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vs富力-建业vs力帆预测
1.好久才能有重庆力帆主场的比赛?
2.贵州茅台队赛程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
3.谁说便宜无好货,这些球员既物美价廉又适合中超
4.重庆力帆为什么选择不进中超
好久才能有重庆力帆主场的比赛?
中超第4轮
开球时间:2009-4-12 15:30
对阵双方:重庆诗仙太白 VS 河南建业
比赛地点:重庆洋河体育场
直播机构: 广东(重庆)体育电视台
下场比赛:2009-04-18 19:30 广州医药 VS 重庆诗仙太白
门票早点去买,10元一张,去晚了就贵了
贵州茅台队赛程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
贵州茅台队是中国足球领域的一支强队,他们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中甲联赛中徘徊,但是在最近几个赛季中,他们终于成功升入了中超联赛。作为一支新晋中超球队,贵州茅台队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他们需要在中超联赛中与豪门球队竞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贵州茅台队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将继续前进,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
赛程安排
贵州茅台队在2021年的中超联赛中将面临着诸多强队的挑战。他们的赛程安排如下:
1.第一轮:贵州茅台队VS上海上港队
2.第二轮:贵州茅台队VS广州恒大队
3.第三轮:贵州茅台队VS北京国安队
4.第四轮:贵州茅台队VS天津泰达队
5.第五轮:贵州茅台队VS山东鲁能队
6.第六轮:贵州茅台队VS江苏苏宁队
7.第七轮:贵州茅台队VS河南建业队
8.第八轮:贵州茅台队VS河北华夏幸福队
9.第九轮:贵州茅台队VS重庆力帆队
10.第十轮:贵州茅台队VS上海申花队
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
作为一支新晋中超球队,贵州茅台队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在中超联赛中与豪门球队竞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贵州茅台队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将继续前进,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
1.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
要想在中超联赛中与豪门球队竞争,贵州茅台队必须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他们需要加强球员的技术训练,提高球员的技术素质。只有球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
2.加强战术训练
除了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之外,贵州茅台队还需要加强战术训练。他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制定不同的战术,以应对不同的比赛情况。只有在战术上做好准备,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
3.加强球队的凝聚力
在中超联赛中,球队的凝聚力非常重要。贵州茅台队需要加强球队的凝聚力,让每个球员都感到自己是球队的一部分。只有球队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
4.正视问题,不断改进
贵州茅台队在挑战中超豪门的征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正视问题,不断改进,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只有不断改进,才能在中超联赛中获得成功。
谁说便宜无好货,这些球员既物美价廉又适合中超
随着中超联赛的高投入,中超成为了外援海外淘金的首选之地,越越来越多的职业暮年的球员来到中国踢球,甚至是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和希望之星也纷纷加盟中超球队。在这种情况下,经纪人漫天要价,俱乐部之间竞争激烈,想要买一名物美价廉的外援,说实话完全是靠运气。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像河南建业买的伊沃和重庆当代力帆淘到的小摩托费尔南多,毕竟是少数。
