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程预告

2022亚运会举重-广州亚运会举重决赛

1.2010广州亚运会举重的比赛规则是?

2.2010广州亚运会中国金牌数及项目

3.亚运会30号比赛项目

4.亚运会举重成绩

2010广州亚运会举重的比赛规则是?

2022亚运会举重-广州亚运会举重决赛

举重竞赛总则

失败举重姿势

1.竞赛动作方式

(l)抓举:运动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 虎口相对撞杠,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 在头上完全伸直。

(2)挺举:运动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 置肩际。两腿平行伸直保持静止状态。先屈腿预蹲,接着用 伸腿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两腿收回平行保 持静止。

2.两种举式犯规动作:

(1)从悬垂状态提铃。

(2)提铃过程中有停顿。

(3)除两足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举重台。

(4)在完成动作时,两臂伸展不平均或不完全。

(5)伸展臂部过程中有停顿。

(6)用推举完成动作。

(7)起立时臂有屈伸。

(8)在试举中离开举重台,即让两脚触及台外地方。

(9)在裁判员发令前将杠铃放下。

(10)在裁判员发令后杠铃从身后落下,或故意从身前 摔下。

(11)未能使两足站在与杠铃和躯干的平面相平行的同一 横线上来完成动作。

(12)放铃时,未能使杠铃整体接触举重台。

(13)抓举时,在完成动作中横杠触及头部。

(14)挺举翻铃转肘之前横杆触及胸部。

(15)翻铃时肘、上臂触及大腿或膝部。

(16)上挺前两腿未伸直。

(17)屈膝上挺未完成动作。

(18)上挺前有意使杠铃颤动。

3.运动员条件 (1)凡发育健全并有一定专项训练基础的男、女运动员, 均可参加竞赛。 (2)凡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必须经医生检查,并持有身 体合格证明。 (3)青少年运动员须持有出生证明。 (4)女运动员须持有性别检查证明. (5)少年组年龄为13~17岁。 (6)青年组年龄为18~ 20岁。 (7)成年组21岁以上。 (8)男、女运动员年满15岁可参加全国比赛。

4.体重分级

男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十级:(1)54公斤级体重不超过54公斤 (2)59公斤级54.01~59公斤 (3)64公斤级59.o1~64公斤 (4)70公斤级64.01~70公斤 (5)76公斤级70.01~76公斤 (6)83公斤级76.01~83公斤 (7)91公斤级83.01 ~91公斤 (8)99公斤级91.01 ~99公斤 (9) 108公斤级 99.01~108公斤 (10)108公斤以上级

女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九级:(1) 46公斤级体重不超过46公斤 (2)50公斤级46.01~50公斤 (3) 54公斤级 50. 01~54公斤 (4) 59公斤级 54. 01~59公斤 (5)64公斤级59.01~64公斤 (6) 70公斤级 64. 01~70公斤 (7) 76公斤级 70.01~76公斤 (8) 83公斤级 76.01~83公斤 (9)83公斤以上级

竞赛进程中的若干规则

1.抽签:在技术会议上进行。由副总裁判长带领记录长 和记录员按大会秩序册顺序,各队参赛运动员进行一次性抽 签。所抽得的签号决定运动员称量体重的顺序和试举顺序。抽签时,不分级别,签号数量根据大会参赛运动员人数确定。

2.称量体重:运动员在该场竞赛前2小时开始称量体重。称量时间为1小时,过时作弃权论。

3.试举顺序:试举重量轻的运动员先进行试举。第一次 试举重量相等时,按签号决定顺序,签号小者先举。在第二、 三次试举中,如遇试举重量相等则按前一次的试举顺序进行。

4.加重原则:本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29届)正式用已实行三年的“1公斤规则”。2005年5月1日,国际举联实行了90多年的“2.5公斤规则”退出历史舞台,“1公斤规则”正式登场。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举重比赛首次用“1公斤规则”。所谓“2.5公斤规则”是指除破世界纪录时可以0.5公斤的倍数加重外,其他时候杠铃重量只能是2.5公斤的倍数;“1公斤规则”则要求杠铃加重以1公斤的倍数进行。“1公斤规则”的实行,让水平接近的选手之间的对抗更激烈——冲击人体极限时,1公斤的增幅毕竟比2.5公斤更容易实现。

