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梅西联赛跑动距离-梅西场均跑多少公里

1.梅西是足球运动员成功典范吗?

2.人生若只如初见 梅西四年后巴西见

3.梅西真的跑不动了吗

4.2022年世界杯场均跑动距离

5.为什么梅西的跑动数总是那么少?

梅西是足球运动员成功典范吗?

梅西联赛跑动距离-梅西场均跑多少公里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已经33岁的梅西还在不断的刷新自身记录,这难道意味年纪增长后的梅西更擅长突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没有人能够逃脱自然规律。如今的梅西注定不敌黄金时期的梅西,从他场均跑动距离不断地破下线也能看出,如今的梅西需要将体能分配进行合理化才能应对长达90分钟的比赛。

现在梅西现在似乎比以往更喜欢在外射门。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在梅西522个俱乐部的进球中,远射球得分其实只有20%。梅西也曾透露他正在私下练习任意球和禁区外的远射,效果如何从身体素质巅峰的那几年,他过人进入禁区后打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直到现在情况已经逐渐减少。这意味着梅西不断的丰富自己在足球场上的武器。

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梅西已经不再处于巅峰状态。但梅西仍旧还是梅西,他不断的随着逐渐增加的年龄调整进化,懂得去留住自己的武器和杀伤力。

梅西用他的成绩证明给世人他的时代还没有远去,当前的梅西依旧是最好的梅西。

闻名天下,硕果累累。逐渐成长的梅西,在各大比赛中,站稳脚跟。梅西或头球攻门、或撕破防线、或稳住防守的经典画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只要谈及足球比赛,观众们都十分期待梅西是否出战以及出战后他的出色发挥。至今为止,梅西已获得10次联赛冠军等国际球赛最高荣誉,他被誉为“世界足坛史上最佳球员之一”,是观众心中永远的足球偶像。

梅西不老,未来可期。33岁,显然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梅西从不服老,他依然能够带领队伍驰骋各大赛场。从身体素质和运动实力来看,梅西的状态不如巅峰时期,他参与的比赛也有很多的不尽人意,失利离场,梅西转身的落寞背影令观众心疼。但梅西依旧倔强,他从未对未来表态,他还想继续把自己热爱的足球踢下去。梅西这种不服输的气度,让观众认为他还有重回巅峰的可能,曼城更是表态希望再次签下梅西,日后与这个足球英雄共进退。

梅西用他的实际行动向观众证明,年龄从来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能否成功的上线,天赋、努力、坚持才是。尽管梅西已经33岁了,但他的心态与他巅峰时无异,他希望继续享受绿茵场带给他的快乐,不想为自己的足球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而是想写好一个未完待续的省略号。

人生若只如初见 梅西四年后巴西见

从来没有想过,蓝白间条会这样离开,4: 0触目惊心。终于,有的人在笑,有的人在掩面。于是,分割出两个天地,一边是狂喜,一边是落入地狱,深入地狱。无数人走过身边,掩面,红着眼。我知道,此刻要到了,送阿根廷回家的时候了,或许这样也好,梅西,或许这样也好,23天零2个小时,这段时间你太累了,或许也该歇歇了。

回想起两个月前初识阿根廷,初识你的一瞬间,我的嘴角不由划出一道上扬的弧度。那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温暖。或许从那一刻起,对我而言,你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从来不看球的我,不认识什么大牌球星,说不出什么战术规则。可是每当你出现的时候,总会牵动我的触觉。周围的人冲着我大喊:“快看,梅西!”寻声而去,我看到了屏幕上你那深邃的眼神,忽然发现,其实你也是个孩子。你会任性的撅嘴,会哭会笑,会在踢不好球的时候撸头发。

银幕泛着温柔的光,我默默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之间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但那又如何。你能感觉到,在离南非很远很远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小女生在为你哭,为你笑,被你的一举一动牵动么?我知道,跟我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只希望你好,希望你能开心,希望你能在世界杯这条路上走的顺一点,顺一点,再顺一点。因为这一路走来,你实在是太辛苦了。赛前就有的伤病,对阵德国前突来的低烧流感,你总是让人担心。但你又总像个淘气的孩子,每一次骗的我们为你担心后,你便带着腼腆的笑重新站在场上,一次次的为队友助攻,一次次的为队友做嫁衣。有人说,你只差一个进球。可我说,进不进球都没有关系。

