区的交通长年年久失修,货物的运输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很多商户宁愿走水路经过黑海,地中海等海上运输通道运输货物也不愿走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进行货物的运输和转移以及传递,远东地区开发慢,开发的时间晚,工业发展水平提高速度越来越缓慢,也阻碍了远东的发展。
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远东地区要是可以抓住机遇,应对问题,就可以适当,解缓解当下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更好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从而推动俄罗斯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哪位能分析下俄罗斯针对美国的军事战略么
日前,俄罗斯方面高调宣布,装备“布拉瓦”海基导弹的最新核潜艇“尤里·多戈尔鲁基”号将于年内列装太平洋舰队。这是俄加强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一个最新举动。此前,俄军还宣布将在堪察加半岛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其与法国合造的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将部分部署在远东地区。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虽然有“双头鹰”之称,但欧洲方向一直是其主要战略方向,远东则是其战略大后方。长期以来,远东的军力发展一直服从于欧洲方向的战略需要。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受到北约的战略挤压和车臣问题的困扰,在军队建设上,俄军有限的更是用于重点保障西部和南部方向,而加强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则多半停留在书面上。此次俄罗斯远东军事建设步伐突然加速,背后有其深刻的战略考量。
首先,服务远东发展,扩大地区实际影响。长期以来,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俄国内一直相对落后。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专门成立了远东发展部,旨在借亚太发展之帆加强俄远东地区全面发展。远东地区含有丰富的矿产、水、森林和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而根据《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俄已将武力使用范围扩大到能源争夺领域。俄加强远东军事力量,也有在必要时使用武力保障对能源控制权的考虑。
此外,随着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不断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力量部署,特别是美日同盟的加强、美国与东盟合作的加深,都使得地区战略形势变数增多。而太平洋舰队方向的鄂霍次克海和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俄监视日美海空军事活动并搜集相关情报的理想阵地。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增强在这个方向的力量部署,在军事建设上未雨绸缪,也是增加其在亚太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立足长远布局,应对未来战略挑战。美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战略收缩,客观上改善了俄的战略处境,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的关系也在逐步改善、升级,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力明显上升。但美国削弱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并未因此消减,俄罗斯对美国的防范之心也不会因此降低,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强远东军力建设,也是在为应对未来的战略挑战投子布局。
随着美国“东欧反导”和“即时全球打击系统”的实施,俄罗斯特别强调要加强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建设,而将更多的导弹发射基地移向远东、加强该方向的导弹预警与太空监视能力建设,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俄罗斯在远东地区举行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的“东方-2010”战略战役演习、建设东方航天发射场、启用新的沃罗涅日-M雷达系统,都有加强战略纵深力量建设、应对未来战略挑战的考虑。
俄罗斯远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俄罗斯远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东边的一块广大区域,相当于2/3个中国
“远东”这个词儿起源于欧洲,古代欧洲人以自我为中心,将东方按照距离欧洲的远近,划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如今“近东”这个词已经不再常见了,而“中东”和“远东”则依然被广泛使用。
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国家,虽然国土地跨欧亚,但其国家中心仍是位于欧洲。因此,俄罗斯把国土最东边的部分称之为“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621.59万平方公里,顶上2/3个中国了。
但人口却只有600多万,还不如香港人多。2017年,北京朝阳区和丰台区的在籍人口加起来都有690多万,分分钟填满整个俄罗斯远动。
这么大的地区之所以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该地区地近北极,冬季气候十分寒冷,即便是最温暖的南部滨海地区(中国外东北地区)冬季也要零下二三十度。
至于更加靠北的勘察加和北极地区,冬天就别出门了,北半球最低温度就是在这里的奥伊米亚康村测得的,为-71.2℃。
虽然从表面上看去,俄罗斯远东是块“不毛之地”,但其实这里蕴含的和战略地位都是无可估量的。
远东地区的自然是相当的丰富,地上的森林就不说了。地下已探明的石油、煤、铁、铜、金、银、钻石等矿产就极为丰富。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所有矿产在远东地区均有发现,并且储备巨大。而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还基本没有被开发出来。若是得到良好的运用,必定是笔巨大的财富。
除了自然丰富外,这里战略位置也是极为重要。(如今是块土地战略位置都重要,更别说远东这么大块地儿了)
远东地区北临北冰洋,是俄罗斯抢占北极的重要根据地,其最东头的楚科奇半岛也是未来北极航线的必经之地,是以后连接西欧和东亚重要的航运水道。
而远东地区南部则直面太平洋,是俄罗斯重要的渔业基地和军事桥头堡。其最南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俄军太平洋舰队大本营所在地,这里也是除了摩尔曼斯克以外,俄罗斯唯一的终年不冻港。从这里,俄军可以直接威胁驻日、驻韩美军。
目前,俄 *** 正在加大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力度。
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的人口就在持续下降,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出于经济和环境因素不断回流俄罗斯欧洲地区,致使该地区人力匮乏,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
如果你去过俄远东地区游玩,你能看到有大片的土地被撂荒,无人耕种,实在是令人心疼。
总之,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块风水宝地,可谓是要啥有啥,只是不知道俄罗斯人能不能好好的利用它。
俄罗斯远东地区整体概括起来就是:战略要地、丰富、开发较晚、地广人稀。
