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富士杯世界围棋大赛-第九届富士通杯围棋决赛

1.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赛事沿革

2.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比赛规定

3.恐怖的10连冠,发生于同一项世界围棋大赛,系由韩国棋手联袂创造

4.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的富士通杯

5.有人说聂卫平从没有夺得过任何世界冠军,他的棋圣称号是名不副实吗?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赛事沿革

富士杯世界围棋大赛-第九届富士通杯围棋决赛

1988年第一届:

赛制:16名棋手,采取单淘汰制,决赛一番胜负。

名额:日本7名(日本棋院5名,关西棋院2名)、中国4名、韩国3名、欧洲1名、美洲1名共16名

奖金:冠军1500万日圆,亚军700万日圆,季军230万日圆

棋规:采日本棋规。黑贴5目半

用时:

日本读卖新闻社、日本棋院及关西棋院主办,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赞助。

协办:国际围棋联盟(IGF)、中国围棋协会、韩国棋院、中华台北围棋会、美国围棋协会、欧洲围棋联盟。

注:中华台北围棋会,即台湾的中国围棋会,循奥会模式,台湾代表不出现“中国”二字,

1989年第二届:

本赛选手增为24人,首轮八人轮空。

名额:上届冠亚季军共3名、日本7名、中国5名、韩国4名、台湾(中国围棋会)2名、欧洲1名、美国1名、南美1名共24名

1992年第五届:

上届亚军钱宇平因病缺赛,名额由中国棋院选派递补

1993年第六届:

韩国李昌镐五段因故缺赛,名额由韩国棋院选派梁宰豪八段递补

1995年第八届:

名额:韩国由4名增为5名、台湾由2名减为1名

2007年第20届:

台湾代表权由中国围棋会主办,中国围棋会和台湾棋院共同选拔产生,仍由中国围棋会代表出赛

2007年4月14日于日本东京开赛

韩国十连霸

2008年第21届:

韩国棋院代表权由全额指派改为一半名额预选,依等级分中取四倍的预选名额,单败淘汰产生.

2011年第24届:

本赛24强战改为32强战(日本13人、中国6人、韩国6人、台湾、北美、南美、欧洲各1人,上届前三名)

比赛用时由每方3小时改为2小时,读秒由1分钟10次改为1分钟5次

比赛开始时间由上午10点(当地时间)改为11点,取消中午1小时的午休时间

不再分阶段举行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比赛规定

1. 包括冠亚军决赛和第三名决赛在内一共进行5轮比赛。三劫循环作无胜负处理。

2. 比赛细则按日本围棋规则执行。

3. 对局为互先,黑贴6目半。(2003年第16届以前为黑贴5目半)

4. 比赛时限:每方3小时,剩余10分钟时开始读秒。

5. 读秒中若因某种不可避免的原因离开座位,所消耗时间从其剩余时间里扣除。

6. 读秒原则上用日语读秒。

7. 对局上午10:00开始,12:30-13:30为午餐休息时间

8. 比赛时间开始后若有棋手迟到,从其剩余时间里扣除2倍的迟到时间。迟到超过1小时按弃权处理。

9. 猜先由年长者抓子,年轻者猜单双。猜先后按执黑执白情况更换座位

10. 对局者坐在椅子上。

恐怖的10连冠,发生于同一项世界围棋大赛,系由韩国棋手联袂创造

纵观迄今为止34年以来的122次世界围棋大赛,一国棋手在同一项赛事中连霸冠军宝座达到10次的,仅仅只有一次。

创造这一世所罕见纪录的,自然是鼎盛时期的韩国高手,以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李世石、朴永训等组成的韩国军团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竟然在1998年至2007年期间,在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上达成恐怖的10连冠。

起头的自然是世界第一人李昌镐,他在1998年第11届富士通杯决赛中,奇迹般地逆转中国的后起之秀常昊。这盘棋首次杀进世界大赛决赛的常昊一直发挥得很棒,直到小官子阶段还依然处于领先的态势,以至于大盘讲解的聂卫平棋圣已经“官宣”:常昊将为中国围棋界送上大礼。然而最后关头常昊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面对李昌镐的反扑,无法冷静下来,最终奕出致命败着,痛失富士通杯世界冠军。在李昌镐开启韩国棋手10连冠的同时,常昊异常憋屈地开始了世界大赛六连亚的苦难历程。