5.更改试举重量:运动员要求改变试举重量,必须在最 后一次点名前提出。在来不及填卡的情况下,教练员或运动 员可口头要求改变重量。但每次试举的重量只能更改两次。

6.试举时间:记录员点名后,允许有1分钟的间歇时间。 最后半分钟发出信号,如连续试举时,允许有2分钟的间歇 时间。

7.破纪录规定:任何一次试举成功的重量超过该项纪录 1公斤或1公斤的倍数,即承认为新纪录。新纪录一旦创 造,其他人不得以同样重量破该纪录。总成绩必须超过原纪 录1公斤即承认新纪录。

8.名次评定:在抓举或挺举的三次试举中举起最高的一 次重量,即为单项成绩,名次按成绩来确定。总成绩名次以 抓举和挺举的总和来确定。如成绩相等时,比赛前体重轻者 名次列前。如成绩和体重又相等时,则以先举起该重量的运 动员名次列前。

服装和护具

1.举重比赛运动员必须穿举重服,举重服式样为紧身衫连裤。

2.男运动员必须穿护身或紧身三角裤,女运动员必须戴 胸罩、穿紧身三角裤。

3.举重鞋的后跟应是正常形状。鞋底不得超过鞋帮5毫 米,鞋帮靴高不得超过 130毫米。

4.举重腰带须系在举重服外,宽不得超过120毫米。

2010广州亚运会中国金牌数及项目

2010广州亚运会最终设置42个大项,473个小项,如果不再进行调整,这也意味着届时广州亚运会将产生473枚金牌。(团体项目也按一枚计算)

至于银牌、铜牌,因为有并列的,无法计算准确数目。

如果按每项比赛各一枚计算一共应该是1419枚奖牌

亚运会30号比赛项目

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30号比赛项目如下:

1、8:00-10:30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决赛。

2、9:00-10:05轮滑女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决赛。

3、9:00-10:05轮滑男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决赛。

4、9:30-10:30马术三项赛-场地障碍。

5、10:00-12:00皮划艇静水男子K1-1000M决赛。

6、10:00-12:00皮划艇静水男子C1-1000M决赛。

7、10:00-12:00皮划艇静水女子C2-500M决赛。

8、10:00-12:00皮划艇静水男子K2-500M决赛。

9、10:00-12:00皮划艇静水男子C2-500M决赛。

10、14:00-17:30克柔术男子-90kg决赛。

11、14:00-17:30克柔术女子-87kg决赛。

12、15:00-17:00举重女子59kgA组。

13、15:05-15:30蹦床女子个人决赛。

14、16:00-17:10跳水女子1米跳板决赛。

15、19:55田径男子200米决赛。

16、20:15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

17、20:40田径混合4×400米接力决赛。

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30日看点

2023年9月30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开幕后的第7个比赛日,产生25枚金牌。跳水、举重梦之队登场,广东健儿全红婵首秀。

从30日起,亚运会的跳水项目开启连续5天的赛程。首日产生女子双人10米跳台和男子双人3米跳板两个项目的金牌,中国队派出了陈芋汐/全红婵和何超/严思宇两对组合参赛,“梦之队”的梦幻表演,广东选手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都值得期待。

亚运会举重项目在女子55公斤级A组决赛,中国选手侯志慧参赛,中国选手蒋惠花参加举重女子49公斤级A组决赛。

亚运会举重成绩

亚运会举重成绩,49公斤级举重世界纪录是124公斤、216公斤。

进行杭州亚运会举重比赛中,朝鲜队选手李盛金以124公斤、216公斤的成绩刷新女子举重49公斤级挺举、总成绩世界纪录,并夺得该项目金牌。2023年10月1日,杭州亚运会举重比赛继续进行,男子67公斤级决赛结束,中国名将谌利军夺得金牌。还打破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亚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的第126金。

就在之前结束的比赛,中国队连续丢掉两枚金牌,都是输给朝鲜选手。蒋惠花和侯志慧没能夺金,不过男子61公斤级没出问题,李发彬顶住压力,打破亚运会纪录夺金。这也是中国举重队在本届赛事的首金,另外两枚奖牌都被朝鲜队拿到,丁红杰抓举时意外受伤被迫放弃。

世界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保持着该项目两个世界纪录,抓举是黄闽豪的155公斤,总成绩是谌利军的339公斤,挺举世界纪录是188公斤。朝鲜选手朴正主四年前创造,本届亚运会朴正主也有参赛。但他是报名男子73公斤级,就在今年的世锦赛,谌利军独揽男子67公斤级三金。

谌利军是中国举重队的选手,曾经夺得东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世界大赛夺冠,30岁还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朝鲜选手李元主,虽然说以往没有特别出色的成绩,但之前女队失利也是告诉我们,真的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