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苏州东吴vs四川九牛-苏州东吴vs四川

1.为何西晋建立15年后才灭掉东吴?

2.苏州大学在全国的大致排名

3.古代魏蜀吴三国在今天具体什么位置

4.蒋学模的人物生平

为何西晋建立15年后才灭掉东吴?

苏州东吴vs四川九牛-苏州东吴vs四川

公元249年,通过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掌握曹魏大权,并把权力传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氏以天下一统为己任,于公元263年出兵灭掉了蜀汉(名义上是魏军)。按照司马昭的设想,灭蜀三年后,即可顺长江东下,灭掉东吴。但是东吴灭亡的时间是在公元280年,此时距离司马炎废魏建晋的公元265年,已过去整整15年了。 ?综合实力远强于吴的晋,为何用了15年才灭吴统一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魏蜀吴三分天下。实际上,蜀汉是三国实力最弱的。魏占中原的司州、豫州、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以及扬州、荆州北部的各小一部分。蜀汉只占据益州一个州,东吴则占据扬州、荆州的大部,交州(后分出广州,今广东)。 蜀 *** 口少(户籍人数只有94万),兵力寡(10.2万人),所谓的重镇只有汉中而已。钟会率魏军主力进攻汉中,吸引了蜀军的主力。这才给了邓艾机会,偷渡阴平,直接杀进成都平原,迫使蜀主刘禅投降。 ?相比之下,东吴的实力比蜀汉强太多了。曹魏在三国中人口最多,为晋所代时,有443万人(在籍)。东吴的人口差不多有曹魏的一半,230万人(在籍)。230万人对抗443万人,一半的差距还不算太离谱,比蜀汉93万对抗443万人「 ”靠谱”多了。另外,如果曹魏算上不在籍的人口,据考证约有1300万人。东吴不在籍的人口也不少,算下来,差不多也应该是曹魏人口(含在籍人口)的约一半左右(蜀汉同理)。 之前讨论蜀、吴灭亡的原因,往往多从皇帝的昏庸程度切入。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蜀汉灭亡早于东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后勤能力是不同的。 ?蜀汉实在太小了,而且产粮区还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南中主要出产各种战争,这是蜀汉敢于对抗曹魏的主要原因,只是南中的粮食不是蜀粮的主要构成。蜀汉北伐比较艰苦,需要翻越巍峨的秦岭,路险难走。诸葛亮几次北伐,最终却退兵,往往都是粮食吃光了,坚持不下去了。只不过诸葛亮会断后,前一次断粮退兵,杀掉了魏大将王双。后一次因断粮退兵,在木门道杀掉了魏大将张郃。 ?你看诸葛亮是在公元225年平定南中的,三年之后的公元228年,诸葛亮才大举北伐。在这三年时间里,诸葛亮主要就是恢复蜀汉的元气,说白了,就是两件事: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筹粮,没有粮食还打什么仗?魏文帝曹丕去世,太子曹叡即位,这并不是诸葛亮此时北伐的主要原因。毕竟,魏国虽然出现皇帝接班的大事,但其内政还是比较稳固的。 ?像蜀汉这种运粮困难的情况,在东吴是不存在的。东吴的地理条件和蜀汉有很大不同,东吴的产粮区要明显大于仅有四川盆地一个(主要)产粮区的蜀汉。东吴控制的扬州、荆州,都是产粮大区。 先说扬州。东吴时的扬州面积非常大,包括安徽省、江苏省在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以及苏南、皖南、上海、浙江全省、福建全省、江西全省、以及湖北省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出了名的产粮基础,从南京、苏州一带至杭州、绍兴一带,可以说沃野千里,鱼米飘香。而在今江西省境内,北有鄱阳湖,赣江贯穿南北,同样是鱼米之乡。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都是产粮大郡。 ?再说荆州。荆州本为刘备所有,所谓「 ”借荆州”,不过是孙权一方的无赖之辞。但是荆州是江东(扬州)的西线门户,孙权不惜代价也要夺下荆州。荆州之于东吴,除了是重要的战略屏障,也是重要的粮食基地。自古就有一句话:湖广熟、天下足。所谓湖广,是指明朝、清朝的行政区划湖北省与湖南省,也就是东吴的荆州(湖北省、湖南省)。比如东吴控制的荆州西陵(既夷陵,刘备兵败于此),东吴在西陵囤积了大量粮草,粮草丰足。 ?另外,东吴还控制着交州(包括广东、广西、越南北部),这里同样适宜大规模耕种。虽然说秦汉时期,岭南的开发相对较慢,但广州附近地区的水稻种植,早在东吴之前三百多年的南越国时就已成规模。就农业生产这一块,东吴的实力也只略逊于拥有华北平原的曹魏,但远强于只有四川盆地的蜀汉。 在冷兵器时代,农业实力的强弱(具体表现主要是耕地多少),是衡量一个势力战争持续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东吴占据面积如此之大的产粮地,自然就有足够的粮食以支撑对抗晋朝。晋朝呢,虽然吞并了蜀汉,但晋朝的粮食其实并不算多么充盈。以晋朝「 ”国宝级”名将羊祜于公元269年出任荆州刺史为例。羊祜到荆州(原曹魏控制之荆州,既东汉荆州之北部)后,发现这里的存粮竟然不够吃一百天的,这仗还怎么打? ?晋武帝司马炎每次准备讨伐东吴,都被权臣贾充、荀勖等人阻挠,被迫停止伐吴。表面上看,司马炎是受了贾充的蛊惑,实际上还是伐吴的准备并不充足。再加上东吴的「 ”国宝级”名将陆抗还在,强如羊祜,也非常忌惮陆抗,不敢轻易动兵。羊祜在荆州,除了收买吴人之心,和陆抗大打心理战,剩下的就是囤积粮草。十年之后,公元278年,羊祜在荆州任上病故时,粮草已堆积如山。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距离对吴用兵之时,已为期不远了。 ?晋朝要对东吴动手,从西川顺长江东下攻荆州,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晋兵由川攻荆,在地理上并不占多大优势,因为只有三峡两岸的狭长地区可以进兵。刘备当年在夷陵兵败,除了用兵有误外,蜀军入荆州,只能走三峡两岸的狭长地区,导致蜀兵无法施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晋朝北方的形势并不太稳固,晋朝还需要对北方用兵,这一来二去,自然就影响了对东吴的战争。 ?到了公元280年,残暴的吴主孙皓在东吴已失尽人心,陆抗也去世数年,晋朝上下认为灭吴的时机终于到了。即使有贾充这样的奸臣反对,司马炎也已下定决心。晋朝兵分六路,从西川三峡至东海之滨,分散了吴军的对抗。这才有了「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苏州大学在全国的大致排名