1999年第12届富士通杯决赛,坐在决赛舞台上的是韩国天王刘昌赫和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马晓春。总以为对石佛束手无策的妖刀,力擒“天下第一攻击手”应该是颇有把握的,但事实却是马晓春惜败于对手,成全韩国选手达成富士通杯二连霸。

2000年第13届富士通杯,不屈不挠的常昊再次闯进决赛,对手是李昌镐的师傅曹薰铉。出生于1953年的曹薰铉已经是47岁的高龄,但面对这把老骨头,24岁的英俊青年常昊楞是拿不下来,最终礼送对方登上冠军领奖台。就这样,韩国高手在富士通杯上蝉联三届冠军。

当我们的聂卫平棋圣淡出棋战一线,专注于开办围棋道场,广收徒弟之际,他的老对手、宝刀不老的常青树曹薰铉依然威风凛凛,2001年第14届富士通杯决赛,曹薰铉力擒韩国小字辈崔明勋,连续第四次将富士通杯留在韩国。

2002年,韩国新一代天王级好手、80后的李世石横空出世,他在第15届富士通杯决赛中力克前辈天王刘昌赫,第一次加冕世界冠军头衔,也为韩国接连第五次拿下富士通杯立下战功。当时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后来他接二连三地建立功勋。

2003年的第16届富士通杯决赛,李世石战胜同胞宋泰坤,蝉联富士通杯冠军,这已经是韩国棋手连续第六次赢得富士通杯。李世石的崛起,代表着他接班李昌镐的态势已经告成。大小李的“联盟”让中日围棋界倍感寂寞,大有泰山压头之感觉。

为了不让李世石孤单,韩国另一位80后高手朴永训又突然冒出,他在2004年第17届富士通杯决赛中,出人意料地战胜有“老虎”美誉的日本超级棋手依田纪基,这使得韩国人在富士通杯上完成七连冠的伟业。

然而韩国棋手的威猛依然没有尽头,很快他们就第八次蝉联富士通杯。2005年第18届富士通杯决赛,李世石第三次荣获富士通杯冠军,他击败的对手是“毒蛇”崔哲瀚。与此同时与他同龄的中国第一人古力正在世界大赛上经历难堪的一轮游,被媒体赋予“古一轮”的大号。好在古力没有沉沦,而是知耻而后勇,最终与李世石一起开创世界围棋的“古李时代”。

2006年第19届富士通杯,中日棋手仍然没有打破韩国人对富士通杯的垄断。中国著名的七小龙之一、聂卫平的高徒周鹤洋竟然在本届富士通杯的决赛中,被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后生朴正祥拉下马。诡异的是,朴正祥为韩国围棋第九次连霸富士通杯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漂亮战绩。从这一点来说,周鹤洋输得真“冤”。

时间来到2007年,眼看韩国高手就要达成富士通杯10连冠,但两位日本棋手依田纪基和张栩在半决赛中 未能抵挡韩国对手的步伐 ,拱手将第20届富士通杯的两张决赛门票送给了李昌镐和朴永训,最终朴永训战胜昔日王者成为富士通杯的双冠王。

总算下来,在富士通杯10连霸的征途中,李昌镐开了一个好头,刘昌赫完成接力,曹薰铉梅开二度,李世石三度问鼎,朴永训花开二朵,朴正祥锦上添花。就是这六位韩国高手,将中日棋手远远地甩到身后,达成史无前例的富士通杯10连冠伟业。

