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许昕樊振东决赛15-许昕樊振东比赛视频

1.马龙、樊振东和许昕,陈梦、孙颖莎和刘诗雯,这样的阵容强大吗?

2.为什么樊振东陈梦两人都是世界第一,却在东京模拟半决赛出局?

3.T2赛上樊振东4:0胜许昕进决赛,他靠什么赢得了比赛?

4.乒乓球的全国冠军到底有多难拿

马龙、樊振东和许昕,陈梦、孙颖莎和刘诗雯,这样的阵容强大吗?

许昕樊振东决赛15-许昕樊振东比赛视频

这样的阵容就目前的国乒来说足够强大。但也有人担心许昕和刘诗雯的状态,认为夺冠最大的变数在他们二人。不过持P卡的双王组合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作用。有人认为开始就应该报王楚钦和王曼昱,其实这样做是不行的。按照规则,许昕和刘诗雯是取得奥运混双参赛资格的,别人没有获得参赛资格,想随便更改是不行的。现在报的是许昕和刘诗雯,如果到时二人出现问题完全可以用持P卡参赛选手来顶替,这样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来看乒乓球男队,实力最强的当属樊振东、马龙和王楚钦,这三人都在名单之中。许昕虽说近一年多来状态有所下滑,但整体实力还是不错的。整体看这就是最强阵容。再来看女队,与男队类似,最强选手都在名单中,她们是女团、女单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有人认为陈梦和孙颖莎缺乏大赛经验,其实在比赛中关键还是看实力,经验只有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实力只凭经验是没用的。

综上所述,这个奥运阵容是最强的,是有实力为中国队争金夺银的,只要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毫无疑问,这是当今中乒男女队员的最强阵营!圈内人士是这样认为的,圈外人士也不谋而合!期待他(她)们在东京再创辉煌!

当然不强大了,但是再差还不拿个冠军?

当然啦,这是一句玩笑话了!

这个阵容我早就预测过了,名单出来的时候,我也第一时间发布了,与我想的一模一样。

虽然有一点,大家总说王曼昱应该把刘诗雯替换下来,虽然这是很美好的愿望,但是不太可能!

这个阵容已经是非常好的阵容了!

但是日本队最近的几句话,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在放屁!

什么男队老龄化?女队没经验?

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男团女团稳稳的冠军,不考虑!

男单 马龙樊振东

首先是马龙,虽然的确是一个30多岁的老将了,但是马龙的经验和状态谁敢说一句不行?19年世界杯输给张本智和,20年又赢回来!马龙从来不退缩!

至于樊振东,状态更是好到爆棚,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奥运单打,但是樊振东的实力超群,根本不惧!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韩国的郑荣植,日本的张本智和,其他的不足为惧!

女单 陈梦孙颖莎

这两位明摆着就是中国队派来,去对付日本队的伊藤美诚的。

女队的这两位人选是大家的众望望所归!

首先是陈梦,作为世界第一,近两年状态火爆,尤其是2020年,几乎所有的能叫得上名字的比赛,女单冠军都是陈梦的囊中之物!

然后是孙颖莎,近两年孙颖莎迅速崛起,连续三次在世界大赛中打败伊藤美诚,大赛成绩优秀!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伊藤美诚一个人,石川佳纯,田志希,苏慧音等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不敢说百分百!

但是男单冠军个女单冠军大概率一定会是中国队的!

中国队加油!

这样的阵容的确够强大。但是这样的阵容也确实有可商榷之处。既然已经确定许昕刘诗雯不上奥运会单打,重点让他俩上混双,为何不把他们解放出来全力以赴去争夺混双金牌呢?让王楚钦和王曼玉上团体,这两人完全具备取胜能力,持别是女队上王曼玉肯定比上刘诗雯强。难道混双选手必须的从参加团体赛的选手中产生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团体阵容还是有保守放不开的意味,没有充分的信任年轻人,没有发出今后的国乒必须的年轻化的信号,这是国乒走向强大长盛不衰的信号。所以,眼前的国乒团体阵容是相对的强大,真正的强大一定是队伍年轻化。

这应该是中国队最稳定最强大的奥运会阵容了!