一般在50多名,不同排名的位置会有差异,参考中国校友会为56: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类型 总分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综合声誉

1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 100 95.80 100 100

2 清华大学 北京 理工 94.72 100 85.10 92.17

3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 54.89 50.75 55.39 64.64

4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 52.91 52.47 51.31 50.74

5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 43.63 48.62 35.35 49.77

6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 42.47 40.83 42.13 43.67

7 武汉大学 湖北 综合 41.07 41.98 36.70 51.28

8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综合 35.65 28.87 36.76 66.26

9 吉林大学 吉林 综合 35.41 32.56 36.51 37.87

10 中山大学 广东 综合 33.78 33.81 29.68 50.63

1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理工 33.77 35.60 29.16 41.11

12 四川大学 四川 综合 33.37 34.69 29.05 42.65

13 南开大学 天津 综合 29.16 29.32 25.30 44.89

14 山东大学 山东 综合 29.13 26.17 29.49 39.24

15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师范 28.92 29.27 23. 50.61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理工 27.82 26.67 26.20 38.43

17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理工 27.79 28.06 24.46 39.70

18 中南大学 湖南 综合 27.77 27.51 25.19 38.41

19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综合 26.73 25.40 25.07 39.33

20 厦门大学 福建 综合 26.03 24.77 23.40 44.72

21 天津大学 天津 理工 21.98 21.23 19.33 38.38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理工 21.96 23.55 16.81 38.33

23 同济大学 上海 理工 21.63 19.56 19.68 43.02

24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师范 21.21 21.35 19.17 27.34