因为你是梅西,这,就是我们爱你最纯粹,最简单的原因。因为你是梅西。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刻。想要说一句豪情壮志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赛场,无烟,回家睡觉。或许很多阿迷今晚跟我一样,失眠了吧。想想也挺幸福的。千里之外,互不相识的人们,为了一件事,为了一个人,为了你,一起把大脑空下来,一起回想你在这90分钟的一颦一笑。

你知道什么是唯一么?我会为了意大利的出局难过,会因为卡卡的红牌伤心,可是在内心深处,唯一一个能牵动我的,只有你。只有你,你就是唯一。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次助攻,你的每次被夹击,你的每次孤立无援,你每次射失后抱头的样子,你的每次每次,都会刻在我心里。真的,是在心里。

意大利走了,我难过。巴西走了,我心里很堵。但只要有你就好,有了你,世界杯还有看下去的理由。你是唯一的支柱,不管别人怎么想,对于我,你就是世界杯的全部意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一个人,一件事如此牵动。看见你默默离开的身影,我的内心忽然空了一下,我替你难过,替你可惜。真的,我真的很心疼你。对不起,我没有华丽的辞藻,不会动情的表达,但我只想,只想亲口说给你听,用我所能有的,最温暖的声音,对一声:“梅西,谢谢你!谢谢你让这些日子如此美丽。谢谢,你让我在世界杯的硝烟中感受到一丝丝的柔软;谢谢,你让我的心在最后的几分钟跟那么多爱你的人分津都海。

你起程的那一刻,是最纯真的。感谢你在这浮华的世界中,让我的内心还涌动着一份纯真。

四年后,我们还会在见,不是吗?只不过那时,你远在巴西,而我依旧在中国。我还会像四年前一样在银幕前默默地看着你,默默地在心里祝福你。那时请你一定一定要开心的奔驰在你最爱的绿茵场上,因为只要你笑起来,我的世界就布满阳光。

梅西真的跑不动了吗

在阿根廷世界杯征程的最后一场比赛里,莱昂内尔-梅西——承载着阿根廷二十余载世界杯梦的男人——仅仅每隔两分钟才能得到一次触球机会。其中一次触球本有机会将比赛绝杀在九十分钟的常规时段里——但他把球打偏了。除去这些以及随着小组赛结束进球和助攻效率的下降(前三场打进四球,第四战一记助攻绝杀瑞士,从那之后颗粒无收),他依然收获了世界杯金球奖(相当于赛事最有价值球员)。与之相伴的则是天使与恶魔的化身——迭戈-马拉多纳的评论:“一个人不应该因为一些营销手段赢得一些自己不配获得的东西。”那些五花八门措辞尖锐的专栏文章也在周日和周一的疯狂之后安静了下来——然而梅西的粉丝却开始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梅西是我们平常见到的他吗?

在周日的世界杯决赛开始前,梅西的父亲豪尔赫告诉媒体他的儿子已经精疲力尽了。这与我数周前听到的——关于梅西在世界杯上的无球跑动和奔跑距离相当差——极为吻合。以下是来自ESPN专栏文章的一段摘录:

身为国家队队长以及肩负国家希望的双料压力已令梅西难以适从。“他的能量已经枯竭了”梅西的父亲向《每日电讯报》表示,“他感觉自己的腿有上百公斤重。”根据国际足联公布的数据,梅西在跑动距离榜排行所有参赛球员的第三十位。梅西在六场比赛共计573分钟的时间里共计跑动32英里(将近51.5公里)。与之相对,荷兰铁人斯内德在585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共计跑动43英里(约69公里),居众球员之首。同样的数据榜,梅西在所有参加了前六场比赛的球员中只排在倒数第二。

[+查看更多]