马龙,许昕和刘诗雯体现了稳定。陈梦,孙颖莎和樊振东体现了强大。——应该是最安全的阵容。

马龙,许昕和刘诗雯是三个奥运会冠军,确实略显“老态龙钟”,但是,其他年轻选手综合起来还不如他们三个,所以选择三名老将也是中国队的“无奈”之举。

小将们自己不争气,在东京奥运会周期没能成功超越马龙,许昕和刘诗雯,这也是老将们坚持下去的理由。女队还可以,孙颖莎和王曼昱都成长起来了,已经是值得信任的队员。但是,男乒中王楚钦,梁靖昆和林高远都还不够稳定,还不能承担奥运会重任,所以马龙和许昕仍然是无可替代。

男队马龙,许昕和樊振东的阵容还是多少有点让人担心。马龙和许昕在面对张本智和和林昀儒等选手时已经没什么优势,完全靠经验临场应变去战胜对手会很难,也有不确定性。张本智和和林昀儒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不好对付,马龙和许昕打他们会很吃力。

樊振东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发挥容易出现不太稳定。所以说中国男乒还是有点让人担心。

中国女乒算是非常好的阵容,既有刘诗雯的奥运会参赛经验,又有陈梦的非常稳定,又有孙颖莎超强的冲击力。——中国女乒夺冠应该会比较顺利。

中国队是王者之师,这样的东京奥运会参赛阵容已经足够强大,应该能包揽全部金牌。但是,也应该有那么一点点忧患意识,做足困难准备,稍微谦虚或者悲观一点,这样更谨慎,更容易发挥出好的竞技状态。中国队加油!

回答是肯定的。进入该阵容的选手都是世界一流的顶尖高手,是经过世界一流顶尖的教练组综合多种因素的最终结果,极具权威性!!!也是绝大多教球迷的愿望和呼声,无须怀疑。朝着胜利的方向拼搏,前进!前进!前进进!!!

中国乒乓冠绝天下,世界乒乓球大赛,中国健儿扮演的都是冠军收割机的角色。但随着国际乒坛在这个领域“不懈”针对中国队的改革,随着众多中国教练到异国当教练输出技术,随着一些中国球员改籍为他国球员转身成为对手,独孤求败的中国乒乓也遇到了强大的竞争,以伊藤美诚为代表的日本队即是一例,且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中国乒乓在世界上一家独大的情况正在慢慢改变。

作为中国乒坛掌门人的刘国梁先生比任何人都清楚目前的形势,从奥运最终名单的“姗姗来迟”即看出教练组的慎重与谨慎。这个名单看似平淡无奇,似乎与网友们的猜测高度重合。但名单的最终尘埃落地绝非简单,一定是教练组权衡再三、综合考量后作出胜率最高的决定。至于强大与否,这本身就不是个问题,中国队任何一人派出,都有机会跻身决赛,有句老话:中国队世界冠军不稀罕,全国冠军才珍贵。这是因为中国乒乓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建立了系统化的选拔人才机制,钻研出了一套科学并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这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即使从队员中盲选组队去参加奥运,相信成绩也不见得会差。这跟NBA“梦之队”参加奥运是一个道理,NBA大牌名星都不用出场,找些板凳球员参赛也能打进决赛,实力使然也。所以中国参加东奥会的选手强大不强大其实没争议。

强大就一定无敌否?强大就一定每个项目拿冠军?知己知彼作下分析,感觉无把握。

首先是年龄,中国男队平均年龄近30岁,马龙、许晰都三十有余,经验自然没得说,但体力、技术都非巅峰,且有伤在身,在奥运大赛高强度的对抗下,能否扛得住,没有人打包票;女队虽然没这么“老”,但刘诗雯也届三十了,陈梦也27周岁了,女队员运动寿命较男队员还短些,都是退役的年龄了,东征奥运压力山大,怕就怕老马失蹄出意外。

其次是状态,许昕这两年有点“背”,输的太多折了锐气;马龙很不容易,老是绝地反击也让人感觉不踏实;王楚钦有点浮躁,球风暴力有余精细不够;樊振东要稳健些,但近期输给周启豪一战也暴露较多问题。刘诗雯养伤“四百日”后复出表现平庸底气不足;王曼煜进步神速,但最近内战频频折戟也让人不放心;孙颖莎象王楚钦,球风凶猛但粗糙;陈梦还是最稳的一个,但她过往突然掉线的“习惯”会否在奥运重演?