现在富士通杯已经于2011年第24届赛事结束之后停办,但世界围棋大赛方兴未艾,至于韩国棋手联袂创造的10连冠纪录,恐怕今后很难被打破。

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的富士通杯

1、简介:  富士通杯由日本《读卖新闻》、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共同主办,日本富士通公司赞助。是首个世界围棋大赛,于1988年诞生,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9届。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富士通杯的冠军奖金原为2000万日元,从2003年起,减为1500万日元。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武宫正树(曹大元、马晓春、小林光一、林海峰)  第二届:武宫正树(钱宇平、刘小光、曹薰铉、林海峰)  第三届:林海峰(梁宰豪、王立诚、小林光一、聂卫平)  第四届:赵治勋(刘昌赫、马晓春、王立诚、钱宇平)  第五届:大竹英雄(阿基鲁尔、迈克雷蒙、聂卫平、马晓春、王立诚)  第六届:刘昌赫(石田芳夫、王立诚、大竹英雄、淡路修三、曹薰铉)  第七届:曹薰铉(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林海峰、刘昌赫)  第八届:马晓春(石井邦生、加藤正夫、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  第九届:李昌镐(陈永安、聂卫平、王铭琬、小林光一、马晓春)  第十届:小林光一(徐奉洙、常昊、周鹤洋、王立诚)  第十一届:李昌镐(卡塔琳、石田芳夫、俞斌、彦坂直人、常昊)  第十二届:刘昌赫(后藤俊午、石田芳夫、赵治勋、马晓春)  第十三届:曹薰铉(周俊勋、赵治勋、周鹤洋、睦镇硕、常昊)  第十四届:曹薰铉(孔杰、小林光一、林海峰、崔明勋)  第十五届:李世石(王森峰、林海峰、周俊勋、李昌镐、刘昌赫)  第十六届:李世石(羽根直树、小林觉、依田纪基、宋泰坤)  第十七届:朴永训(结诚聪、山下敬吾、张栩、刘昌赫、依田纪基)  第十八届:李世石(中小野田智己、依田纪基、俞斌、刘昌赫、崔哲瀚)  第十九届:朴正祥(江鸣久、羽根直树、常昊、崔哲瀚、周鹤洋)

有人说聂卫平从没有夺得过任何世界冠军,他的棋圣称号是名不副实吗?

聂卫平九段有着“棋圣”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人里仅有的一个棋圣头衔,“棋圣”头衔的获得,得益于他在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的杰出表现,在那个时代,聂卫平十一连胜日本超一流,一流高手,三次在劣势下凭借一己之力终结擂台赛,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对围棋的热爱,国内出现了空前的“围棋热”。鉴于聂卫平对中国围棋做出的特殊贡献,1988年中国政府授于其"棋圣"称号。

世界围棋大赛是从1988年开始举办的,至1995年聂卫平共获得三次亚军,一次季军,二次四强,成绩相当不错,而1995年前世界大赛也仅有三项(富士通杯、应氏杯、东洋证券杯),应氏杯还是四年一届,在1989年应氏杯上,聂卫平在2比1领先时,后两盘由于行程的原因,身体感冒,而连连失利,以2比3负于曹薰铉,丢失冠军,最为可惜。而1995年,聂卫平已经四十三岁了,且聂卫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棋力和精力肯定有所下降,更兼马晓春,李昌镐等棋手的掘起,聂卫平之后,在无进入决赛,由此可见,假如世界大赛早举办几年,聂卫平肯定能够获得冠军。但没有取得世界冠军,也决不影响聂卫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豪不夸张地说,没有聂卫平就没有中国围棋目前的大好局面,聂卫平在中国围棋界的地位,是无人能够取代的,"棋圣"称号,当之无愧。

我就举几个简单例子,你就知道为啥聂卫平叫棋圣了!

今天中国乒乓球有多恐怖,大家都知道。按照中国标准是:全国冠军 世界奥运冠军 世界杯冠军 世界锦标赛冠军。一个外国选手可能打赢一个中国选手一次,但绝对不是全体中国选手的对手!

结果有那么一天,中国太孤独求败了。为了鼓励排名第二的日本队。中国和日本搞乒乓球擂台赛。双方各派出8人,打淘汰赛。结果一个日本运动员,在自己全军覆没仅剩一人,而第一届中方还剩3人,第二届中方还剩5人,第三届中方还剩1人。的情况下,把这些中国乒乓球的超级国手杀一个遍。什么马龙、张继科、樊振东、许昕、方博,全都败在对方手下。

然后被激起斗志的日本队后辈们,和日本人学习乒乓球的狂潮。在随后一共11年比赛中获得了7:4的成绩。彻底打趴了中国队。

哪怕这个日本运动员没有获得一次国际乒乓球比赛冠军,但是这个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会不会被称为:日本球圣?