说到物美价廉又适合中超的球员,相信很多球迷都会第一个想到此前效力河南建业的外援伊沃。2015赛季,建业队赛季前到韩国拉练时和仁川联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因为火药味十足,那场比赛不欢而散。不过,那场比赛对建业队来说却弥足珍贵。对方7号的精妙传球和不知疲倦的拼抢,让贾秀全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叫伊沃的巴西人。从交易完成后,韩国媒体披露的数字来看,建业购买伊沃投入了将近4亿韩元,听起来挺吓人,但按照最新的汇率,4亿韩元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228万元。这价钱在当时中超处于什么标准?不说高拉特,也不说孔卡,仅仅拿15年的国内球员标王于海的5000万元转会费来对比,不难得出结论:一个于海=近22个伊沃。
在建业效力的两个赛季,伊沃成为了河南建业队内的大腿,他的到来让这支过去最后一轮才能保级上岸的的球队换了活法。2个赛季,58场比赛打进11个进球,奉献18次助攻,作为一名中场球员,这个数据堪称华丽。本赛季离开建业加盟北京人和,建业伤筋动骨,直到联赛第8轮才迎来赛季首胜。
重庆当代力帆的外援费尔南多身价仅仅只有30万欧元,相较于广州恒大4200万欧元的马丁内斯、江苏苏宁5000万欧元的特谢拉和上海上港6000万欧元的奥斯卡,费尔南多这样的身价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到,实在是太不起眼。
可就是这样的“低价球员”,却打出了不亚于几千万欧元级别外援的水平,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16赛季,费尔南多迎来了大爆发的一年,29场比赛9球6助攻,是力帆保级的头号功臣。多次在中超赛场上演千里走单骑突破射门的好戏,广州恒大和山东鲁能都曾是他高光表现的背景板,因其速度奇快,球迷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摩托”。
除了上述的这两位,还有以下球员也值得考虑:
1、保利尼奥:水涨船高的中超随随便便一个叫的出名的内员都能卖出天价,暴力鸟用表现证明恒大买他绝对是高性价比。
2、扎哈维:以色列人用惊艳的发挥扛起富力进攻大旗,扎扎也反驳某些质疑中超水平低的人“水平低的联赛有平均跑动11公里的吗”?可见,扎扎的务实态度,绝对的物美价廉!
3、埃尔克森:提起小熊,恒大球迷应该最有发言权,他在恒大时拿到了所有能拿到的荣誉,他的进球一次又一次挽救恒大于危难之中,无论亚冠赛场还是联赛,对手都不敢轻视小熊的存在,虽然现在在上港过得不太幸福,在有限的出场时间内交出这样的答卷,昔日基友黄博文公开呼唤小熊回归!
古德森
4、冰岛大腿西古德森。特别如果是斯旺西降级,那么是买来西古德森的好时机。西古德森在欧洲杯带领冰岛创造奇迹般的成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所在,就最近来说,也以一个绝妙任意球把曼联的3分活生生变成1分。体格强壮,体能充沛,防守能力强,进攻快速,跟上接应射门和定位球能力突出,冰岛版兰帕德很适合中超。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但是有时候花大价钱买来的巨星却让人大跌眼镜,反而是花小钱淘来的不起眼的球员打出了超过预期的表现,在金元足球大行其道的中超,伊沃和费尔南多等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股清流的注入。
重庆力帆为什么选择不进中超
近年来恒大式高投入让中超各俱乐部运营成本增加,更让中下游尤其是民企小球队的生存举步维艰。联赛伪职业、缺乏自身造血,将力帆们又逼上了依赖政府的老路上。
传统"广告足球"走向末路 俱乐部无造血突显"伪职业化"
回顾尹明善接手重庆足球的15年历史,我们可从中清晰地看出民企借助足球实现广告效应,从而反哺主营产业的轨迹:在收购前卫寰岛俱乐部之前,对于尹明善和他的力帆集团,当时叫做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普通百姓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
尹明善虽在重庆商界已经如雷贯耳,但在四川盆地之外,就只有每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那个尹委员身份,勉强属于公众人物范畴。但这一起从千禧年的那次收购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0年8月19日,寰岛集团与力帆集团签署协议转让前卫寰岛足球俱乐部,组建新的“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尹明善”和“力帆”的字样开始无数次出现在媒体之上。
广告效应来得非常迅猛:从2000年8月19日签订俱乐部转让协议以来的一个月时间,力帆集团新增加的订单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00万元。当时尹明善有更大的设想,就是捆绑他已经控制其经营权的多家传媒报刊,以及力帆足球俱乐部,组成力帆集团旗下的力帆文化体育产业集团,向资本市场挺进。