第三要说技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林诗栋连续板倒一堆老将,连许昕都被干掉了不是个偶然现象,周启豪过五关斩六将,连马龙都败在其拍下也不是小概率事件,这是趋势!这些年轻人的技术更先进!伊藤美诚的花式“摊饼”发球让人发怵,就在于技术的先进!佐藤瞳屡屡击败丁宁,也是技术上的先进!在技术面前,没有老本可吃,年轻的日本队每个队员风格迥异,百花齐放,技术上已独树一帜,不容小觑!

然后说说日本的主场之利。日本人野心勃勃,妄图在东奥创造奇迹,主要是在女单与混双对中国队形成挑战,在女团与男单也有捡漏机会。这次他们是主场,以逸待劳,志在必得,中国队劳师远征,并不占优。

从名单看得出中国队教练的战略布局,基本上是选强求稳,象奥运这种顶级比赛,比技术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比有否“大心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名单上的中国选手历经考验,阵容确实是当下最强,但要囊括五块东奥金牌,难度可能比我们所想要大。

还有比这更强的吗?!

得把年令大的换两小的就是最强的了

刘国梁选的就是百分之百的100!

为什么樊振东陈梦两人都是世界第一,却在东京模拟半决赛出局?

说实话,一开始,我就没看好他俩的组合。

樊振东和陈梦的组合,两个人都是右手将,在打双打的时候,受到位置的限制,不像一左一右的组合,每个人守半边,在跑动的时候,不互相干扰。

还有双打的组合,两个进攻型的强强联手并不是最好的配比,一个稳妥型的做铺垫,一个刚猛型的进攻,是最理想的配比,因为两个刚猛的容易失误。

再一个,王楚钦和王曼昱都不是白给的,也是乒乓球国家队的翘楚,未来挑大梁的角色,这次模拟赛,本来就是给年青人展露头角的机会。只要他们敢打敢拼,创造奇迹不是不可能的。

体育 比赛,以往的名次和成绩只代表着过去。每一次比赛,都是新的开始,新老运动员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只要努力,只要拼搏,就有机会成功。

我们国家需要百舸争流,像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的模式早该抛弃。

这次比赛之前,媒体就说樊振东、陈梦是头号种子选手,我潜意识感觉不妙,一个是这样的称呼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再一个擅长双打的许昕给排到第二位,我个人感觉是不舒服的。

在双打上,得许昕者得天下,许昕刚柔并济,再配上刚猛的女运动员,是最科学的配比,原来是刘诗雯,这次是孙颖莎,都属于绝配型。

当然,孙颖莎毕竟年轻,大赛经验少,与许昕的组合还需要多磨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樊振东与陈梦的组合,如果非得配比的话,更要多磨合,要比左右手配比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胖梦组合”缺乏默契,均靠个人单板质量得分,中远台跑位显混乱。

混双组合最优的搭档方式为一左一右,像日本的伊藤美诚、水谷隼,台北的郑怡静、林昀儒以及国乒的头号混双王牌刘诗雯、许昕。樊振东、陈梦为两个右手,在半决赛前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选手两个人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 直到杀入半决赛面对更强的“双王组合”王楚钦、王曼昱配合缺乏默契、跑位混乱等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1.“胖梦组合”从未亮相国际比赛,樊振东靠一人抵抗“双王”。 陈梦、樊振东的组合仅在队内循环赛中配对过一次。在2019年国乒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各站公开赛中,樊振东的搭档为丁宁,而陈梦曾搭档过许昕出征中国公开赛,且首轮就被林昀儒、郑怡静以3:0横扫出局。 陈梦也是唯一一个搭档许昕国乒女队主力没有拿到混双公开赛冠军的选手。 而朱雨玲、孙颖莎都在2019年搭档许昕在公开赛混双上夺冠。