聂卫平就干了同样的事情!

当时也没啥世界大赛,第一个世界围棋赛事就是富士通杯了,1988年创建的。所以1984年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当时也就是最高规格的世界大赛(也相当于今天的农心杯了,呵呵)了,那聂卫平的棋圣就是当之无愧的!

由于当时没有围棋世界大赛,那我们说聂卫平连续三届在中日围棋擂台赛(1984-1987)上守擂成功就可以视为获得了三次世界冠军也是很正常的。连续三届擂主九连胜守擂成功(第四届还有两连胜未记,因该届中国负,其实共是11连胜),在当时身体欠佳和下棋状态已经过了巅峰(当时的聂老已经丢掉了国内的所有冠军头衔)的情况下,边吸氧边作战,几乎是全部干掉了当时世界的超一流棋手(除林海峰和赵治勋),充分的展示了舍我其谁的霸气!也站到了当时围棋世界的巅峰之上,聂卫平是无愧于棋圣这个称谓的。

应该说正是当时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才极大的鼓舞了和掀起了国人热爱围棋和学习围棋的浪潮,反之就或许没有今天的我们的围棋成就。聂老居功至伟!

棋圣是自己人封的,没多大意思。擂台赛的确出尽了风头,虽然打败了日本人,但是却被韩国人蹂躏,首届“应氏杯”决赛就梦断曹薰铉。

之后的李昌镐、刘昌赫,都如压在中国围棋棋手身上的大山,难以翻身。所以,打败了日本人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强敌是韩国人。 如果说输给曹薰铉是偶然,那么,同样年纪的曹薰铉在应氏杯击败聂卫平首次夺冠后,其职业生涯又拿了八个职业赛世界冠军,而我们自封的棋圣,却连一个职业世界冠军都没有捞到,还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前五十手天下第一,输了棋不说自己技艺不精,骄傲自大,而是以自己“出了昏招”做遮掩,迷恋什么桥牌、拱猪,不思进取,荒废棋艺,实在不该呀!几十年过去了,光拿“擂台赛”那已经暗淡的光环吃老本,掩饰其棋艺的昏聩及胡乱“放炮”的弱智,这明显带着虚火的“棋圣”,实在有些名不副实!

编辑

不是说只有取得世界冠军才是棋圣的,这不是评选球王。事实上,我所知道的棋圣没有一个是有世界冠军头衔的(我不知道李昌镐算不算棋圣)。

我们这里讨论的棋圣,是指有一定知名度,对围棋做出杰出贡献,而棋的境界也要胜于同时代的其他棋手。并不是取得棋圣战比赛冠军棋圣头衔拥有者。

吴清源,被喻为昭和棋圣,他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也没有获得过日本国内的头衔战冠军。但他凭借着新布局理论,高超的围棋境界,以及在十番棋中无可匹敌的表现,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棋圣。武宫正树曾经说过,对于几乎所有的棋手来说,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

本因坊秀策,终其一生也只有七段上手,不要说名人棋所,就连本因坊的位置也没有坐上去过。因为与幻庵因硕的耳赤之局而被丈和认为可与一百五十年前的道策相比,其主要战绩为御城棋19连胜。赵治勋说,秀策是围棋的基本,简单说,这位名人的风格正确无比,计算很深,一手一手向前推进,就像一篇没有败笔的楷书。

现在我们来说说聂卫平老师吧,聂老师的主要成就是第1-4届中日围棋擂台赛11连胜。这个成绩现在看上去虽然很好但好像也没有到棋圣这样子的高度吧。但是,我们要注意,聂卫平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聂卫平如同一道铁闸一般守住了中日擂台赛。这一连串胜利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超越了围棋本身,而上升到了民族自强之精神。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经历了太多屈辱与无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太渴望胜利来提振精神。也不仅仅是聂卫平,比如女排,许海峰,以及很多很多人在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站了出来,来到了浪潮的顶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聂卫平的胜利已经不是他个人的胜利也不是围棋比赛的胜利,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是英雄趁时势,时势造英雄,因此聂卫平虽然不是世界冠军但是可以被称为棋圣。当然当时聂卫平的水平也绝对是世界冠军级别的。