为此,他将球队彻底变身为一台广告机器:从俱乐部日常的运营方面,到球队竞技层面的考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效仿埃弗顿引进李铁、李玮峰达到开拓中国市场的商业目的,引进了有着“越南小贝”之称的黎玄德。
对于尹明善来说,从2000年花6800万元从前卫寰岛手中接过重庆足球队后,再到经历2004年以5000万元从云南红塔手中买壳参加中超,连年投入,除了广告效应,换来的实实在在资产,也只有一块洋河基地,不过因为洋河基地的地皮只能用做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实际上很难给尹明善创收,如今那里已经成了力帆集团自己的汽车驾驶学校基地。
力帆印证了传统广告足球的成功,也充分展现了一条恶性链条:“伪职业”造就了毫无造血能力的畸形俱乐部,这个畸形儿也最终被投资人无情抛弃。
中超各队投入过亿仅分红1500万 民企需靠政府救命
职业化已达20载的中国足球,被人常年诟病的联赛“伪职业”积弊依然如昨:转播费分成依然水中望月、球队周边产品销售难成气候......加之近年来恒大模式大幅提升了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和年薪水平,导致俱乐部经营更加入不敷出。于是,“伪职业”这双大手将俱乐部推向了依赖政府支持的老路上。
尹明善在不少场合都表达过对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政府对球队资金及政策支持的无比羡慕。据体坛周报报道,一位接近尹明善核心层的人士就说,“很多企业即使买得起,也很难养得起,如今每年动辄两三亿的投入,除非有地方政府力推、政策支持的企业,否则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来接一支中超队。”于是在冲超之后,力帆希望政府能给出比每年1000万资金支持更大力度的扶植。
10月冲超成功后,尹明善给俱乐部下达的任务除了洽谈招商引资事项,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广泛了解其他城市政府对中超球队的实际支持情况,从而结合力帆明年的中超目标,给重庆市政府提交报告,请求各级支持。但结果令人十分沮丧,据著名体育媒体人周文渊披露,压垮尹明善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这次向政府请愿的失败。
经营一家中超俱乐部究竟有多烧钱?据网易体育今年公布的《中超价值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的总收入达到了20个亿,中超公司的经营收入为4个亿。平均下来,中超各俱乐部每家所得年底分红将首次突破千万,约1500万上下。联想本赛季最后一轮勉强保级的河南建业一年接近两亿的投入,这笔分红对俱乐部的帮助杯水车薪。
卫冕冠军恒大俱乐部本赛季总投入超过5亿,鲁能也达到3亿元以上,1500万或许只能满足某俱乐部支付某国脚签字费的需求。在大部分中超俱乐部年度收益不足1亿元的情况下,各家的入不敷出显而易见。但与此同时,动辄“5亿投入”的口号、对国内球员5000万人民币的惊人报价、世界名帅纷至沓来.......都造就了中超联赛有钱才能任性的生存规律。
如此畸形的俱乐部财政状况,为什么还有不少企业愿意接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人希望利用俱乐部作为敲门砖,在俱乐部背后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上,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此获得巨大经济收益。当今年阿尔滨以地方政府拖欠12个亿工程款为据抱怨得不到政府支持时,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因为阿尔滨足球俱乐部的存在,这些工程当初是否还会是阿尔滨集团中标?
即便如此,大连阿尔滨队未来的生存依然有赖于政府支持。近日,阿尔滨终于等来了盼望一年有余的政府支持:冲超奖励2000万。虽然此时阿尔滨队的欠薪已经累积到4000万,而这2000万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实现了冲超任务后才会兑现。但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这次高调扶持,阿尔滨队才决定在本周开始进行迟到已久的冬训。
中超成立之初,中国足协设置了繁复的准入门槛,这些繁文缛节多年来没有起到一次实质作用,反而发展到今天,一个“钱”字就设定了中超的高门槛。在动辄数亿的生存线面前,选择保存实力故意不冲超的中甲球队大有人在,似乎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哈尔滨毅腾。这次力帆知难而退,剧情看似狗血,编剧的已然是中国职业联赛的“伪职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