从“胖梦组合”这次奥运模拟赛来看,陈梦的进步在于接发球的抢攻意识、抢攻手段比之前有很大改善,台内正手挑、摆短以及反手拧等技术应该说运用得比较积极,但她的问题是在接发抢攻之后,樊振东在中远台暴冲完成反拉,陈梦补板不够及时。而王曼昱则在王楚钦反攻之后的封堵、反拉都做得比陈梦更好。 从得分的手段来看,陈梦、樊振东都是靠个人高质量的单板进攻得分,而非男、女选手的快速衔接进攻得分。 樊振东更多时候都是靠个人暴力反拉在对抗王楚钦、王曼昱两个人,这就形成了让对手2打1的局面,这也是混双中最为不利的。

2.“胖梦组合”攻防流畅度不够,中远台跑位显得十分混乱。 本身两个右手打混双,跑动的范围就有限,再加上樊振东、陈梦两个人疏于配合,打到中远台相持时两个人的跑位就更加混乱。比赛中, 我们看到一向以暴力进攻著称的樊振东,不得不因为跑位的问题变成“削球打法”, 而王楚钦、王曼昱则一左一右,一近一远,形成了连续进攻之势。这样陈梦、樊振东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双王组合”曾在2019年德国公开赛杀入过决赛,最终以1:3不敌许昕、孙颖莎。

对比杀入半决赛的4对组合,许昕孙颖莎配合默契度排在第一,王楚钦王曼昱排在第二,林高远孙铭阳排在第三 (前三对均是一左一右搭配),两个右手陈梦、樊振东的默契程度是排在最末位的。 混双项目的精髓就像央视解说中刘伟提到的那样:“两个人的配合必须像一个人在打球。”而陈梦、樊振东他们在攻防流畅度、正反手衔接、补位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3.樊振东陈梦均更注重于单打,小胖2019年曾陷入瓶颈期。 在国乒所有主力球员中,除朱雨玲之外,应该说陈梦、樊振东是打混双最少的。陈梦在2019年的成绩主要来自于5站公开赛单打夺冠,国际乒联总决赛卫冕;而小胖樊振东在2019年完全陷入了技术的瓶颈期,更是先后输掉了9场比赛。 个人技术尚未找到解决办法,走出来,樊振东更不可能有时间去配对混双,这也是“胖梦组合”难以取得佳绩的另一个客观原因。 而反观许昕、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都在不同的公开赛有过组合搭档,再加上一左一右的配合远比陈梦、樊振东更有默契度,在打法上也更加互补。

作为女选手,刘诗雯、孙颖莎通过近台的速度压制以及落点的分化,为男选手创造了更多的杀板进攻机会。与刘、孙二人相比,陈梦接发球抢攻有了明显进步, 但一打到相持阶段她就习惯性地退台,继而丧失了女选手在近台发动的优势,“胖梦组合”更容易被压制成为被动防守的一方,这也是他们输球的重要原因。

过程比结果重要,体验奥运氛围陈梦樊振东需更快成长,各自优势依然在单打。

陈梦、樊振东并不是国乒混双的第一组合,由于以上原因他们能够打到决赛已经是不错的成绩。面对明年东京奥运会,陈梦、小胖的优势依然在单打上,而对于一直习惯了有师哥、师姐打头阵的“胖梦”来说,这两位中生代的翘楚,需要承担国乒更多扛大梁的责任。

1.国乒处于新老交替阶段,陈梦樊振东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 2021年东京奥运会,国乒将有丁宁、刘诗雯、马龙、许昕4位老将超过30岁。如果以上老将都参加奥运的话,那也将创下国乒奥运阵容的“最老组合”!但从目前来看,老中青三代结合征战东京的可能性更大。陈梦、樊振东此前都是在丁宁、马龙这样的队长后边担当一定的比赛任务, 如果丁宁、刘诗雯、马龙的伤病、状况不理想的话,那作为中生代的陈梦、樊振东都是要挑起国乒第一单打的重任。