现今,一年围棋国际大赛有好几个,总有一个冠军的,以国际大赛冠军来说棋圣,这个门槛有点低。

棋圣是东亚人对高棋的一种称谓,古来就有。中国 历史 上的黄龙士似乎是第一个被公认的棋圣,稍后的范西屏和施襄夏也被后人称为棋圣。在日本, 历史 上公认的棋圣是道策、丈和、和秀策,还有一个是昭和时代的吴清源。这些都是 历史 上的围棋棋圣。

七十年代日本设立了棋圣的头衔战,以后韩国和中国也先后设立了棋圣战,夺得冠军的即被称为棋圣。不过,日本韩国的棋圣战比较大,中国的棋圣战则不太规范,总共也只办了五届,夺标者分别是常昊、周鹤洋、俞斌、和周睿羊(两次)。

聂卫平的棋圣荣誉是中国棋院授予的,很有些行政色彩。不过,聂卫平的水平和战绩都当得起这个称号。事实上,擂台赛后,日本人评述当时世界上的棋手,将曹熏炫、聂卫平、藤泽秀行与六超并称为世界超一流,而将天才的马晓春视为半个超一流。老聂的水平可见一斑。

中日擂台赛的胜利,影响了世界围棋的格局。老聂的擂台赛战绩不仅光华四放,同时意义深远。他对围棋的贡献要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头衔战,老聂被称棋圣绰绰有余。

不过现在老聂不是棋圣了。为了头衔战的创建,老聂献出了棋圣的荣誉。可惜的是中国的棋圣战弄得太糟糕了,辜负了老聂的一片付出。

最后再注明一点,棋圣都是关上门的称谓,至今也没有世界棋圣的叫法。现在世界棋战多了,有人说,得世界冠军的难度可能还没有国内冠军难度大呢!

聂卫平的“棋圣”称号,是众望所归,是名至实归。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刚改革开放伊始,国力不济的情况下(国运兴,围棋兴,文化兴),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3届),聂卫平战胜了所有的日本“超一流”棋手,取得了三届擂台赛的胜利(当时,看棋的,懂不懂棋的几乎是万家空巷,不懂的以听的方式关注。)。可以说,聂卫平的胜利,是前无古人的。此前的中日围棋交流,日本方面派出了一个名叫伊藤友慧(没记错的话,是这个名字)的老太太,便横扫整个中国棋坛,令中国围棋届一片哗然。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令中国一雪前耻,不啻于一场“文化抗日”的胜利。从此,中国的围棋事业人才辈出,蒸蒸日上。聂卫平的成功,聂卫平的胜利,除了国家重视和队友的支持之外,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很难想象,在日本围棋空前强大的情况下,众多超一流棋手更是像“一堵墙”一样,横亘在聂卫平眼前,没有异于常人的精神毅力是战胜不了的,这足以证明聂的强大。聂卫平的胜利,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证明了一个人不光有本事,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当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就要坚定的去实现,这样才能达到人生光辉的彼岸。所以说 ,中国棋院授予聂卫平“棋圣”的称号,聂卫平是名至实归的!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冠军比拟不了的!

懂围棋的人一般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的中日围棋交流史。据说当时第二次交流,一个日本五段伊藤惠友老太太杀的中方最高水平的棋手满盘逃窜,仅活两眼,迥迫至汗流夹背。后来陈祖德,华以刚等前辈崛起,而陈祖德是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棋手的国手,封其为九段,国内当时没有真正的九段棋手,最厉害的也就弱五段。国内现代围棋第一位旗手,是陈祖德。七十年代,聂卫平横空出世,以一人之力,扛日本所有超一流棋手之进攻,接过了陈祖德的旗帜。同样,当时国内也没有通过比赛获得九段的晋级之路,但是聂的水平既然能与当时日本所有超一流棋手相抗衡,那自然就是九段了。很多人对国家 体育 总局封聂卫平为"棋圣"耿耿于怀,这是缺乏家国情怀,论实力,当时聂卫平在国内与其它棋手已不在同一档位上了,而且是下放青年自学成才的,谁又能不佩服,不爱惜,不感动于这样的人才呢。试想如果中国足球今天夺了世界杯,你认为该如何表彰他们的努力和才华,而我告诉你,当时聂卫平扛鼎之时,中日围棋水平之差距远比今日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的差距大得多。聂卫平当时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符号,一个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符合。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后期的平淡和生活上的负面消息,根本不知道时代背景。即使今天,下棋的人知道,论道吴清源,布局聂卫平。

英雄迟暮,非我辈可妄议!