尽管这些英里跑动数据既不显眼也不易懂,但今时今日的它们已经非常常见(似乎每逢换人间隙屏幕都会打出球员的跑动数据)。的是,国际足联为世界杯特设了‘跑动距离’页面。我把这些数据编辑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类,然后按照球员位置排列成下表:

事实上,除去守门员,梅西拥有本届世界杯第二低的防守端无球跑动和在前锋中第二低的进攻端无球跑动(统计针对进攻时间和防守时间之和超过150分钟的球员)。

在看完肯-厄利的文章后我情不自禁的联系到梅西在比赛中的安静。当梅西无球在脚时,他常常在自己所处的区域悠闲漫步,尤其当对手进攻时更甚——好像在期待着球某个时刻能滚到他脚下一般。而这一切似乎与绝大多数足球教练所倡导的积极拼抢背道而驰。

难道说梅西的不作为和他“重达一百公斤”的腿有关?如果是的话,只能说梅西太累了,累的甚至无法像平常那样拼抢,只能抓住一切休息机会来弥补他的体能消耗。同样的答案也可用来解释他随着世界杯进程日趋下降的表现。

但我不相信事情就这么简单。世界杯上同样列出了运动员每场比赛之间的跑动数值变化,以下是梅西的,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类:

可以看到几乎每场比赛,当梅西在进攻端跑动更多时,他同样也在防守端跑动更多。这种攻守平衡也体现在跑动距离较少的场次里。我认为,这意味着跑动距离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阿根廷面临的对手。但在决赛跑动的不均衡(攻守跑动距离差距为七场比赛最大)又提及了一个新的观点:梅西到决赛时真的累了(个人猜测主要反映在他的防守数据中)。但是如果以防守无球跑动为标准来看,也可以理解为:梅西在进攻中付出了非比寻常的努力,期盼着能取得些成果(一件他在之前一两场比赛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随机的偏差罢了。

总的来说,这些数据并不能证明梅西随着世界杯进程体能下降。如果无球跑动的问题是他疲惫的结果,我们理应猜测他的跑动会在最长的休息期后的那场比赛达到最高,亦或是随着锦标赛进程逐场下降。但这些猜测都没能在数据里得到验证。

除去最后一战的意外数据,材料仅证明梅西拥有较低的无球跑动,而无法证明他已精疲力尽。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有几种潜在的负面解释:一、梅西的健康状况不足以支撑整届锦标赛;二、他只是没尽力罢了。但以上的理论均无法成立,除非能证明较差的无球跑动代表怠工或健康隐患。

而这点我们倒是可以求证。

很遗憾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能支持我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通过无球跑动来预测球员比赛质量的研究。但简单来说,我们可以至少通过国际足联来看看是否更积极的跑动意味着更出色的表现。也就是说,一位球员的进攻成果和他的无球跑动真的有关吗?

接下来的图表对比了球员无球跑动与每分钟进攻成果,公式为:进球数+0.1机会创造数(这个公式相较进球+助攻更为稳定)。

或许有人可以说以上图表支持了“梅西不配金球奖”的论调,但我决定不参与这一辩论。尽管缺乏跑动,但梅西的表现绝对称不上糟糕,单凭高居第五的每分钟进攻效率就可证明这点(而且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他的表现不止于进攻端。事实上他的整届杯赛中的各项表现要持平甚至优于自己平时的水平)。与此同时,在上图另一端的格策毫无疑问以最高的无球跑动度过了一届极好的锦标赛。在他们之间夹着哈梅斯罗德里格斯——一个凭借中等工作量创造了巨大进攻端成就的年轻人。

重要的是——不管对于中场还是前锋,无球跑与效率都不存在必然联系。事实上两种线条的走势甚至均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还不未明显到足以从中解读出什么的地步。

所以可以说“懒惰”并未妨碍梅西的出色,甚至是造就了他的出色吗?至少在梅西风暴席卷世界杯之时,肯-厄利给出了一个正面答案:

最好的球员在最快速的足球时代选择散步,这一定意味着什么。

我没有梅西世界杯之外的跑动数据,但一些杂散的关于梅西场上节省体力的新闻曾经多次出现过:

2010年6月:《纽约时报》文章称赞迈克尔-布拉德利的跑动,并以梅西作为对比。

2011年5月: 来自Bleacher Report 的文章引用梅西在中的数据来证明他“并不是每分钟都在努力踢球”。

2012年8月:一份关于梅西与达尼-阿尔维斯的对比证实了梅西几乎花费了两倍于队友的时间处于“不活跃”状态。

2013年2月:一份站在巴萨立场的关于梅西缺乏跑动的分析尝试为这种现象辩解。

2014年4月:一篇来自ESPN的文章根据梅西的跑动距离批评了他在联赛的表现。

自2010年以来至今,人们没停过对于梅西在场上“散步”的抱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那段时间梅西的表现可谓相当好。

当你看见一系列不寻常的事发生在一名球员身上时,与其尝试孤立地分析每一件事,不如去考察这些个案之间的关联。如果把低的无球跑动视为一种“特征”而非“故障”,那它可能正是帮助梅西拥有如此统治力的原因之一。以下提供一种投机版本的论点:

许多足球运动员在没有更好方法改进比赛时选择了增加自己的跑动距离,有人甚至在跑动水平已经十分理想后还继续多跑。也有人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他们把大量精力消耗在了跑动上,而不是其他更加有价值的地方。更甚,减少不必要的跑动能帮助球员更好的追踪掌握场上的风吹草动,并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预判。

好了,这听起来或许不切实际,但这种疯狂的想法正是梅西的案例应该让我们想到的(欢迎不同意见!)这并不是梅西唯一的一种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非常规行为(再比如他对传中——时至今日都被视为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反感)。

这些选择也许铸成了他的伟大,又或许没有。但至少梅西选择散步的奇异景象并不应该成为批判的理由,也不应成为开脱的借口。让我们别把对阵伟大对手时的平庸发挥当成难解的谜团对待。

2022年世界杯场均跑动距离

世界杯小组赛的场均“走动”距离排行

1、莱万 波兰 4832米

2、梅西 阿根廷 4786米

3、萨利苏 加纳 4679米

4、穆罕默德-卡努 沙特 4542米

5、坎塞洛 葡萄牙 4370米

6、德布劳内 比利时 4305米

7、米特洛维奇 塞尔维亚 4291米

8、萨利姆-多萨里 沙特 4271米

9、马特-特纳 美国 4257米

10、范迪克 荷兰 4249米

为什么梅西的跑动数总是那么少?

因为梅西与队友之间的配合非常好,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跑动。事实上,梅西一直以跑得少而闻名。在赛场上比赛很长时间也没问题。有人会说“行走只是为了他的天赋”,“梅西在行走时比大多数球员打得更好”。然而,在世界杯小组赛的前两场比赛中,我相信对少跑的批评也会给他球王的称号带来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想想梅西可以做到这一点,肯定是有原因的。在任何球队中,如果跑的距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低的,那么教练肯定不会想要它。显然,这是一种破坏状态。不管怎样,这总是态度的问题。梅西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较少参与防守,这并不是说没有,而是他更多地被用于进攻。同时有这么多人仍然很累人。

很多网友都记得去年的冠军联赛,切尔西来到了诺坎普。老实说,第一轮仍然非常具有威胁性。布教授几乎无法应付威廉,他的步伐也没有加快。然而,在到达巴塞罗那的主体育场后,情况基本上是片面的。梅西现在在他的位置上越来越流畅。只要他抽身带球,这表明对方的防守仍然是必要的。

此时,他和他的队友必须小心地通过持续的合作向前推进。只要梅西带球,他周围的巴塞罗那队友就基本上开始奔跑,要么等待球,要么为梅西传球腾出空间。另一方面,哪个队需要体力才能在足球场上获得优势?如果有绝对的力量去粉碎,那么自然的奔跑就少了,体力可以被看作是职业态度的表现,但它也是对人才缺乏的一种补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