此次奥运模拟赛,在丁宁、刘诗雯相继退出之后,对陈梦的考验是最大的。从目前混双项目的比赛来看,许昕没有在最佳状态,接发球、反拉频频失误,反而是小将孙颖莎在冲锋陷阵,带着许昕在打。陈梦在气质上、气势上就是欠缺这种“敢劲”,整个混双比赛中,陈梦、樊振东打得十分压抑,两个人几乎没有吼出来。 接下来的比赛,陈梦在女团、女单,甚至是女双中还要接受更大的考验,希望她能打出自信和霸气吧。

“胖梦”有天然的劣势,并且打法特点也不是“最优”组合。

双打和单打的最大区别在于 配合 ,需要两人之间有“化学反应”,能达到1+1>2的效果,显然“胖梦”组合在混双半决赛中没能做到,在1/8、1/4决赛中,完全可以通过超对手的个人实力弥补,但碰到强手这套就不好使了。

1、“胖梦”两人双右持拍,并不是混双“最优”组合。 国际乒联世界排名前六的混双组合,90%都是一左一右的搭配, 实践中左右组合在跑位、防守、衔接等方面都要比双左、双右有优势, 小胖和大梦都是右手持拍, 在站位上两人偏中台和反手区,半边台有明显空挡,在这场半决赛中,遭到“双王”组合的落点压制,两人跑位重叠,造成视线盲区, 乒乓球比赛节奏快,击球时间偏晚,只有交出控制权处于被动和下网失分两种结果。

虽然有明显缺点,但并不意味着同侧持拍就不能取得好成绩,比如中国香港黄镇廷/杜凯琹都是右手选手,国乒混双王牌“昕雯联播”组合自组队以来,输的唯一一次,就是输给他俩的组合, 但前提是大量时间磨合,来达到互补的效果, 小胖和大梦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两人属于临时搭配,之前搭档还要追溯到五年前,而且更多的精力都倾注在单打上。

2、两人打法特点也并不是混双的最佳选择。 混双不管是国乒的昕雯组合、还是日乒的水谷隼/伊藤美诚组合,都是一个特点, 男队员有比较强的中远台实力,女队员以站近台衔接、控制为主, 毕竟混双还是区别于同性间双打,有男对女的“强点”说法。 而樊振东的打法特点是台内反手拧拉和中台正手暴力拉球,远台并非其特长;陈梦的打法特点还是在单板质量上,虽然速度上并不落下风,但习惯性的给自己预留出手空间,习惯性的撤步退台,让小胖的站位也更靠后, 等于放大了自己的“缺点”。 在昨晚看比赛时,小胖还说了一句“太远了”,那个球明显够不到了。

赛事复盘,上面毕竟是纸上谈兵,还要看现场的发挥情况。

虽然“胖梦”有个人实力上的优势,但“双王”也有左右搭配的优势,其实两对组合实力不相伯仲,而且这场半决赛,“胖梦”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只能说“双王”发挥的更好。先来看一下六局的比分为:4-11,11:7,11:9,8:11,8:11,8:11。

1、单数局“胖梦”强点局,发挥一般失误偏多。 开局“双王”先发球,小胖和大梦可以根据谁发球选择谁接,占据先手,实际情况,形成了樊振东→王曼昱的强点,这样单数局都是“胖梦”的优势局。但比赛的进程“胖梦”组合状态堪忧,并没打出真实水平,一、五、六局失误非常多,首局更是被打了一波8-0,让自己处于不利局面,在一、三、五的强局只赢了一局。 失误多也是“胖梦”组合输掉比赛的一大因素。

2、“双王”组合战术合理、发挥出色,面对突发情况能及时调整。 “双王”组合抓住对方习惯性站位,鳗鱼在接发球时,主要落点控制在对方正手小三角区,为大头主攻创造机会,反观大梦想打动鳗鱼逼其退台,就要把球的落点控制在底线白边附近,本身在接大头的球就很有难度,还要控制深落点, 是难上加难,非常容易失误。