您好!

聂卫平先生是中国著名围棋职业运动员,杰出围棋教练,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九段。1988年被授予围棋“棋圣”的荣誉称号。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他在前四屈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为围棋在中国大陆的普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要成就

第1-4屈中日围棋擂台赛11连胜

1975-1983年6夺中国个人赛冠军

1979-83、1988-90年新 体育 杯冠军。

1981年国手战冠军

1999年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

代表作品

《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

聂卫平先生可称得上是中围棋的守护者,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围棋,为了中国围棋的发展而奔波努力的精神应该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人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看他对 社会 所做出的贡献,得不得奖不是最重要的。

祖国上下五千年对国家对 社会 作出贡献的先辈大德以及当下对 社会 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精英们都没有得过诺贝尔奖,难道我们就不尊重不承认他们了吗?谢谢!

有人说聂卫平从没有夺得过任何世界冠军,他的棋圣称号是名不副实吗?

聂卫平围棋九段,有着棋圣的称号——当然这是围棋领域的棋圣。这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什么仙什么圣是不同的,聂卫平的“棋圣”称号是御赐的!别人的称号通常是靠长期的战绩得到了业内或老百姓的认可,最后形成的民间称呼,但聂卫平是国家官方任命的,这与民间称号完全不一个概念。

能够值得让国家政府亲自授予“棋圣”称号的人自然是在这个领域内的贡献是非凡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棋圣却从没有夺得过任何世界冠军?那他的棋圣称号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呢?

其实,首先棋圣不棋圣的和世界冠军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其次,聂卫平没有得过世界冠军也是有很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起作用,没有得过世界冠军不代表他的能力拿不到世界冠军。

世界性的围棋大赛是从1988年开始举办的,直到1995年的时候聂卫平一共获得三次亚军,一次季军,二次四强,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1995年前世界性的大赛也仅有富士通杯、应氏杯和东洋证券杯三项,应氏杯还是四年一届。在1989年的应氏杯上,聂卫平本是2比1领先,后两盘由于行程的原因,身体有恙而遭到连连失利,最终以2比3负于曹薰铉,丢失了冠军。可谓造化弄人,实在可惜。而1995年的时候,聂卫平已经四十三岁了,而且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棋力自然是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假如世界大赛早举办几年,聂卫平能够获得冠军的几率还是非常之高的。造化弄人。

但是没有取得世界冠军,也决不影响聂卫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其实那个时代的中国和现在是完全没法比的。那时候的中国还比较落后,更渴望获得其它国家的承认。而我们的国粹围棋,却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直到聂卫平的横空出世才结束了这一尴尬的局面。那时候在围棋领域还没有韩国什么事,中日围棋赛基本就是最高水准的国际围棋赛事了,所以战胜了日本和世界冠军基本就没什么区别。

在八十年代,日本几乎随便一个九段都可以秒杀中国棋手。而在后来举办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第一届请来了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和不可一世的藤泽秀行。结果聂卫平硬是打败了这三位超一流棋手,后又在擂台赛上豪取十一连胜!还有一次中日擂台赛中,伊田纪基连挑中方九人,最后就剩了聂卫平自己,结果聂卫平把日方全灭!着实是为中国人长足了脸面!当时还有电视直播,可谓万人空巷,都回家看围棋去了。而这样的场面以后——直到现在也再也没有过。

如果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就不会懂得聂卫平对中国的贡献到底有多大!聂卫平的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围棋的普及与发展都是无人可及的!聂卫平的意义不是用冠军不冠军就能衡量的,棋圣的称号当之无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