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队vs印度蓝队直播-中国蓝队vs印度
1.中国女子排球联赛的发展
2.在姚明上台后,中国女蓝的进步空间为何比中国男蓝要大?
3.中国艺人为什么很多加入外国国籍
中国女子排球联赛的发展
一、中国排球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中国渗透,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不例外。西方不少的竞技运动项目逐步在中国开展起来,排球运动就是这些竞技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据一些体育史学家考证,排球运动是在1905年传入中国的。排球运动刚传入我国时,它的最初名字叫“队球”。我国首先开展这项活动是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华南地区:1905年,排球运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开展。1913年远东运动会参赛选手许民辉(广东籍)积极推广排球。将这项活动向郊县城乡推广。一年后,排球运动已成了广东广大青年农民、职工都喜爱的活动,该省几十个县广泛开展、组织竞赛,发展速度惊人。在这个基础上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排球运动员和著名排球队,并组织起了体育协会——广东排球联合会。
华东地区:上海是开展排球运动比较早的城市之一。1908年,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派遣爱克斯纳(M·J·Exner)医生来华担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主任,他在青年会体育训练班上讲授和介绍了包括排球在内的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从1912年至1924年,基督教青年会通过举办体育干事训练班来推广排球运动,12年间,先后培养了9批体育教师和干部,其中一部分人后来成了各地推广排球运动的骨干。
华东地区排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地区,除上海外,还有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州市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潘竹孙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学员。他将所学到的排球知识、技术和练习方法带回了福建,为福建排球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华北地区:早在1910年前就有少数教会学校开展排球活动,但尚未成为竞赛项目。直到1914年第二届华北运动会在北京天坛举行时,才正式设立排球的竞赛项目。
华北运动会自第二届首设排球竞赛后,一度在比赛中取消排球项目达十年之久,直到1924年第十一届时才恢复排球比赛,华北排球运动发展之迟缓,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华北排球运动的开展已经不局限于几个大城市了。排球运动传到了山东半岛的烟台、青岛等地,这些地区也组织了许多比赛,为排球运动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
二、六人制排球的实行
1900年-1910年,排球运动先后传入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由于当时亚洲各国室内运动场馆远不如美国,来亚洲的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干事们根据亚洲的具体情况,介绍、传授了在室外开展的十六人制排球。亚洲前三届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都是采用的十六人制比赛。1919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后,比赛规则有了较大的修改,将十六人制改为十二人制,场地由90×45英尺缩小为80×40英尺。1927年又将十二人制改为九人制。九人制排球一直延续到1949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九人制排球一直流行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
在50年代,世界最高水平的排球赛都是采用六人制比赛。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男子排球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联欢节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都是采用六人制比赛。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中国开始学六人制排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50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体育工作者暑假学习会。在学习会上,北京大学林启武教授向全国体育工作者介绍了六人制排球比赛的规则与办法。参加学习会的100多人经过学习、领会对六人制排球产生了兴趣,并且掌握了初步的知识。这些学习班学员都成了开展六人制排球的“火种”。同年8月,虞积刚、阎维仁在《新体育》杂志上撰文,详细介绍了六人制排球的比赛规则及简单的攻、防战术。1951年5月,林启武教授又撰文叙述了六人制排球的特点及打法。中国排球界在初步了解六人制排球的基础上,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六人制排球与九人制排球的不同点上。由于两者规则有很多不同,技术打法差异也很大,因而探讨规则、研究技术成为这个阶段各种学习活动的中心内容。这对中国当时学习六人制排球以及从九人制排球过渡到六人制排球是不无作用的。排球界很快进入了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
三、建立等级制度及培训教练员
为了提高中国的排球运动水平,在5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口号。苏联推行的体育制度是当时中国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方面之一。具体地说,就是学习与借鉴苏联运动竞赛的等级制度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度,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这有利于调动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向高一级目标奋进。
1956年4月,国家体委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裁判员等级制度条例》(草案)。条例规定运动员等级分为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三级运动员;裁判员等级分为国家级裁判员、一级裁判员、二级裁判员和三级裁判员。并规定了达到各种等级的具体条件、证章和证书。
1958年6月21日和1958年7月11日国家体委两次修定了等级制度,并制定了《排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具体地规定了各级运动员取得称号的标准。
1958年6月21日,国家体委首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练员等级制度》(草案)(注:这个草案未能施行;1963年5月10日国家体委公布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练员等级制度》,也未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总之,中国排球界在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方面和体育等级制度方面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吸取其精华。
四、加盟国际排联
新中国排球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青年联欢节等排球比赛活动之后,中国排球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和独特的技术引起了国际排坛的注意。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张之槐任主席。1953年11月张之槐、马启伟以中国排球协会的名义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排球联合会的行政会议。1954年1月11日,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承认并接纳中国排球协会为正式会员。1956年8月,由国际排联主办的男子第三届和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在法国巴黎举行。国际排联正式向中国男、女排球队发出了邀请。