即使“胖梦”组合在面对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并不是没有获胜的机会,第二、三局大梦和小胖加强主动进攻,两人的反手渐显威力连赢两局。 第四、五局裁判有三个发球判罚,虽然大梦挑战鹰眼成功,大头两次失败,但面对突发情况,相比之下“双王”调整的更快,“胖梦”第四局开局本来有4-0的优势,形势出现逆转,输掉这关键的一局 总比分变成2-2。 而且纵观整场比赛,王楚钦的反手拧拉上台率非常高,正手中远台相持也打的有声有色,此消彼长,“双王”就这样一点一点把优势转化成胜势。

综上,虽然小胖和大梦分别在男双、女双中都有多个双打冠军入账,但不存在混双中“强点”的情况,大梦的个人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强过男选手,而且混双还是注重在配合上,所以两个世界排名第一也不见得好使,没能形成“化学反应”止步半决赛,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个人观点,我是 @佛系侃球 :直言心中所想,尽量客观陈述。对此,大家如何看?欢迎评论交流。

祝福国乒! 为什么樊振东和陈梦都是世界排名第一,这次模拟东奥运会混双,却败给了王曼昱和王楚钦组合呢?

我觉得不奇怪,单打好,是基本条件;双打好,是必需默契。场上跑位轻盈不乱,只靠力量和旋转还不够,要有场上的应急配合,巧妙睿智,必须保证过网上台,尽量减少失误。两位小将王曼昱和王楚钦发挥出色,希望再接再厉!还有最后一关,对抗双打王:许昕和孙颖莎,让我们拭目以待。

樊振东和陈梦都是右手,跑位有难度,希望接下来的单打比赛中,能正常发挥,取得好的成绩,加油!

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可能等于一哦!

世界冠军+世界冠军也不一定是世界冠军!配合默契才是硬道理!

王曼昱/王楚钦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混双组合之一,他们的个人排名虽然不如陈梦/樊振东,但是他们的默契程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王曼昱/王楚钦击败任何一组对手,都是有可能的,哪怕是许昕/刘诗雯也不可能完胜王曼昱/王楚钦。

两强相遇勇者胜,临场发挥才是最重要的。王曼昱/王楚钦打出了水平,抓住了机会,才有最后的胜利,值得庆贺!

对于樊振东与陈梦在混双半决赛中败给队友,无缘晋级决赛。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1不一定什么时候都大于2,虽然樊振东和陈梦都是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不过双打和单打还是有区别的,除了自身实力,还得看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况且,运动员不是每一场比赛都是最佳状态,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发挥真正的水平。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竞技 体育 没有永远的赢家,樊振东与陈梦的世界第一组合输给队友,也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毕竟队友也不是善茬,也是非常厉害的组合。

再者说,樊振东与陈梦都是擅长单打的选手,他们组合打混双也是临时决定,平时配合比较少,缺乏默契感,不像许昕那样经常打混双,经验丰富,所以输了也很正常,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愿樊振东不受混双失利的影响,在男单比赛中大杀四方越战越勇,再次摘夺男单桂冠。

T2赛上樊振东4:0胜许昕进决赛,他靠什么赢得了比赛?

马来西亚的T2钻石乒乓球比赛,吸引了国内球迷的目光,特别是樊振东四比零大胜许昕的比赛,让很多人没有想到,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许昕的状态十分不错,所以大家反而都看好许昕,那么樊振东是依靠什么战胜了对手呢?下面详细的分析一下。

一、樊振东状态更好

樊振东和许昕的比赛,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出来樊振东的状态要比许昕好很多,比赛开始以后虽然许昕有一些出彩的表现,可是很可能就被樊振东压制下去,这样以来许昕几乎再也没有还手的力气,特别是最后一局的时候,许昕似乎已经没有了比赛下去的动力,所以樊振东可以说是轻松战胜了许昕!