俄罗斯远东地区西起勒拿河东侧,北临北冰洋,东临白令海峡、日本海,与美国、日本隔海相望,南与中国、朝鲜接壤。俄罗斯远东地区占地面积617万平方公里,占据俄罗斯联邦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远东地区有九个行政区,分别是雅库 *** 和国、楚科奇自治区、马加丹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堪察加州、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但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有600多万人口,仅占俄罗斯总人口的5%。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自然状况:
远东地区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处于西西伯利亚高原地带,地势较高,气候整体较为寒冷。远东地区主要有三种气候类型:
1.寒带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如楚科奇自治区和雅库 *** 和国北部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而温暖。年降水量少,多是冻土层,植被覆盖率小。
2.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远东的中部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量稍多,相对湿度较大。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堪察加州、马加丹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等东部沿海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俄罗斯远东地区幅员辽阔,拥有着丰富的的矿产、森林和生物,煤、金、锡、锌、铅、林木、渔业、毛皮等自然储量大,种类多,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历史
16世纪末,伴随着皮毛贸易,沙俄开始向远东扩张。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黑龙江流域,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的《恰克图条约》划分了中国和沙俄的边境线。19世纪中叶,沙俄进一步染指黑龙江流域,通过1858年的《瑷晖条约》、《天津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续增条约》占据了中国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也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远东开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后,允许解放的农奴获得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土地,但是农奴若愿意移民远东,则可免费获得土地。沙俄 *** 同时颁布了《阿穆尔州和滨海州移民法令》,规定移居远东地区者每户可分到不少于100俄亩的土地,并允许以低价将土地购买为私产。1882年沙俄 *** 又颁布了《关于向南乌苏里边区官费移民法令》,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移民局,由官方组织移民,负担移民途中所产生的路费、饮食、安家费等大部分费用。
与此同时,沙俄 *** 也实行“惩罚性垦殖”政策,将大量流放到远东地区进行开垦。俄罗斯**《西伯利亚理发师》中男主角托尔斯泰最后被流放西伯利亚开垦的结局所反映便是19世纪晚期沙俄 *** 的“惩罚性垦殖”政策。此后二十年间,沙俄 *** 通过一系列减免税收、低价补贴等政策吸引了数十万人口移民远东地区,促进了远东地区的开发。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远东的控制,1890年开始,沙俄 *** 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至1916年全线通车。西伯利亚大铁路将远东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相连,进一步提高了沙俄 *** 对远东及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十月革命后,苏联继续在20世纪30时年代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对远东的自然进行大规模开,以此来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力图在远东打造军事工业综合体。为了加强远东的建设,苏联通过高额工资、分配住房等优渥待遇吸引人们去开发远东。冷战期间,苏联实施科技东移的战略,根据远东各州不同的自然环境设立不同的科研中心和扶持高等学府,如滨海科学中心、萨哈林科学中心、远东海洋科学设计研究所、远东国立大学、国立阿穆尔大学等。
远东地区自然丰富,出于战略利益考虑,苏联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在远东建立了大批重工业企业,形成许多工业综合体。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远东修建了贝阿铁路,以此建立铁路沿线经济带。但是整体来看,苏联的远东开发是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也造成了远东经济发展的单一封闭的畸形状况。
可以说沙俄时代和苏联时期对远东的开发仅侧重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远东,更重视远东的政治价值和军事优势,将远东视为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一道屏障,用远东的服务于西部发展,用远东的地缘政治优势来维持俄罗斯在东方的影响力,但并没有真正发挥远东的地缘经济优势。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面临长期经济低迷的状况,此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渐加强,俄罗斯 *** 进一步加强远东经济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也是新时代俄罗斯东方战略的体现。但相比与俄罗斯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依旧较为落后,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例,从中国边境珲春去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途中,可以见到中国沿途设施崭新规整,而俄罗斯沿途的设施陈旧落后,大片尚未开垦的荒野,可以看出即便号称远东大城市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其建设也建设远远落后于中国的一些二、三线城市。
俄罗斯远东部分气候严寒,除了黑龙江沿岸地区,大部分远东领土不适合大规模人类居住。正是这个原因,远东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全国水平高50-60%。
远东人称呼欧洲部分为“大陆”,而戏称自己为“孤岛”,主要是因为远东部分与欧洲部分中间隔着广阔的西伯利亚,远东就像飞地一样。
远东的城市地区与欧洲部分差别不大,但是农村地区非常单调,设施贫乏。人们在空闲时,一般会到山坡上滑雪或者到汽车旅馆观赏极光。夏天,远东人会到日本海沿岸休闲旅游。从6月末到10月,密密麻麻的帐篷在海滨散布开来,就像 *** 朝圣一样。
远东地区的私家车普及率全俄第一。例如,勘察加半岛的汽车拥有率为472辆/千人,而俄罗斯的平均水平为285辆/千人。不过,由于勘察加人烟稀少,据说旅游者遇到汽车的概率比遇到老虎都低。
由于临近东亚国家,远东的汽车有七成是右舵驾驶的亚洲车,这些车主要是从中日韩三国进口。右舵驾驶几乎成了远东人的身份象征,他们以此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甚至将右舵驾驶写到歌里,例如有句歌词的大意是“方向盘在右,我心在左”,有一个啤酒品牌叫作“右舵驾驶”(Prorulnoye)。
远东地区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比不上欧洲部分。这里的年轻人热衷于赚钱,甚至在淘宝上开网店,希望攒够钱之后移民到温暖的欧洲地区。移民流出已经成为远东地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