中国排协很重视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并于1956年2月通过选拔,组成了国家男、女排球代表队。代表队在上海、北京进行了集训,而且还在7月14日-8月9日访问了苏联、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在此期间男女队各进行了11场比赛。中国男女队还参加了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四国排球联赛。参加的国家有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些比赛是中国队准备参加巴黎锦标赛所进行的赛前锻炼。
8月30日至9月12日,17个国家的女子排球队和24个国家的男子排球队云集巴黎,参加了本届盛会。队数之多,是世界排球锦标赛历届之首。
五、发球革命和修改拦网规则
1957年,广东男排根据排球比赛的对抗规律和本队的具体条件,在当时举行的全国排球甲级联赛中,大胆地运用了勾手大力发球技术。在实践中,他们通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摸索出一套运用大力发球的规律。他们把发球与接发球的训练比例扩大到整个技术训练的60%左右,使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有了数量上的保证,因而在比赛中发球得分多,一传失误少,一次进攻占了很大的便宜。1957年广东男排由全国前6名以外的队,一跃而进入了前3名,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的勾手大力发球。1958年全国甲级联赛,广东男排又由1957年的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大力发球仍是他们致胜的“法宝”。
在广东队的带动下,大力发球风靡全国,不仅甲级队普遍采用,乙级队以及参加锦标赛的各队都开始广泛地运用;不仅男子队采用,女子队也有不少队员采用。这个时期来华访问的外国队都尝到了中国队大力发球抢攻的苦头,一场比赛他们的一传要丢18分左右,最多的高达25分。
当大力发球技术还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另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发球——上手飘球技术也出现了。中国最早运用这种新技术的是上海“红队”(即上海体院竞技指导科队)的龚俊平。当时,上海“红队”和上海“蓝队”都以大力发球见长,而上海红队除采用大力发球之外,龚俊平的上手飘球也是红队得分的重要手段。当时虽然还没有人从理论上对这一技术进行总结和提炼,但在实践中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发球的威力。
总之,大力发球和上手飘球的出现对中国排球的技术、战术是一次推动,或者说是一种技术革命。它使排球各项技术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
1964年,国际排联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修改了有关“拦网”的规则。修改后的规则条文为:“当一方扣球前,另一方前排队员身体任何部分越过球网上沿以上的垂直平面触球,即为过网触球犯规,但当一方队员扣球或吊球后,另一方拦网队员过网触球不算犯规。”这明确地规定了在对方扣球后拦网手可以过网拦球。
这个变化对于拦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在此之前,拦网手无论在扣球前还是在扣球后,都绝不允许过网。因此,拦网的手型是手腕后仰在网侧形成一个与网子平行的平面来阻挡对方的扣球。所以,人们仅仅把拦网看作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修改后的规则允许拦网手过网拦击,完全改变了拦网技术单纯防御的性质。队员可以通过拦网将对方的扣球拦在对方的场地内而得分或得发球权。
在姚明上台后,中国女蓝的进步空间为何比中国男蓝要大?
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U16女篮亚洲青年锦标赛第三轮,中国U16女篮在香港和泰国的前两场比赛中被一扫而空,他们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日本女篮,上半场领先对手4分,但下半场被日本队击败,最终以53-70输掉比赛,最终排名小组第二。
姚明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篮的问题似乎比男篮更突出U16女篮被日本碾压自姚明就任中国篮协主席以来,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引进中国男篮分红蓝队等。这一系列改革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女篮的问题似乎比男篮更严重姚对篮球改革的热情和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改革理念,甚至篮球理念,在目前中国篮球界无人能及。我相信NBA最成功的人,真的是把自己所有的天赋和心血都倾注到了中国篮球未来的发展上,从他转让上海男篮全部股份,卸任球队老板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
但目前姚主席的热情很高,但显然他进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姚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男篮,而忽略了女篮。虽然中国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力受到了伊朗崛起和澳大利亚男篮亚洲版图的挑战,但是女篮的问题似乎比男篮更严重。女篮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国男篮以41分击败世界第四的澳大利亚女篮,外界对此感到悲观。29日晚,在5-8人的排位战中,面对世界排名第六的加拿大女篮,上半场落后14分的中国女篮下半场奋起反击,最终以76:71获胜。今晚,它将与法国女篮争夺本届女篮世界杯的第五名。
从输21分到赢5分,姚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让中国女篮焕然一新加拿大女篮世界排名第六。他们是美国的冠军,实力很强。两年前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输给加拿大女篮21分。两年后复仇完成,是一次大逆转,显示了女篮的进步。
首届女篮世界杯(原女篮世锦赛)上,中国女篮主教练许立民可以说是带了一支青年军来到西班牙。除了上一届世锦赛的四名选手外,其他都是新人。其中,山东队的主力后卫李远只有18岁,两个年轻的中锋韩旭和李月如只有18岁。这样一支年轻的球队居然打进了第一届女篮世界杯的前六。可以说,人们看到了中国女篮的希望
本届女篮世界杯对中国女篮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西班牙,世界前六的球队已经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交手过,下一个对手法国,世界排名第五。无论输赢,中国女篮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具有很大的训练价值。
中国艺人为什么很多加入外国国籍
很简单,中国人自近代以来的“窃洋”,“崇洋”心理在作祟。
1、海关的态度:中国海关一看到持非大陆护照的人,立马就眉开眼笑,通关速度特别快;一看持大陆护照的人,就问很多问题,有时候刻意刁难,不让你出国。
2、火车站买票,07年我在广州火车站买票,春节期间太难买了,排了很长的队,但是有一个窗口“外交礼遇通道”,专门留给港澳台等外国人(反正就是只要你不是大陆人)
3、比如你是大陆护照,你连生育子女的自主权都被剥夺了;如果你持非大陆护照,就OK 了。 如果你持非大陆护照(即所谓的外籍人士),你的个税就被扣的少了。
总之,在大陆内的很多地方都是对非大陆护照的人很优待的,压根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崇洋的心理在作怪。
大陆内如此,大陆外更别说了。
4、我在新加坡工作过一年,也是很郁闷的。众所周知,新加坡人几乎都是中国人后代,我们公司的新加坡人、香港人、台湾人工资都比大陆的高,他们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5、大陆的护照和北朝鲜护照同列,几乎没啥通行力,目前只有18个国家队中国护照免签证(并且这18个国家很多都是你连听过都没听过的国家),而马来西亚、新加坡或美国的护照,通行力都在100个国家之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