二、樊振东心态调节的更加好一些

我们能够看到的一点是樊振东的心态,确实调节的十分出色,这是他胜利的一个根本。这场比赛樊振东立足以每一个回合拼下去的心态,不急不缓的和对手周旋,这样一来他就能将自己的优势全部展现出来,在近台的攻防战方面,明显樊振东更具有优势,这是他能够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樊振东的准备更加充分

这场比赛樊振东的准备十分充分,从每一局两人的较量就能够看出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樊振东都是稳稳的应对,明显他想到了很多不同的结局!就是因为这样的准备,所以才能够支持樊振东得到最后的胜利!

乒乓球的全国冠军到底有多难拿

一外国记者采访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恭喜你拿了世界冠军,到达世界顶峰,以后有什么打算?

中国乒乓球员感叹到:“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拿个全国冠军!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段子,其实这也是国内乒乓球的真实写照。

乒乓球的全国冠军到底有多难拿?

江嘉良:两次世乒赛冠军,一次世界杯冠军,当时的世界头号种子选手。然而一个国内单打赛冠军也没有。

如果江嘉良有人不认识,那就说大家熟悉的: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全运会的决赛都没进过,刘国梁全锦赛单打的最好成绩是第四。

队内比对外残酷,内战比外战难打,是中国乒乓球界特有的现象。在国际赛场叱咤风云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内比赛经常会出现媒体所谓的“爆冷”。

难怪国内有个说法:乒乓球世界冠军比全国冠军好拿,奥运会冠军比全运会冠军好拿。

除了众所周知的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之外,乒乓球最重要的赛事,国内还有两个:全运会和全锦赛。

上面所提到的全国冠军,也就是指这两个比赛的单打冠军。

全运会:即全国运动会。

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在奥运会后的第二年举办。

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是国内乒乓球水平最高、人员最齐的比赛。

比赛项目:单打、双打、混双、团体

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天津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主办权。

历届全运会冠军名单: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前,女子所有大满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都是全满贯(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全运会)。而男子这块,中国三个大满贯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都不是全满贯。

全运会冠军难拿吗?难拿,比奥运会冠军还难拿。

一度有人说:拿了全运会的冠军拿不了大满贯,拿了大满贯就拿不到全运会冠军。

刘国梁,孔令辉和张继科大满贯选手,但是这三个甚至连全运会的决赛都没进去过。

这个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确实很邪乎:王涛,(目前八一队总教练,也是王皓的师父)曾拿了两次全运会冠军,9次世界冠军,唯独没有单打世界冠军,奥运会和世界杯都拿了亚军。

曾经的“双子星”孔刘,奥运会的单、双打冠军两人均拿到手。但在他们运动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也都没打进过全运会男单的决赛。

孔令辉,全运会没拿到过任何冠军。男团、男双各一枚铜牌,单打两次打进前八,最终一次第五,一次第四。刘国梁拿到过男团、男双第一,单打却从未进过前八。

二王一马,三届全运会,三个全运会冠军,但都不是大满贯。

提起全运会,张继科:单项争取拿奖牌吧!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男单1/4决赛中,张继科输给了当年仅16岁的小胖,半决赛都没能进。半决赛中小胖又胜了许昕,也是在这届全运会小胖一战成名。

2016年里约,丁宁、马龙先后实现了自己的大满贯梦想。

马龙也打破了全运会和大满贯的这个怪圈,成为国乒第一位实现“全满贯”的男选手。

全运会四年一次,而且高手如云。对于各位世界冠军来说,对手不再像国际大赛那样只有那么几个人,所以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不知名的小将掀翻。

全运会的这个冠军不仅要技术最全面,还要此时的状态最好。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全锦赛:全国锦标赛。

全锦赛一般是一年一届,但每逢全运会,全锦赛便停办一次。如2009年、2013年就举办了全运会,停办全锦赛。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是国内参赛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乒乓球赛事,素有“小世锦赛”之称。全锦赛也可以说是国内乒乓球最高水平赛事,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共七个项目:男团、女团、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全锦赛高手众多,难度极大,想要拿冠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业内人士认为夺得全锦赛冠军甚至比夺得世锦赛冠军还要难。