25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农林 20.00 21.48 14.41 40.59

26 东南大学 江苏 综合 19.73 16.99 19.03 38.16

27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理工 17.80 17.05 15.20 35.12

28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理工 17.08 17.32 13.39 34.77

29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理工 16.60 15. 13.26 38.43

30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理工 16.47 15.35 14.36 33.56

31 重庆大学 重庆 综合 15.19 12.84 13.59 38.08

32 东北大学 辽宁 理工 15.08 12.56 14.69 31.19

33 兰州大学 甘肃 综合 14.61 11.87 13.64 36.33

34 湖南大学 湖南 综合 14.05 11.51 13.30 33.00

35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理工 13.80 12.01 12.28 32.57

3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理工 12.15 12.70 9.33 23.30

37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理工 11.94 10.67 10.01 30.27

38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理工 11.82 10.04 10.34 30.

39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师范 11.70 11.70 10.49 16.20

40 西北大学 陕西 综合 11.63 10.27 11.01 22.04

41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综合 11.21 11.66 8.03 25.71

42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理工 11.06 10.14 8.33 32.57

43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理工 10.87 10.33 7.89 31.27

44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师范 10.81 10.06 10.02 18.22

45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理工 10.68 11.28 7.69 23.15

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理工 10.46 11.63 7.57 18.18

47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农林 10.24 10.80 7.91 18.67

48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理工 10.15 8.68 9.33 23.10

49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理工 10.02 8.25 8.00 33.05

50 西南大学 重庆 综合 9.96 8.65 9.32 20.69

51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理工 9.83 11.43 5.77 22.43

52 郑州大学 河南 综合 8.94 5.30 11.34 16.39

53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理工 8.82 7.23 8.52 19.53

5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农林 8.74 6.85 7.20 29.95

5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师范 8.70 6.05 10.28 14.66

56 苏州大学 江苏 综合 8.57 6.95 9.15 13.74

长安大学 陕西 理工 8.57 8.62 7.24 14.50

58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农林 8.49 6.41 8.14 23.27

59 河海大学 江苏 理工 8.44 7.96 6.42 22.81

60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理工 8.33 8.04 5.60 26.21

古代魏蜀吴三国在今天具体什么位置

1、魏国大致的国界在今天的长江以北,到今天的内蒙古东边,不超过山海关;西到今天的新疆一部分,甘肃一带;西南边到陕西一部分和蜀国接壤。

2、蜀国比较简单,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北到陕西的汉中市附近。

3、吴国是长江以南,南部国界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北部,过海到台湾。这两点大部分的国土都属于吴国,之所以说大部分,是指有少数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未能完全控制。西边和蜀国接壤。

扩展资料

1、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在失去荆州和关羽,加上刘备的夷陵之败,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一方,也是最早被灭亡的。公元263年,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派遣大军消灭蜀汉。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

2、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是第二个灭亡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对于魏国来说,占据北方中原地区,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

但是,因为曹丕、曹叡等皇帝的英年早逝,促使曹魏的大权逐渐落到了司马氏的受众。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通过除掉曹爽,从而彻底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此外,曹芳和曹髦二帝曾先后铲除司马氏,但均以失败告终。

3、公元260年,司马昭使亲信贾充派遣武士成济曹髦,事后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则没受牵连,并另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其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6年)逼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遂亡。针对曹奂这位亡国之君,司马炎同样是善待。

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等权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炎优待曹奂,正如同当年曹丕对待汉献帝刘协一样,不仅没有除掉,反而是特别优待。

参考资料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_百度百科?

蒋学模的人物生平

6岁时蒋学模离开宁波随父亲到上海求学。

1936年到1937年,在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求学。

抗日战争开始后,辗转入川。

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41年大学毕业后,任香港《财政评论》社编译。

1944年,在重庆任财政部财政研究委员会编译。

1945年至1949年,任在重庆(后迁上海)的复旦大学文摘社编委。

1949年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61年起,担任《辞海》编委暨政治经济学分科主编。

18年起,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的编委,以及《政治经济学辞典》的主要撰稿人,为我国的辞书编写作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