以2016年为例,此次全锦赛共有306位单打选手和208位双打选手。要想脱颖而出,不也得掉几层皮。

刘国梁,中国第一位男乒大满贯。参加全锦赛的最好成绩就是亚特兰大奥运夺冠之后,一路杀入四强,但最后也止步这里,获得第四名。

许昕一度称:全锦赛对我来说就是灾难。不管之前比赛多不多,状态好不好,反正一到这个比赛就打不好,都邪了。

国家队有一个规定:在全国锦标赛打进单打八强,就能自动进入国家队。全锦赛也可以算作是国家队的“敲门砖”。

全锦赛的场次比较多,每天比赛都安排得很满,对体力和精力都是一个考验。再加上水平普遍很高,每一场比赛都可能有年轻队员往上涌。也会有很多二队和省市队的队员赢一队的球员,每一场都是强强对抗,所以也要求队员每场比赛都要高度集中和认真。

因此,全锦赛的赛场真可谓是:全国各种都出来了……

2014年的全锦赛:

男单决赛,马龙VS樊振东,2:4落败。

女单决赛,丁宁VS朱雨玲,同样的2:4落败。

刘诗雯在女单1/8决赛中被北京小将盛丹丹淘汰。

许昕在男单比赛中被方博以4:0淘汰。

男团赛场:

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丁宁在女团比赛中被黑龙江的车晓曦以3:0击败。

半决赛,上海队17岁的直拍小将赵子豪VS张继科,赵子豪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上演大逆转,最终以3:2获胜。

决赛,黑龙江女队15岁小将王曼昱独取两分,击败了最后在女单比赛中夺冠的朱雨玲。

男双决赛,马龙/张继科以2:4输给了许昕/樊振东。张继科还因输了球摔球拍,而受到严重警告。

2015年的全锦赛:

马龙、李晓霞、陈梦都被淘汰出八强。马龙以1:4不敌15岁的王楚钦,李晓霞以2:4不敌陈幸同,陈梦以2:4败给小将孙铭阳。

樊振东半决赛败给许昕,无缘决赛。

张继科决赛中不敌许昕,之后又因肩伤被迫无奈缺席男团决赛。

2016年的全锦赛:

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锦赛,大家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在男团的赛场:山东队小将孔令轩爆冷以3:2淘汰樊振东帮助山东男队以总比分3:0战胜解放军队进入男团决赛。

之所以印象深刻,原因在于小胖的世界排名是第二,而孔令轩没有世界排名。以至于,一众网友还纠结了一阵:孔令轩和孔令辉有什么关系?

今年的打单赛场,有点冷清。

男单,马龙、张继科缺席,许昕退赛,樊振东击败周雨夺冠。

女单,丁宁、李晓霞缺席,刘诗雯退赛,朱雨玲3:2战胜削球手武杨夺冠。

混双决赛,刘诗雯/林高远的“诗与远方”组合4:1战胜马龙/丁宁的“马丁宁”组合。

赛场上输赢是常事,一次比赛的失利算不得什么。但全锦赛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纵观历年的全锦赛单打冠军大多也是被世界冠军夺得。几位大满贯得主和三大赛的世界冠军,也都先后得到过全锦赛的冠军。

全国冠军为什么比世界冠军还要难拿呢?

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随便哪个项目夺冠就可称之为世界冠军。打世界比赛,可能到最后才会遇到一选手。

目前,乒乓球世界排名前4的选手,无论男子还是女子,均为中国人。

而由于大赛名额的限制,很多高手无缘出现在赛场。比如里约奥运会……

这是2016年8月的国际乒联男子的排名,世界排名第2和第3的小胖和许昕,由于比赛名额的限制,无奥运会的打单资格。

女子的,世界排名第1和第3的刘诗雯和朱雨玲同样未获得奥运会单打的资格。

而国内的比赛,运动员可能从头到尾碰到的都是国家队的队友,在一起训练那么多年,互相之间都太了解了,想赢谁都不容易,单打就更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